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袁家门口,王二丫从越浅梨怀里跳下来,一溜烟跑进屋:“娘!有仙人姐姐来啦!她们还会做桂花糕呢!”
很快,一位瘸着腿的妇人扶着门框走了出来。她走得有些急切,起身时下意识整理了一下衣襟——虽然衣服破旧,动作却优雅得体,显然是受过良好教养。王二丫在后面小跑着扶她,小声喊:“娘,慢点走,别摔着。”
刘小牛挣脱明夙的手,快步跑过去扶住妇人,目光却依旧警惕地盯着明夙和越浅梨,像只护主的小狼崽。
明夙和越浅梨上前几步,妇人停下脚步,满是风霜的脸上依稀能看出年轻时的清秀。
她看着两人,眼眶突然红了,竟就要带着王二丫和刘小牛跪下来:“仙人在上,求你们救救这村子……最近总有人失踪,我们实在没办法了……”
有人失踪?不知是否与太阿剑失踪一事有关?若是贸然暴露身份,引来其他有心之人,恐怕难以顺利完成任务,还是谨慎些比较好。
明夙眨眨眼,连忙上前扶住她,语气柔和了几分:“大娘不必多礼,我们不是仙人,只是路过的普通人。不知这里是什么地方?为何村民们对我们如此警惕?”
妇人听到“不是仙人”,眼神闪过一丝失望,却很快掩饰过去。她整理了一下衣襟,侧身让出门口:“两位姑娘先进屋坐吧,外面风大。我去给你们倒碗水。”
进屋后,王二丫连忙拉来三把摇摇晃晃的小木椅,用袖子仔细擦了擦灰尘,笑着说:“姐姐坐。这椅子是我娘亲手做的,可结实了!”刘小牛则站在门口,像个小门神似的,紧紧盯着两人的动向,手里还攥着那块旧玉佩。
明夙打量着屋内的环境——说是家徒四壁也不为过。屋顶有好几处破洞,阳光透过破洞洒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角落里堆着一捆干草,应该是睡觉的地方。
“家里简陋,还请两位姑娘莫要嫌弃。”妇人有些局促地说,手里端着两碗水,碗沿虽然有个小缺口,却洗得干干净净。
王二丫听了,连忙跑去灶台边烧水,小小的身影在灶台前忙碌着,动作却很熟练,还不忘回头说:“姐姐,我娘做的野菜粥可好喝了,晚上我请你们喝!”
越浅梨看着这一幕,心里有些难受。她抿了抿唇,斟酌着开口:“观大娘言谈举止,倒不像是常年生活在乡间的人。”
妇人闻言,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笑容,带着几分自豪,又几分苦涩:“姑娘好眼力。我本是越国武昌伯府大总管的女儿,从小陪着伯府嫡女长大,她待我亲如姐妹。
后来我嫁给了伯府手下的大总管,日子也算风光。我和嫡女同年生了女儿,后一年我又生了个儿子,那时啊,真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日子……”
说到这里,她的声音哽咽了,眼眶通红:“直到一年后,越国发了洪灾,武昌伯带着手下赈灾,却遭遇意外,我夫君和儿子都没回来……后来伯府又被政敌诬陷,说我们通敌叛国,全家发配边疆,我带着女儿和小小姐逃了出来,却在路上走散了……”
明夙递过一张手帕,妇人接过,轻轻拭去眼泪,声音低了下去:“我逃到这里的时候,遇见了一位刚生产的妇人,她……她生完孩子就没撑过去,只留下了二丫。我看着二丫可怜,就把她带在身边了。这孩子懂事,从不哭闹,还总帮我干活……”
明夙的目光落在王二丫干枯的头发上,这孩子明明才五六岁,却懂事得让人心疼。
她想起自己的师父,那个总爱说“我从垃圾堆里捡了你”的老头,心里忽然软了下来——原来不管在哪个世界,都有这样互相取暖的缘分。
她摸了摸手腕上的珠串,暗自决定:若是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帮这孩子找个好出路。
越浅梨也想起了自己的妹妹,想起穿越前,两人挤在出租屋里吃泡面的日子。那时虽然穷,可只要妹妹在身边,她就觉得有底气。
可现在,她连妹妹的消息都不知道,不知道妹妹在没有她的世界里,过得好不好……
“小牛,你带二丫去后院捡些柴火来吧,晚上好烧水。”妇人突然开口,打破了屋内的沉默,眼神里带着几分深意。
刘小牛虽有些不情愿,却还是听话地拉着王二丫走了。临走前,他还不忘回头瞪了明夙一眼,那眼神里既有警惕,又有几分不易察觉的依赖。
