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的紧张气息随着最后一门交卷而消散。广南市的冬日,天空是一种干净的灰蓝色。朱尔遥拨通林詹逸的电话,待那头接通后,很自然地对林詹逸说:“我爸妈说,如果你方便,欢迎你来家里坐坐。”
她的语气平常,像在说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林詹逸看着她,她鼻尖被冷风吹得微红,眼神清亮坦荡。
他点了点头,声音沉稳:“好。替我谢谢叔叔阿姨。”
没有多余的客套,一切心照不宣。
深圳的冬天,带着南国特有的湿润暖意。朱家的别墅坐落在华侨城一片静谧的社区里,没有张扬的形制,灰瓦白墙,隐在茂密的绿植之后,显得低调而温馨。
长长的原木餐桌,灯光是暖黄色的,菜肴是精致的粤菜家常风味,气氛随意而舒适。朱父气质儒雅,言语间不乏幽默;文女士温柔娴静,不时为孩子们布菜。林詹逸想,朱尔遥家一切都很好,让他不由自主舒服地沐浴在其中。
朱尔遥切着盘子里的鳕鱼,语气带着点商讨的意味。“爸爸,我投了几份简历,主要是能源和船舶工业方向。不过,如果有合适的实习机会,特别是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您要是听到什么,记得帮我留意一下。”
她没有直接要求,更像是一次平等的信息同步与资源请求。
朱晋玺端起酒杯,笑了笑,目光掠过餐桌对面安静用餐的林詹逸,又落回女儿身上。“你自己的规划和准备是第一位的。爸爸这里的信息,只是帮你多开一扇窗。有合适的,自然会告诉你。”
他言语间的支持清晰可见,却又充分尊重她的独立自主。
林詹逸安静地听着,偶尔在朱先生问及他课题进展时,才言简意赅地回答几句。
他能感受到这种家庭氛围与自家严谨持重风格的不同,更轻松,也更直接。他能捕捉到朱尔遥在父母面前那份独有的、既独立又偶尔流露的小女儿情态。
夜晚深了,别墅安静下来。林詹逸被安排在二楼的客房。房间很大,布置得雅致舒适,带着一丝不属于酒店、属于“家”的亲切感。空气里有淡淡的、与朱尔遥身上相似的柔和香气。
洗漱完毕,他站在窗前,能看见楼下花园里影影绰绰的植物轮廓,以及远处城市不眠的隐约光晕。这种置身于她成长环境核心的感觉很奇异,仿佛通过这个空间,触摸到了她过去的脉络。
房门被轻轻敲响。
他开门,朱尔遥站在门外走廊柔和的光线里,换上了舒适的居家服,手里端着一杯温水。
“给你水。”她把杯子递过来,眼睛在阴影里亮晶晶的,带着一丝狡黠。
“怕你认床,口渴。”
他接过,指尖与她有瞬间的触碰,温热的。
“谢谢。”他声音低沉。
她没有进去,只是倚在门框上,看着他,嘴角弯起一个柔软的弧度。“晚安,林詹逸。”
“晚安。”
门轻轻合上,走廊的脚步声渐远。林詹逸握着那杯水,水温透过玻璃杯壁,熨帖着掌心。在这个属于她的空间里,这一个眼神,一句寻常的问候,比任何直白的言语都更让人心悸。空气里仿佛还残留着她带来的、转瞬即逝的暖香,无声地搅动着这一室的宁静。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进来。早餐后,朱家的司机已将车停在门外。
文语琳温和地嘱咐林詹逸路上小心,代问他的父母好。朱晋玺则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朱尔遥送他到门口,冬日暖阳落在她发梢。
“到了发个信息。”她说。
“嗯。”他点头。
没有过多的依依不舍,所有情绪都沉淀在彼此交汇的眼神里。他坐进车里,透过车窗,看到她站在门口,微笑着挥了挥手,身影在晨光中清晰又明亮。
他们的关系,在这些细碎寻常的相处里,正以一种安静而坚定的方式,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车子驶出社区,汇入深圳清晨的车流。林詹逸靠在后座,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昨夜客房里的宁静、晚餐时交谈的暖意、以及她最后站在阳光里的样子,交织成一段清晰而温存的记忆。
飞机平稳降落在南市国际机场,清冷的空气与深圳的温润截然不同。取完行李,林家的司机已等在到达厅外,见到他,恭敬地接过行李箱。
“少爷,先生吩咐,请您回去后准备一下傍晚需要陪先生出席卓一集团主办的机械技术业内晚宴。”车子驶上机场高速,司机平稳地握着方向盘,声音从前座传来。
