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穿越重生 > 和亲公主手握天子剑 > 第50章 结案

第50章 结案

七日后,程家旧案重审。

自程璧击鼓鸣冤之后,此案一直搁置。若非平阳公主插手,阮氏自曝其短,流程并不会走得如此顺利。

程栋当年本就是自戕,并未俯首认罪,他的家眷又死于流放地。

这样的案子几乎没有翻案的可能,江毅虽然和平阳公主达成协议,可对于这桩案子,还是一直抱着观望态度。

毕竟当年程家旧案乃是由御前过目,圣上亲自盖印结案。

如今重审,等于是当众打圣上的脸。

天子怎么会有错?

必然是有奸人蒙蔽视听。

使臣一封书信将阮氏多年来的罪状逐一禀告,景元帝对阮氏极为不满,当即禁足婕妤,让使臣协理此案,彻查阮氏。

圣旨快马加鞭,只用了三日便到。

江毅接到圣旨,也并未直接去抄家阮府,而是先传唤阮氏来府衙听审。

这也是为了防止他们狗急跳墙,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来。

堂上,程璧展开一封绝笔书。

听到“若以吾身化和风细雨,降世甘霖;以满腹热血,焕照夜之流光”。在场无不动容。

只凭借一封绝笔书,实际上证明不了什么。

周夫人此刻尚能沉得住气。

紧接着,凤谷县县令带上来几人。

他是凤谷县当地人,已凭借剿匪得了上头嘉奖,如今将要升官。

这几人呈上一封破损的书信。

江毅展开,发觉那是程栋当年上书朝廷,痛陈阮氏勾结当地世族囤积官盐,侵吞朝廷救济的奏折。

当年大旱,阮氏垄断官盐,致使治下百姓苦不堪言,铤而走险去购买私盐。又谎称程栋上书朝廷,将百姓购买私盐一事状告天子,凤谷县村民因此拦截下这封书信,使阮氏抓住机会,另送了一份虚假的奏折,将所有事全部推给了程栋。

程栋死后,这几人才知错怪好人。迫于阮氏的权势,也不敢做出什么,只私下藏起这封奏折。

这一封迟到十五年的正义,终于重见光明。

凤谷县县令看一眼身边的下属,那人上前一步,拱手道:“大人,下官此前去云山剿匪,还审问出一事。”

江毅故作不知道:“何事?”

凤谷县县尉邓先道:“阮氏与山匪勾结,多年来一直劫持朝廷徭役队伍,走私名贵香料修建有违规制的庭院!此为谋逆之心!”

这顶谋逆的大帽子将周夫人扣懵了,半晌不知该如何作答,只脸色惨白道:“大人!绝无此意啊!”

江毅并不理会,装模作样道:“可有证据?”

邓先点头,拿出几封书信道:“此物是从东林寨中搜出,阮氏与山匪通信,劫持徭役队伍,运送香料的过程都在此。”

紧接着,宋猗带上来六人。

里头五人来自太原城义庄,里头有两人曾是盗墓贼,被阮氏拿住把柄,多年来受指示,替阮府处理尸体,通过盗洞运送到阮氏墓园地下。

这些尸体来自于朝廷的徭役队伍,多次替阮府运送南疆边境的名贵香料。

另一人名叫孙大郎,他本来是益州德宏县黎村人,来太原服徭役,却在云山遇匪,同行人皆被抓,唯有他一人逃出。

孙大郎道:“草民看了尸首,那里头有人正是草民的同村!”

他此时的声音依旧有些发抖,这场面他真的没见过!

只不过旁边那位身材高大的大人说了,这回若他指认的事办好了,可以将功抵过,偷狗的事可以从轻处置。

江毅看一眼宋猗,对方并不开口。

此时凤谷县县令吩咐手下从外头运进来一个大箱子,开口道:“江大人,此乃物证。”

周夫人眼神一凝,身上直冒冷汗。

那口大箱子显然极沉重,里头打开来,是一箱子书,一口袋沉香木。

使臣坐在江毅下首,看着这箱子里的东西,脸色也变得有些糟糕。

毕竟他可是在这口袋里待了足足两日!

