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论迹不论心。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只要肯教手艺就是她的好爷爷!
苏九寒是有些木匠天赋在身上的,一点就通,上手很快,对于这一点她自己也觉得很惊讶。
识字快是因为有上辈子上了二十多年上学的经验打基础,要是这还不快,她会怀疑自己穿越时是不是磕坏了脑子,但她上世可没接触过木匠的行当。
可能是因为没有手机打发时间,这世的苏九寒浑身精力充沛得犹如随时等待拆家的二哈,刚学了些木匠手艺,就想着要给村里人显摆个大的。
她决定改进农具。
说起农具,那就不得不提起出现在无数小说中的神器曲辕犁,她觉得她也可以搞一个。曲辕犁的图纸她记得牢牢的,还曾经在博物馆见过实物,复刻一个曲辕犁有难度,但不大,苏九寒信心满满。
但生活很快就教她做人,她光知道图纸,却不知比例,做出来的东西很是上不得台面,还被爷爷苏昆山因为浪费木头暴揍许多次。
她不服输,一边帮三婶在家带孩子,一边慢慢磨,最终在一年后,碧水村第一台曲辕犁面世,村里人对这台省人力的犁很是吹捧,一时间把苏九寒夸上了天,苏九寒面对夸奖一边摆手哪里哪里,一边忍不住嘴角微翘。
因着曲辕犁实在好用,不少村民都想拥有,为此苏九寒给苏家接了不少的做犁的单子,也赚了不少钱,苏家其他人原本对于苏九寒一个女郎还学木匠的不满在哗啦啦的钱银中消失殆尽。
回想起过去种种,苏九寒如今依旧有恍如做梦的飘忽感,本该在火灾中泯灭的灵魂竟然跨越无尽时间和空间,在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上获得了新生。
“九寒,你看看我这个元件做得对不对?”苏雪松的大嗓门在耳边炸开。
苏家的儿郎们都也随苏坤山学了木匠,他们学艺可不像苏九寒那么困难,性别正确,苏九寒几番筹谋才有的机会轻而易举的被举到他们眼前。
可能白给的都不会被珍惜,苏家孙辈儿郎中对于木匠手艺天赋平平,学了这么多年,有的人竟然连木头都推不平,苏坤山被气得恨不得拿刨刀刨开他们的脑子看里面装的是不是豆渣。
好在再低的天赋,七八年的学习下,基础的木料处理还是可以解决的。
苏九寒成立了苏家箭弩流水线,将箭弩元件拆分成不同的生产线,手艺最差的刨制木头做出大概样子,手艺好些的做精细活,精加工元件。
没学过木匠的女人们则负责搓麻绳。
村里人不会木匠活,男人们一部分了去山上砍木头,一部分则用骨头、石头磨成锋利的箭头,女人则轮流负责给苏家做饭,她们倒是也想搓麻绳,但做这活的苏家女人已经够多,她们就不掺和这热闹了,没轮到做饭的或者做完饭有空的也开始磨箭头,九寒那丫头说了,箭头是消耗品,越多越好。
“你做的望山和牙尺寸不对,元件尺寸不匹配,合在一起不仅影响箭弩发力还会加快元件的耗损。”
苏雪松头大,“我看着都一样啊!”
“不一样,你做的望山比我给的尺寸大了小半个指甲盖,牙又比我给的尺寸小了。”
“重新做!”
