三天了
看着窗外沐浴春光,努力展露枝桠的春景,再看看屋里这稍显质朴却无法掩饰古色古香的陈设布置,李婉清终于艰难的接受了这一现实———
她穿越了!!!
要不是脑子留存着原主的记忆,李婉清都要以为这是什么整蛊恶作剧。穿越就算了,不说什么公主、郡主,富家小姐的,好歹吃喝不愁吧,结果呢?!
一贫如洗的家,嗷嗷待哺的娃。
原主的母亲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原主爹是个猎户,为了负担原主母亲的药费经常入深山打猎,一次一个不小心滑下了陡壁,等原主家里托人去找时原主的爹早已断了气,原主母亲受不了打击一病不起跟着原主的爹一起走了,留下原主姐弟三人。
原主只能托起家里的担子,承担家里的大小事务。
一次河边洗衣时太累,栽进了河里,失去了生命,等旁边的村民救起人时,醒来的时候就是现代的李婉清了。
李婉清穿越的是一个架空的朝代,秦汉南北朝一路都是按照李婉清所认知的历史知识发展的,但是到了隋朝这里拐了个弯。
没有隋朝,统一南北朝的不是隋文帝杨坚,而是一个叫做赵邕(yong)的人,说到这个赵邕,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政绩,统一南北朝,创立大晋,结束几百年的南北分裂,大力发展经济,成立农科院,研究和发展物种的进化,改善生产工具,成立报社,推行大晋月报传达朝廷政策,组建航海队,引进农作物,同时提高女子地位,建立女户……
不用说,这肯定是位前辈!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白捡了人家的身子再活一世,说啥李婉清都要把这个家撑起来,以前她能够凭靠自己做到江海市数一数二的龙头酒楼,那么现在的她也依然可以。
“吱-”老旧的木板门因为推动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声音,李婉清抬头望去,一个小豆丁手里捧着一碗药,身后跟着一个亦步亦趋的小女娃。
“姐,大夫说喝完这一帖药你就能好了。”小男孩有些瘦,脸也尖尖的,显得他的眼睛格外的大,说到这里时眼里高兴的闪着光,小心翼翼的把药递给了李婉清。
看着面前这碗黑乎乎的药汁,肚里没有半粒米的李婉清嘴巴有些泛酸水,抬头看着两个小心翼翼,紧盯着她的孩子,眼一闭,干了。
三天了,李婉清自觉恢复的不错,开始在家里的院子里逛悠,家里的米面吃的也差不多了,因为原主母亲常年吃药的原因,家里其实没有多少钱,再坐吃山空回头都得喝西北风去。
肚子里空荡荡的李婉清决定先做点饭吃,米面虽然不多,但是春天的野菜多啊!还有什么野菜能有这个季节的嫩吗?更何况这还是无污染、无添加的古代,这玩意在现代那不得花大价钱买?
当然,现在的李婉清并不需要花大价钱,村尾的山上一堆堆的,不要太多。
“大娃,二妞,跟姐姐出门挖点野菜。”李婉清看着两个瘦落的孩子,大手一挥,牛气的说:“姐姐给你们做好吃的。”
二妞虽然还小,但是对好吃的还是知道的,于是屁颠屁颠的跑到李婉清面前,拉着她的衣摆喊着:“好吃的,好吃的。”
李婉清揉揉她的小脑袋,带着两个小的出门去了。
天光正好,一阵春风拂面,河边的柳树抽出嫩芽在随风飘扬,蜿蜒的羊肠小路附近是肆意生长的植物,空气中夹杂着泥土和草木香味,李婉清深吸了一口,感受春的美好。
河边几位妇女正在洗衣闲聊,看到李婉清姐弟三人出门,略楞了一下:“婉清妹子,去哪啊?”