江毅看一眼使臣的脸色,不知怎么的,心头有几分幸灾乐祸。

——这鼻孔朝天的陈郡谢氏子,不也像条死狗一样被人捉来捉去?

他面上不显,淡淡道:“呈上来。”

实际上,此事也只是走个流程,人证物证俱在,阮氏这回是真的要倒了。

在他翻阅阮府账本名册时,使臣道:“把那杀手带上来!”

他说的是当日在驿站之中,掳走他的那一波杀手,有一人被平阳公主抓住,现下在府衙里头关押着。

听闻公主当时还想杀了那个杀手,这不是丝毫不在意他的死活是什么!?

若不是知道这杀手是阮府派来的,他几乎要以为这是平阳公主的阴谋!

那杀手很快被押上来,随之带上来的还有他的一份手书。

上头陈述了阮氏买凶,掳走使臣的过程,极其详细。

决曹史孙适上前道:“与现场痕迹皆能对上。”

使臣恼火道:“胆大妄为!藐视皇威!”

程璧适时开口道:“江大人,我父亲死后,便有杀手将我全家斩杀!其中那些杀手也是如此作为!”

血衣堂在十五年前尚未脱离乌衣堂,因此竟就这样背下了这口黑锅。

人证物证俱在,江毅开口结案:“程家旧案,先是低价垄断,再高价售卖官盐,又侵吞朝廷救济,逼死朝廷命官,暗杀其家眷,种种行径,皆是狼子野心!”

周夫人已是软倒在地,再无此前的从容,自知大势已去。

使臣道:“掳走使臣,刺杀公主,勾结山匪走私香料,劫持朝廷徭役队伍,修建高规格庭院!罪无可恕!”

在这句话后,江毅挥了挥手。阮氏被判抄家,男丁皆斩首示众。

抄家的领头人是宋猗,她领兵将阮府团团围住,吩咐手下道:“不可随意伤人!”

抄家一事,向来血腥残忍,若有人抵抗,往往血流成河,比之战场也不为过。

那些家奴之类的,也都会受到牵连,被流放困苦之地。

因阮府女眷都在乌龙观内,府内相当于只有奴仆。

一路上哭爹喊娘,宋猗从一群人中经过,有人哭叫道:“我不是阮府的家生子!别抓我!我没有卖给他家啊!”

她停下来看向声音处,询问道:“怎么回事?”

那人见她停留,又畏惧她手里的长刀,立刻扑倒在地,抽噎道:“大人明鉴!妾只是来此做短工!并非阮府家奴!求求大人放过我吧!”

一般来说,抄家的确不包括这类打短工的人,他们并非阮府买断的奴仆,也不是奴籍,只是来此做工。

但抄家的时候,往往不会顾及这么多,大多是一把抓住,无人会听此冤情。

“滚下去!你说是就是吗!”一个兵丁啐过去一口,见她还要往前爬,立刻提脚踹上去,身子却一晃,被扯到后头去。

宋猗收回手,淡淡道:“去拿阮府奴仆的卖身契来,清点一下,若不是的,便都放出去。”

她开了口,立刻有更多人哭喊道:“大人!我们也不是家生子!放过我们吧!”

宋猗听在耳内,也不停留,往外头走去。

*

入夜,平阳公主下榻之处,二人对坐。

卫昭看对面的玄衣女子一眼,慢条斯理道:“怎么了?看着苦大仇深的样子。”

宋猗开门见山道:“公主,使臣真的是被阮氏掳走的么?”