待两个孩子走远,妇人的脸色才沉了下来,声音压得极低:“两位姑娘,你们大概也看出来了,这村子不对劲。小牛的娘,就是被一群叫‘红莲教’的人带走的——他偷偷跟在后面,亲眼看见他娘被那些人吸成了人干。从那以后,他就对所有外人都充满敌意。”
“红莲教?”明夙和越浅梨对视一眼,这个名字她们还是第一次听说,不过可能和太阿剑的失踪有几分关系——说不定能偷走宗门镇宝的势力,也有这样邪门的手段。
“是啊,他们自称‘红莲圣徒’,前段时间还来村里招过人,说愿意跟他们走的,就能过上好日子。村里有三个人信了,结果再也没回来过。”
妇人的声音带着恐惧,手都在微微发抖,“我怀疑,他们还会再来……这村子,怕是待不下去了。”
明夙皱起眉,看来这越国不仅有太阿剑的线索,还藏着别的麻烦。她定了定神,问道:“大娘,我们要去洛京探亲,不知你可有什么旧友亲眷?我们可以帮你捎带信物。”
听到“洛京”两个字,妇人猛地抬起头,眼神里满是急切。
她不顾自己的瘸腿,再次就要跪下:“两位姑娘!求你们帮我找找我的女儿!我上个月听路过的商人说,有人在洛京见过她,说她跟在一位富贵人家的身边……若是你们能见到她,就告诉她,娘一切都好,让她好好活着,不用惦记我……就算她不认我这个娘,也没关系……”
越浅梨连忙扶住她,轻声安慰:“大娘放心,我们若是在洛京见到你女儿,定会把你的话带到。你这么爱她,她肯定也很想你。”
明夙也点了点头,问道:“大娘可有什么信物?这样我们见到你女儿,也好确认身份。毕竟洛京那么大,认错了就不好了。”
妇人眼睛一亮,连忙指向角落里的草垛:“草垛下面有个木盒子,里面有块玉佩,是我女儿小时候戴的……那玉佩内侧有个划痕,是她三岁时用小刀刻自己名字‘玉’字时划的,歪歪扭扭的,很好认。”
明夙走过去,从草垛下翻出一个破旧的木盒,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一块刻着莲花图案的玉佩,玉佩内侧果然有一道歪歪扭扭的划痕,边缘还能看到细微的磨损痕迹,显然是常年佩戴的缘故。
“这玉佩本是一位老道士送的,说能消灾挡难,可被她划坏后,就没了灵性。可她还是宝贝得很,走的时候都带在身上,却没想到……落在了我这里。”
妇人的声音带着怀念,手指轻轻抚摸着玉佩,像是在触摸女儿的脸庞。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王二丫和刘小牛的声音。妇人连忙擦干眼泪,恢复了平静,顺手将玉佩放回木盒,藏到了草垛深处。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明夙从储物袋里拿出白天在树林里打的野鸡,架起篝火烤制。
她还特意从储物袋里拿出一小包调味料——这是她之前在天衍宗厨房偷偷装的,此刻撒在鸡肉上,浓郁的肉香很快就弥漫了整个屋子。
王二丫和刘小牛看得直咽口水,连刘小牛看明夙的眼神,都少了几分敌意,多了几分期待。
饱餐一顿后,天已经黑透了。明夙和越浅梨拿出一些野果和几块灵石递给妇人:“大娘,这些你拿着,能换些粮食。我们还有事,就先告辞了。”
妇人接过,眼眶又红了,拉着王二丫的手,对着两人深深鞠了一躬:“多谢两位姑娘。若是你们在洛京见到玉姐儿,一定要让她好好的……”
明夙和越浅梨点点头,转身离开了村子。夜色中,两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土路上,只留下身后温暖的灯火。
明夙摸了摸怀里的追踪符,全息影像依旧亮着,指向洛京的方向。
她知道,这趟凡间之旅,恐怕比她们想象的还要复杂——不仅要找太阿剑,还要查红莲教的底细,或许,还能帮袁大娘找到她的女儿。
两人走后,村子最里面的房屋中走出一位穿着夜行衣的男人。他饶有兴趣的看着明夙两人的背影,想到师门交予他的任务,他眉头微皱。
手中的扇子摇的越发快速,扇起的风带着空气中的尘土一起混入鼻腔,“阿嚏——”
直起身,男人嫌弃地在鼻前扇了扇,狭长的凤眸翻了个白眼,凡界这种鬼地方谁爱来谁来。不过刚刚那两个女修应该就是师父提到的暗查太阿剑线索之人,那不如跟着她们坐享渔翁之利?
想到这儿,他唰的合上扇子,一个闪身悄咪咪跟上两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