“九寒,你看看我这绳搓得怎么样,得不得用?”大伯娘何安举着半根小拇指粗细的麻绳远远呼唤。
九寒拿在手里检查半响,冲大伯娘露出一个笑容,“没问题,大伯娘你做的真好。”比你家傻儿子苏雪松好多了。
箭弩的弦用麻绳做,存在强度不足,弹性欠佳,不耐磨容易断裂等问题,是做弩弦的下下等材料,不过对于碧水村这群半路出家的村民已然够用。
有村民们保障后勤,解决原材料,苏家全家人一起发力,用了三天的时间做出两百多把箭弩。
作为最后的组装调试人员,高强度忙了这么三天,她累得手都抬不起来。
箭弩造出来了,接下来就是练习了。
这方面不用苏九寒操心,村长苏牧就能安排得明明白白。
这小老头,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村长,但却意外的目光长远,也很有大局观,有了他在前头打头阵,苏九寒可以躲在他身后稍微喘息口气。
箭弩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武器,射出简单,但射准射中很难,这需要大量的练习。
就在碧水村忙碌的这几日,泗云县出大事了。
在一个平常的夜晚,流民们攻进了城。
上千的流民涌入城中,便如狼入了羊群,流民的凶性早在逃难路途中一次次的抢夺中被完全激发,而生活平淡安逸的泗云县百姓却是被精心圈养在牢笼里温良的猪羊,面对狰狞凶狠的饿狼,杂绪纷飞,只余恐惧。
人性深处,对于不顾一切的狠劲,总怀有几分本能的忌惮。
也正是这一点,泗云县上万人口,不战而降,轻易的就趴伏在流民脚下。
苏九寒自己是个睚眦必报的性子,她实在很想不明白,为什么流民的屠刀已紧贴脖颈,辛苦一辈子的家资覆水东流,家中姊妹被那群畜生侮辱,还有人能忍得下去?
苏牧此时正在苏家,他担忧流民们抢完县城会将头掉转到周边村子,特地过来和大家商量对抗之法。
最近因为制作箭弩的原因,碧水村的村民们都爱往苏家跑,不论要议大事小事,来此找人总没错。
此刻他听了苏九寒的疑问他无奈摇摇头。
还是太年轻,没经过事,才把事情想得那般简单。
百姓们并不是不想反抗,兔子逼急了还咬人呢,天底下又有谁真的是缩头乌龟,仍人欺压还毫无怨言的。
泗云县被流民占据的根本原因是心不齐,个人自扫门前雪,邻居被杀了他们想的是,辛亏邻居给自家争取了逃难的时间,而不是组织其他邻居一道将这些强盗赶出去。
人数再多也不过是散沙一盘,不堪一击。
城中百姓虽多却不如碧水村这种依托宗族建立的村子那般团结。
苏九寒听了苏牧的话才知自己将事想得太简单太理想。
和平年代形成的思考逻辑并不适应初具乱像的景朝,苏九寒心底告诫自己一定要转变思想,否则未来她肯定会为此吃大亏。
苏牧还在和村子里的人商量如何应对随时可能会打回来的流民,现在碧水村虽然有了武器,但流民人数众多,就算全村老少全上阵,也抵不过上千流民。
苏九寒提议,“我们可以围着村子挖一圈壕沟,沟里插满削尖的竹子,沟上盖上草和土,如果真的有流民来犯,我们可以先用壕沟设陷阱,没掉下陷阱的再用箭弩攻击,这样就可以弥补我们人数上的不足。”
她虽然对世事认知不够透彻,但浸染在信息大爆炸的年代,有些点子都不需要专门记就会在某个不经验间在脑海深处留下烙印。
“九寒的法子好,但是一道壕沟还不够,咱们可以在家中院子中也挖一个深坑,里面同样插上尖竹,侥幸逃脱第一道壕沟的贼人肯定想不到咱们家中还有一道壕沟。”
说话的人是一个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他杵着拐杖,说到激动处,猛猛用拐杖杵地。
众人心中齐齐划过一个念头,
姜还是老的辣!
“还可以村口和各家门口牵一条麻绳,到时候流民们冲过来的时候肯定能拌他们一个大跟头!”
村民们大受启发,积极发言。
什么用石灰粉扔人眼睛啦,对流民扔大粪啦,藏在树上扔石头啦,五花八门,有的有用,但更多是村民的异想天开。
苏九寒蹲在泥地上,微微仰头,夕阳橙红色的光打在乡亲们黑黝黝的脸上,他们眼睛里闪着灼灼的光,那是每一份为守护村子的而燃烧的火。
碧水村又穷困又闭塞,但是在场所有人没有一个想要放弃它。
再差,这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