“当然不是。”卫昭讶异道,“我以为你早已知道,那群杀手怎么可能在我眼皮子底下将使臣掳走。”

自然是她命人将使臣扔进阮府别院,让使臣替她做这个上报天听的中间人。

景元帝多疑,此事又涉及他最在意的脸面。在明面上,她需要置身事外,是绝对不可插手进这等事件的。

宋猗沉默片刻,终归是没有提起那群无头尸体之事。

平阳公主又不可能未卜先知,阮氏要杀人,她因为救出使臣而没来得及救下那些平民,怎能怪到公主的头上。

卫昭仔细看了看宋猗的神情。

旁人看来,这狗崽子像是根本没有表情,但在她看来,这副绷得死紧的神态,很显然是心头有事。

她淡淡道:“没救下人,心头不舒服?”

宋猗坦诚道:“有一部分。”

卫昭又思忖片刻,挑眉道:“第一次抄家?”

“是。”

平阳公主便笑了。

她走下来,靠近玄衣女子,俯下身柔声道:“好仁慈的狗崽子,是你抄了别人的家,怎么反倒搞得像是被挖了祖坟似的。”

宋猗顿了顿,抬眼看一眼对方闪烁着恶意的眸子,最终叹道:“……公主说的是。”

卫昭惊讶地看着对方,低声道:“不反驳我……真的在意?你真的……也不是很让人意外呢,广武君。”

她伸手一掐对方的脸颊,看到那张脸在眼里变形,才道:“我听闻,广武君放走了许多在阮府做工的人。如此善心,真叫人喜欢。”

宋猗一脸平静,显然是已经习以为常。

卫昭便觉得没什么意思,丢开手道:“你觉得,抄家祸及奴仆,不应该是么?”

宋猗摇头道:“阮府多年如此,上行下效,势必有人为虎作伥。这府里的奴仆,也并非是手里干净的无辜之人。”

阮府在太原城作恶多年,手底下的奴仆替主家办事,诸如梅三一类,更是犯下滔天大罪。

她叹道:“臣只是觉得,不应如此草率。针对这些奴仆,只一径流放,里头轻罪重罪并罚,实有缺漏之处。”

卫昭一愣,若有所思道:“你在质疑法案?”

宋猗淡淡道:“是,臣知罪。”

她质疑的不仅仅是法案,还有法案之上的那些审判人,更是在质疑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

法为门阀士族,为天子管理国家而生,并非为了公正。

而她求的是世间礼法,为民而生。

卫昭知她所想,摇头道:“你知罪,此罪对于天子而言,罪无可恕。世间也未曾有这样的法理。”

宋猗道:“公主拿此事开刀,翦除阮氏,是在为变法做打算,是么?”

卫昭定定看她一眼,并不言语。

宋猗道:“公主,若要削弱门阀士族,这样还不够。”

自古以来,门阀士族根深蒂固,其中腌臜事众多,几乎没有哪一家的手里是全然干净的。

想要仅凭他们犯下的罪过来推翻世族,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一回,若不是阮氏所作所为祸及皇权,加上使臣出身陈郡谢氏,在后头推波助澜,阮氏也不大可能被扳倒。

卫昭道:“你以为,我提拔寒门*是为了什么?”

诸如江毅等人,皆不是大家贵族出身,他们受了她的恩,也需得替她做事。

但这还不是她的最终目标。

宋猗道:“寒门,依旧不是平民出身。纵观公主身边,也并无几人是平民。这些人做了官,自然也只会为自己的阶层博弈。”

卫昭道:“平民连读书识字都是难事,除了参军,并无别的出路。”

宋猗叹道:“公主,可这天下最多数的便是平民百姓。臣并非要勉强,此事极难,即便是寒门学子,想要出头也不容易。”

如今是察举制*的天下,以“孝廉”为主要考察点,贵族与贵族联合,互相举荐,将学问财富垄断在自己手里,加上晏国重文轻武,寒门几乎没有出头之日。

寒门尚且艰难,何况平民。

两人对视一眼,皆不言语。

*寒门:也曾经属于门阀士族,只是现在家里没有做大官的。

*察举制:察举是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也叫「选举」。 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 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 孝廉、 茂才(秀才)、 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0章 结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炮灰的人生2(快穿)

我妻薄情

姑母撩人

我是个莫得感情的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