林詹逸望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属于江南冬日的萧索景致,点头道:“知道了。”
该来的总会来,这种场合,他迟早需要露面。这不仅是社交,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宣告与传承。
晚宴设在市郊一家由老别墅改造的、名为“栖云阁”的私人会所。白墙黛瓦,庭院里瘦竹疏梅,意境清雅,但内里灯光璀璨,衣香鬓影,是现代商业与江南风韵的交织。
林詹逸换上了一身量身定制的深灰色西装,衬得他身姿越发挺拔。他跟在父亲身侧,步入会场。林永烨依旧是那副沉稳持重的模样,与相熟的技术专家、集团高管们握手寒暄,言辞精炼,直切要害。
“永烨,这位是令郎?”一位两鬓微白的长者笑着打量林詹逸。
“是。犬子詹逸,在广南大学读机械设计与自动化。”林永烨介绍得简单,语气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肯定。
林詹逸上前一步,微微躬身,态度不卑不亢:“徐伯伯,您好。久仰您在精密传动领域的成就。”
他话不多,但每每开口,都能点到关键,显是做足了功课。他安静地观察着父亲如何与人周旋,如何在不经意间交换着行业最前沿的信息,如何将技术人的清高与商业场的圆融巧妙地平衡。
有人谈起他正在参与的数控编程课题,他谨慎地应答了几句,逻辑清晰,引得一位集团副总连连点头,对林永烨笑道:“虎父无犬子啊,永烨,后继有人。”
林永烨只是淡淡一笑,举杯示意,未置可否。但林詹逸能感觉到,父亲周身那种严谨的气场,似乎柔和了少许。
晚宴结束,坐进回程的车里,城市璀璨的灯火透过车窗,在林永烨的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影。
车内很安静。许久,林永烨才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比平日温和:“今天表现得不错。”
没有过多的夸赞,这五个字,从他口中说出,已是极高的评价。
“卓一的张总,下周会带队去德国考察工业4.0的落地应用。”林永烨目视前方,像是随口一提,“我跟他说了,如果你寒假有兴趣,可以跟着去看看。”
这不是询问,是一个机会的给予。
林詹逸心下一动,明白这既是父亲对他今晚表现的认可,也是对他未来规划的又一次精准铺路。
“谢谢爸。”他应道,声音平稳,内心却波澜微起。
车子驶入夜色中的林家宅邸,那扇沉重的大门缓缓打开。今晚,他不仅陪父亲参加了一场晚宴,更像是完成了一次无声的成人礼。
他站在了家族与外部世界连接的那个入口,清晰地看到了前方那条既定的、需要他一步步去行走和担当的路。而这条路,似乎也与他自身的知识储备高度重合,至少到目前为止,他都觉得,父母的安排,家族的使命,并没有什么冒犯他的地方,反而让他收获了前所未有的甜与深切感知的爱。
寒假正式拉开序幕,两个年轻人各自奔赴属于自己的赛道。
朱尔遥的实习在三桶油位于深圳的分公司,她没有选择家里那些惹眼的汽车,而是每天坐地铁通勤,混入清晨的人潮里。住所离办事处有十公里,她总是提前一小时抵达。
清晨的办公室空旷安静,只有保洁阿姨轻微的脚步声。她会用自己的保温杯接一杯热水,然后打开电脑,仔细阅读前一天的项目进展和行业简讯。当同事们陆续到来时,她已经对今天的工作内容了然于胸。
带她的导师是秦经理,一位严谨的中年女性,起初对这个通过“关系”进来的大小姐不免有些审视。但几天下来,发现朱尔遥做事极有条理,交办的任务总能提前完成,交上来的报告数据翔实、逻辑清晰,偶尔提出的问题也切中要害。那份超出年龄的沉稳和专注,让秦经理渐渐收起了疑虑,开始交付她一些更具实质性的工作。
她穿着得体干练的通勤装,穿梭于办公室之间,请教问题时态度谦逊,倾听时眼神专注。她在这里,不是朱家的大小姐,只是一个渴望学习、努力证明自己的实习生。
午饭时,她会和同事去食堂吃午饭。傍晚,继续加入人潮里。回到家后,她还会在书房里继续整理当天的收获,或是预习第二天的资料。
文语琳看着女儿每日早出晚归,眼神里既有心疼,更多的是欣慰。
与此同时,林詹逸跟随卓一集团的考察团,踏上了德国的土地。行程密集,他们走访了斯图加特附近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厂、鲁尔区经历了转型的智能化工厂,以及几家隐形的技术冠军企业。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金属切割的味道,与他熟悉的实验室相似,却又更为宏大。