“王大娘,洗衣服呢。”李婉清对着蹲在河边搓衣服的王大娘说道:“这不最近的野菜长的挺不错的嘛,出门摘点给大娃、二妞做饼吃。”
“最近的野菜长的是真的好啊,一丛丛的。”
“你去小河边摘,那边多,前几天我家大头他们就在小河边摘的野菜。”
李婉清笑着颔首,牵着大娃和二妞继续往前走。
等李婉清姐弟三人走开,河边洗衣服的妇人就不再顾及那么多:“哎呦,也是作孽,俩爹娘走了,留下婉清一个人拉扯两个弟妹”
“可不是嘛”一妇人手里麻利的搓着衣服,嘴巴不停道:“打她爹娘走了,家里的活大大小小都是婉清一个干的,又要当爹又要当娘的,小小年纪怎么受得了哦。”
“这不,前不久就累的一头栽水里了吗,要不是大柱家的碰巧在旁边,指不定怎样呢。”
“诶,你们觉不觉得婉清今天的精神头好多了,不再那么……”
李婉清牵着大娃、二妞继续走,身后传来妇女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声。乡下嘛就那么大点地,一件事能反复的讲,李婉清接受良好,但是俩孩子却不行,二妞还好,只是有点难过,但是大娃已经七岁了,正是懂事的年龄。
小手紧紧的牵着李婉清,大大的眼里满是悲伤和恐惧,大娃受不了,他的大姐要是也走了怎么办,他差点就失去了大姐。
李婉清感受到大娃的情绪,没出言安慰,而是说:“大娃,姐姐身体还没好,待会摘野菜可就全靠你了,你现在可是家里的顶梁柱了。”
大娃楞了一下,抬头看着李婉清,用力的点下头:“嗯!”
“大娃真棒”
一旁的二妞听着,也连忙表示道:“我也可以摘,我超厉害的!”
听着这奶声奶气的话,李婉清揉了揉二妞发黄细软的头发:“那大姐可就全交给你们两个了。”
“嗯!”俩小孩异口同声道,高兴的领了这个任务。
看着俩个孩子的脸上终于有了点高兴的样子,李婉清点了点头,孩子嘛,就得高高兴兴的。原主在失去爹娘后就一手包揽了家里的活计,不太舍得让大娃和二妞干什么重活。
但是俩孩子其实已经长大了,家里的气氛不好,天天面对的都是悲伤的情绪,整个人都老气了不少,一点孩子气都没有。
还不如让他们干点活,承担一下家里的活计,分散一下注意力,也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毕竟,未来这个家是要靠大家一起撑起的,关靠她自己一个人怎么能行。
等到了地方,李婉清就让大娃和二妞各自行动去:“最近野菜多,挑嫩的摘,太老的就不要了。”大娃和二妞表示明白。
李婉清找了一片靠近小河流的地方,大片大片的芥菜长在那里等着人摘,李婉清手脚麻利的辣手摧草,太老的不要、太丑的不要,就可着顶端的地方摘,没一会功夫,篮子里就多了一堆芥菜。
一大两小最后收获满满的回家去。
素食养心,春天,这些冒头的野菜,长出新芽,新鲜美味。
李婉清摘的是芥菜,刚摘的芥菜有点糙口,洗干净后用热水过一遍,芥菜就会变得软嫩起来。
李婉清伸手团起过好冷水的芥菜,拧干水份,拿刀将它们切碎。
打个鸡蛋,加点面粉和盐巴将它们一起揉成一团,
然后分成一个个小面团压扁。
锅里刷点油,贴上一个个面团,看准时间翻个面,没一会就可以出锅!
