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别人怎么想,萧德妃是第一个不服气的,无论按家世、才情,她都不输戚筠,甚至在资历上,还稳稳压得贵妃一头。
可陛下偏偏看不见,独选了这么个祸水,给了个贵妃的位份,自己这么多年像油灯一般熬着,倒成了一场空。
不光是萧德妃,无论是在坐的,还是那些在陛下登基后,选入宫中的婕妤、美人,哪个资历不比贵妃深呢?
李昭仪倒是好性儿,忙打着圆场,回道:“哎,也不算什么趣事儿,就是安修容上次去太后娘娘宫中请安,正好就碰见了清河郡王妃带着江哥儿来请安,那孩子虎头虎脑的,瞧着让人欢喜,安修容也就顺道和嫔妾们说了说,娘娘别见怪了就是!”
戚筠听罢,也没接过这话茬,她管她们因为什么笑,若是揪着这件事不放,没准传扬了出去,说她见不得孩子好呢!
“咦,李昭仪、安修容,你们两个怎么过了来,今儿不是讨论小选诸事吗?”戚筠说出了心底的困惑。
“娘娘您有所不知,前几日太后允了,让嫔妾和昭仪姐姐来学习学习呢!嫔妾能聆听娘娘们的教诲,自是不胜欢喜!”安修容回道。
戚筠也听说了,安修容时常到太后跟前去侍奉,太后虽然喜静,可近些年来,却沉迷于佛法,安修容倒是对这方面有些心得,太后也待见她。
只是她的其他心思,就不知道太后了解与否了。
戚筠应了一声,安之若素。
她们这四人,容貌都不俗,贤妃端庄秀丽。
德妃眉眼之间有些英气,大概是与她出身勋贵,早年间在边陲长大有关。
李昭仪倒是看起来淡雅脱俗,这里面略差一些的也就是安修容,但她单拎出去,也算是个美人儿了!
贤妃见大家久不作声,于是也便开口道:“既然贵妃娘娘和几位妹妹都来了,那咱们就开始商量正事吧!先制定个章程出来,到时候禀了太后娘娘,再做打算!”
“现在天儿也还好,再过一两个月,暑气也上来了,到时候陛下今年还去不去昌明园避暑还不得知,咱们抓紧些,到时候,今年秋,又有些妹妹来作伴了!”
贤妃此话一出,众人心思各异,戚筠自是心里不舒服。
安修容看着戚筠那张艳丽的小脸紧绷着,心底却是在幸灾乐祸的。
德妃也附和着:“贤妃姐姐说的是!”
贤妃继续道着:“自开国以来,我朝天子选秀的规矩便是三年大选、两年小选,今年恰逢小选之年,只六品以上京官家中适龄的女儿参选即可!”
上一次大选也是贤妃主持的,按理说,小选之年在明年,可太后说了选秀提前,她也得照着规矩办。
因为戚筠入宫时间尚短,怕她不知道,贤妃说的也详细些。
其实不用贤妃多说,戚筠也是无比清楚的,她从年少时便想入宫,对这些规矩了然于心。
“这次选秀也不光是为陛下,还有宗室里的亲王、郡王也要顾及一些,端亲王和清河郡王那边太后打算给指几个侧妃侍妾,庆国公和禧国公也到了成亲的年纪了,就连废宁王那边,太后也打算挑两个称心的送过去...”
端亲王是先帝的二子,清河郡王行三。
至于庆国公和禧国公也是陛下的亲兄弟,之前是因为年纪尚小,陛下又业已登基,他们再住在皇宫中也不合适,索性给他们开了府,封了国公。
至于,废宁王,是先帝的长子,被废之后,一直圈禁在以前的宁王府。
戚筠听到着这,有些疑惑不解:姑母怎么会想到废宁王,因为早先的事,姑母不是对废宁王恨之入骨吗?
不仅是姑母,连带着他们戚府,若是有人谈起废宁王,也是令人闻之色变的。
其他三个人也都点点头,听着贤妃继续道:“现下呢,先让官员们把家中女子的花名册报上来,然后做一个汇总,李昭仪你素来心细,此事本宫看,交由你来操持正好。”
李昭仪听到贤妃提起她,受宠若惊,有些欢喜,没想到贤妃肯放权,恭敬回道:“嫔妾必不辜负娘娘信任!”
“至于德妃,你管着内廷司的人,多监督些,若是有人虚报瞒报,不必来禀本宫,直接将人交到内狱去!”
德妃知道她不适合干那些细致的活,贤妃安排的这个,她已然是很满意,点头应了。
“安修容就管着人,让宫女太监们把御花园、绛雪轩,还有储秀宫等处打扫装点一番。”
安修容在心中翻了一记白眼儿,也就她的负责的部分吃力不讨好,但一想到,以前宫权都由刘婉儿把持着,再不济也分得德妃一二,她和李昭仪是半点儿捞不着。
如今她能插手宫务了,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
“本宫就负责和钦天监的人挑个好日子,再商讨出流程,大致在初选之前也就这么些,姐妹们都尽力些办吧,咱们每日申时,就在本宫处碰一头,商量着进度。”贤妃总结着。
戚筠看着贤妃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却没有提到自己,忙打断,问道:“那本宫呢?”
贤妃低头一笑,回:“嫔妾知道娘娘每日里还需伴驾,事务繁忙,娘娘实在是不用多做些什么,嫔妾们都会尽力而为...您哪,监督着众人就好...”
戚筠轻嗤一声,这是把她架空了?
刘婉儿可能是怕她夺权吧?一点事都不让她沾。
本来戚筠就没夺权那个心思,也没想着管着给陛下选妃的这件事。
戚筠不得不在心中感叹,其实贤妃也挺贴心的,如此这般,应付姑母也有了借口。
还不用她出力,这大热天的,窝在寝殿之中,多吃几颗荔枝不香吗?
不过,她也得盯着些,到时候新选进来的,也好心中有数些。
贤妃安排好后,几位娘娘也没异议,自然也接连告辞了。
戚筠刚走出门口,贤妃出来送她,其他三位嫔妃皆在后头等着。
按着宫中的规矩,她们须等着贵妃娘娘走了,才能上了轿辇,万不可走在位尊者的前头。
戚筠刚准备上轿,没想到她宫里的周福全赶了过来,嘴里道着:“娘娘,大喜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