他穿着正式的西装,跟在父亲和集团高层身后,安静地观察,认真地聆听。德语解说由随行翻译转述,但他会更关注那些精密的机械结构、流畅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德国工程师脸上那种近乎固执的严谨。
他话很少,但背包里的笔记本记得很满,不仅有技术要点,还有对管理模式和人员素养的观察。在一次关于智能质检系统的讨论中,中方一位工程师与德方在某个参数上产生了分歧,场面一时有些凝滞。林詹逸在一旁,调出手机上存取的资料,用平静的语气补充了一组国内同类设备的对比数据,虽未直接评判,却为讨论提供了新的、客观的视角。
那一刻,他注意到父亲林永烨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一种深沉的审视。
七小时的时差,成了他们之间一道无形的刻度。
林詹逸结束一天的考察,回到酒店房间,常常是国内深夜。他会收到朱尔遥发来的信息,有时是深圳傍晚的天空照片,配文“下班啦”;有时是她遇到的一个专业问题,带着她的思考;更多时候,只是一句简单的“今天顺利吗?”
他会在窗边坐下,看着异国他乡的夜色,用简练的语言回复。告诉她斯图加特工厂的机械臂精度,或者分享鲁尔区工业遗产改造的见闻。没有黏腻的思念,更像是两个在各自跑道上奔跑的人,偶尔交换一下彼此看到的风景,确认对方依旧在前行。
他们的联系并不频繁,却有一种扎实的默契。都知道对方正沉浸在一段宝贵的成长经历中,不愿,也不必过多打扰。
这个寒假,没有太多花前月下,却在各自的赛道上,清晰地听到了对方一同努力的脚步声。他们在成为更优秀的自己的路上,从未停下,也从未远离。
德国的考察行程终于划上句号。
回国的航班上,林詹逸的行李里多了一份精心挑选的礼物——不是昂贵的奢侈品,而是在斯图加特一家老工坊里找到的,一枚用废弃机床零件重塑的黄铜书签,线条冷硬,却带着工业时代特有的浪漫与坚实。
落地南市国际机场国际到达厅,林詹逸对林永烨说:“爸,我飞一趟深圳,再回家。”
林永烨看着儿子沉静却坚定的眼神,心中了然。他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抬手拍了拍儿子的臂膀,语气是罕见的温和:“去吧。代我向你朱叔叔和文阿姨问好。”
深圳的冬日黄昏,天色是一种温柔的灰蓝色,街灯初上,勾勒出城市的轮廓。
林詹逸拖着行李箱,站在朱尔遥实习单位楼下那棵光秃秃的梧桐树下。他穿着简单的黑色大衣,身形挺拔,与周围下班匆匆的人流显得有些疏离。
他计算好了她下班的时间。当那道熟悉的他日思夜想的身影终于出现在旋转门口时,他呼吸微微一滞。
朱尔遥穿着一身利落的燕麦色羊绒大衣,袖子处还用刺绣纹了一只海伦娜闪蝶。她手里拎着通勤包,脸上带着一丝工作后的疲惫。她一边低头看着手机,似乎是在确认信息,一边下意识地抬头望向这个他们约定的方向。
然后,她的目光定住了。
隔着十几米的距离,人来人往,他们的视线在空中交汇。那一刻,周遭所有的喧嚣仿佛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她眼底先是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怔忡,随即,那抹惊讶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开层层叠叠的、明亮的光晕。
他看着她,看着她从最初的错愕,到眼眸一点点弯起,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那笑容比身后大厦的灯火还要璀璨。
没有呼喊,没有奔跑。
她只是加快了脚步,穿过稀疏的人流,径直走向他。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像一下下敲在他的心尖上。
直到她真切地站定在他面前,仰起头,眼睛里映着街灯和他的影子,轻轻说了一句:“你怎么真的来了……” 声音里带着一点如梦初醒的鼻音。
林詹逸没有回答。他只是松开了握着行李箱拉杆的手,然后,张开双臂,用一种不容置疑又极其温柔的力道,将她深深地、紧紧地拥入了怀中。