辛弃疾就曾经说过:“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芥菜花”,芥菜是最能代表春天的食物了,要让李婉清这个吃货来说,春天就得吃芥菜。
芥菜饼的卖相其实不怎么好,家里的面粉都是掺着麦麸打的,有点灰黄。李婉清动手夹了一块刚出锅的芥菜饼,咬一口,最先品到的是芥菜的清香,嘴巴嚼动,属于面粉醇厚的香味弥漫开来。两个平平无奇的食物组合在一起,形成特有的魅力,让人唇齿留香。
没两口,一个芥菜饼就下肚了。来这边这几天,李婉清的肚子里就没有吃过什么好吃的东西,不是喝苦苦的药汁就是喝没味的稀粥。这个小小的芥菜饼唤醒了她的味蕾,让她有一种还活着的踏实感。
“大姐,好了吗?”旁边的二妞踩着小板凳,扶着灶台,看着锅里芥菜饼的香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好了好了”李婉清用筷子夹了几个芥菜饼到大娃和二妞的婉里,递给他们:“小心烫啊,吹凉了吃。”
俩小孩馋了好久,哪里听的进去,随便吹一下就往嘴里塞。
李婉清任由他们吃着,转身处理起了大娃和二妞摘的野菜。两个孩子没有挑着一种野菜可劲的嚯嚯,而是广撒网,多捕鱼,不拘什么野菜,只要是自己认识的都往篮子里摘。
看着竹篮里洗好的混在一起的野菜,李婉清懒得将它们挑拣出来。于是准备拌个野菜配芥菜饼。
凉拌野菜,是春日里最清爽开胃的美食了,用热水烫一遍,出水后快速的过一遍凉水然后拧干水份,这样能够很好的保留野菜翠绿的色泽。
李婉清把野菜切的跟大拇指一样大小,加点盐,油,糖和酱汁,将姜沫和烫的半熟的蒜沫一起放进去搅拌,装入了盘子里。
一口凉拌野菜一口芥菜饼,两种不同的口感相碰撞,让人大快朵颐。
“大姐,野菜真好吃,以后我们就都吃这个吧。”二妞嘴里嚼着凉拌野菜,一脸认真,她觉得芥菜饼和凉拌野菜可比掺了麦麸的粥好喝多了。
大娃看了眼自己的这个傻妹妹,伸手抹掉二妞脸上的面屑:“笨,天天吃就不好吃了,而且又不是天天都有野菜,过几天就没了。”
以前爹娘还在的时候大娃就没少和小伙伴一起上山捉鸟,下河捞鱼的,野菜什么时候有什么时候没有他可清楚了。
不过,他还是提议道:“姐,最近我们就都吃野菜吧,面粉可以少放点,也挺好吃的。”
大娃其实还是有些担心的,八岁的孩子,家里的情况就算没有人跟他说,他自己也能感觉的到。
家里没有什么钱和粮食了,不然大姐也不会因为长期下地干活,吃的跟不上累晕过去,栽倒在河里。
他差点就失去了他的大姐!
大娃看着一旁的大姐,眼圈有点红。看的李婉清心里一软,放下手里的碗,伸手抱住两个孩子:“这不是有你们吗?哭啥,以后大姐和你们两个一起把这个家撑起来。”
李婉清伸手捏了捏大娃的脸:“我们的大娃真是长大了,都会照顾姐姐了。”没有什么肉的脸捏着手感不是很好。
果然,孩子还是要胖一些才可爱,李婉清觉得把两个孩子养胖不是什么难题。
她以前专门找不同的大厨学过手艺。她年级轻,厚着脸皮,到处拜访名厨。
好在她的天分挺高的,那些老师傅被磨的没办法,随便教了点东西给她,但是架不住李婉清学的快啊,教着教着就把看家的本领教出去了。
想到这里,李婉清有点难受,她是在孤儿院长大的,小时候在孤儿院吃的不是很好,孤儿院那种地方只管饱,但是要美味那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打小李婉清就想和电视机里的小福贵一样,能够做那么多好吃的吃。
长大后的李婉清没有去上大学,而是去到了江海,在那里从一家小餐馆的洗碗工做起,偷摸的看着师傅做菜,晚上下班回去后在出租屋一点一点的练着。
后来学会了一些手艺,就到了一家大酒楼当帮厨,就是在那里遇到了她的第一个师傅,后来这个师傅还带着她认识了其他的师傅,可以说李婉清的手艺都是他们教的,李婉清也在心底把他们当做了自己的家人。
也不知道她走后,师傅们会不会难过。
“大姐”
“大姐”
李婉清被大娃打断了思绪:“怎么了,大娃。”
大娃扭捏的捏着自己的衣角,耳朵尖红的透血,鼓着勇气说:“大姐,以后能不能别叫我小名了,我长大了。”
大娃虽然害羞,但是眼里满是坚定,他已经长大了,可以为这个家承担一些了。
李婉清这个现代人虽然觉得大娃这个七八岁的小豆丁说自己是大人的模样有点可爱,但还是答应了这个勇敢的小男子汉:“好~,我们大娃长大了,可以帮姐姐做事了,以后大姐就叫你大名。”
大娃,不,现在应该叫他李舒阳。
说来原主的娘不愧是秀才的女儿,给三个孩子的名字取的特别好听,她叫李婉清,大娃二妞叫李舒阳、李婉瑶,这名字可是吊打乡下的一堆虎子、狗剩的。
李婉瑶听到两个人的对话,也噔噔的跑过来:“二妞也要,二妞也要。”
三人顿时闹作了一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