所有的舟车劳顿,异国他乡的疏离,以及那些潜藏在冷静外表下的、无声的思念,在这一刻,仿佛都找到了归宿。他将下巴轻轻抵在她的发顶,嗅到她发间熟悉的、带着一丝寒气的清新香气,手臂不自觉地又收紧了些。
朱尔遥的脸埋在他带着旅途风尘和清冽雪松气息的大衣里,先前所有的坚强和独立仿佛瞬间融化。她伸出手,回抱住他精瘦的腰身,感受着布料下传来的、坚实而温热的心跳。
他们就在这冬日黄昏的街头,在陌生又熟悉的人潮里,无声地相拥。谁也没有说任何言语,这个跨越了山海的拥抱,已经诉尽了一切。所有的等待与努力,都是为了更好地走向对方,而此刻的相见,便是最好的奖励。
当那个带着寒风与远方气息的拥抱终于松开些许,朱尔遥从他肩头抬起脸,眼眶有些微红,但笑容明亮得惊人。
“你……”她刚开口,声音还有些哑。
林詹逸已松开一只手,从随身的行李包里,拿出了一个包装素雅的长方形小盒。
“给你的。”他声音低沉,带着长途飞行后的微哑。
朱尔遥接过,指尖触及冰凉的包装纸,心里却烫了一下。她没有当场拆开,只是紧紧捏在手里,仿佛握住了一份沉甸甸的心意。
“谢谢。”千言万语,只化作这两个字。
她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她声音恢复了平时的明快,却带着一丝不容商量的撒娇道:“妈妈,林詹逸来了……嗯,临时决定的,凌晨一点的飞机回南市。”
电话那端,文语琳女士显然有些意外。
朱尔遥继续道:“所以……今晚我就不回家吃饭了,我们想在外面随便吃点。一会儿让司机到单位楼下接我们一下,好吗?”
短暂的沉默后,电话里传来母亲温和而了然的声音:“知道了。路上小心,别耽误詹逸赶飞机。”
“谢谢妈妈!”朱尔遥挂了电话,冲林詹逸眨眨眼,面带浅浅的笑意,做了个OK的手势。
司机将他们送到了一家以精致粤菜和安静氛围著称的餐厅。小小的包间,温暖的灯光,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点完菜,空间里一时安静下来。直到这时,舟车劳顿和汹涌情绪之后的真实感才缓缓沉淀。
“实习辛苦吗?”林詹逸为她斟上热茶。
“还好,就是报表和数据有点枯燥,”朱尔遥捧着温热的茶杯,看着他,“但你那些关于德国工厂的照片和描述,让我觉得我这边的东西,好像也连着更大的图景。”
她笑了笑,“你呢?考察顺利吗?”
“顺利。看到了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他言简意赅,但眼神里有光,那是被新视野冲击后的余韵。
他们就这样,一边吃着清淡可口的菜肴,一边交换着各自寒假的碎片。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分享着彼此不在对方身边时,生活留下的痕迹。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格外珍贵。
晚餐结束,时间所剩无几。司机直接送他们前往机场。
在抵达机场出发层,林詹逸下车取出行李后,又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看起来更正式些的礼袋,递给朱尔遥。
“这是给叔叔和阿姨的,一点心意,麻烦你转交。”他考虑得很周全。
朱尔遥接过,点点头:“我会的。”
离别的时刻终究到来。出发大厅灯火通明,人流如织。
“那我走了。”林詹逸看着她。
“嗯,到了发信息。”朱尔遥站在原地,脸上带着笑,眼神却泄露了一丝不舍。
他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仿佛要将这一刻的她刻进脑海里,然后利落地转身,拉着行李箱走向安检口,没有回头。
朱尔遥一直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安检通道的拐角,才轻轻吁了口气,低头看着手里那个送给自己的、尚未拆开的礼物,又摸了摸那个给她父母的礼袋,心里被一种饱胀而温暖的情绪填满。
这次见面短得像一个美丽的梦,从黄昏到午夜,不过几个小时的交错。但那份跨越千里而来的心意,和彼此眼中清晰映照的成长,让这短暂的相聚,充满了向前走的力量。
她知道,他们的路,都还很长。
双向奔赴,好好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8章 你怎么真的来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