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红楼梦之黛玉宝钗gl > 第10章 第十回 双姝盟定见月明

第10章 第十回 双姝盟定见月明

(第十回双姝盟定见月明)

时序流转,转眼薛蟠之子已满周岁。这日薛家在保障湖畔的潇湘苑设家宴,园中桂子飘香,菊英缤纷。宝钗见时机成熟,便向黛玉使了个眼色,二人借故离席,来到后园的竹亭。

"今日是个好时机。"宝钗执起黛玉的手,"这些年来,咱们陆续将京城、金陵的当铺收了六成,又在苏州、扬州新开了绸缎庄、书局,总算有了退路。"

黛玉轻声道:"姐姐深谋远虑。很早之前便说要早作打算..."

宝钗颔首:"皇商这碗饭,终究是悬在刀尖上舔蜜。如今咱们的洋货铺子专做南洋生意,木料行也转到了民间采买,总算不必事事仰仗官中。"

宴至半酣,宝钗起身为薛姨妈斟酒,轻声道:"母亲,女儿有件事要禀明。"

薛姨妈笑道:"什么事这样郑重?"

宝钗与黛玉对视一眼,缓缓跪下行礼:"女儿与颦儿...愿永结同心,此生不离不弃。"

薛姨妈手中的酒杯"啪"地落地,脸色骤变:"你...你说什么?"

这时薛蟠忙起身:"母亲息怒!儿子觉得这是天大的好事!"他快步上前扶起二人,"这些年若不是两位妹妹联手经营,咱们薛家哪能这般兴旺?光是苏州的'潇湘书局'、扬州的'蘅芜绸庄',每年进项就抵得上三处当铺。"

王夫人也柔声劝道:"母亲,宝妹妹与林妹妹都是聪慧过人。她们既然做出这个决定,必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薛姨妈颤声道:"你们...你们可知这是何等惊世骇俗之事?"

宝钗抬头,目光坚定:"女儿知道。可这些年来,女儿与颦儿互相扶持,将薛家产业从官场漩涡中慢慢抽身。如今咱们在四地共有20处铺面,8座田庄,都是清清白白的营生。"她取出账本,"母亲请看,去年单是书局刻印的《四库全书》便有万两进项,再不必仰人鼻息。"

薛蟠忽然一拍手:"对了!儿子还有个主意。"他郑重地对宝钗说:"妹妹,你嫂子如今又有了身孕。若是再生个儿子,就过继到你们名下,给你们养老送终!"

王夫人含笑点头:"正是这个理。咱们是一家人,何必分彼此。"

薛姨妈看着跪在面前的儿女,又望着一旁垂泪的黛玉,长叹一声:"起来吧...这事...容我想想。"

三日后,薛姨妈终于松口,却道:"只是林大人那里..."

宝钗从容道:"女儿正要与母亲同去拜见世伯。"

林如海闻讯从巡盐御史衙门赶来,听闻此事后,面色凝重地在书房踱步:"胡闹!这成何体统!"

宝钗恭敬行礼:"世伯容禀。这些年来,晚辈与颦儿相知相惜,早已立下白首之盟。如今我们在苏州有书局,扬州有绸庄,金陵有木料行,皆是正当营生。晚辈愿立誓,此生必当尽心照料颦儿,不让她受半分委屈。"

黛玉也跪下:"父亲,女儿与宝姐姐心意相通,望父亲成全。"

林如海拂袖道:"你们可知道,此事若传扬出去..."

"世伯放心。"宝钗从容道,"对外只说是结为异姓姐妹,同住同游皆是常情。况且..."她取出一叠地契,"晚辈已在苏州购置宅院,若世伯允准,我们便常居苏州,远离是非。"

林如海仍是摇头:"可是林家香火..."

薛姨妈适时开口:"林大人,蟠儿方才说了,若是他媳妇这胎再生个儿子,就过继到宝丫头和林姑娘名下。这样林家香火有继,她们晚年也有所依靠。"

林如海怔住,良久长叹一声,望着窗外的竹林出神。黛玉轻轻走到父亲身边,柔声道:"父亲可还记得,去年女儿大病一场,是宝姐姐日夜不离地照料?那些时日,女儿每每醒来,总能看见宝姐姐守在榻前..."

林如海神色微动,想起去年黛玉确实生过一场大病。

宝钗轻声道:"世伯,晚辈知道这个请求太过惊世骇俗。但请世伯细想,这些年来,颦儿可曾像现在这般康健快乐?我们互相扶持,既能照料彼此,又能光耀门楣。薛林两家的产业在我们手中越发兴旺,这难道不是世伯愿意看到的吗?"

林如海缓缓坐下,目光在二人之间流转。他想起这些年来宝钗对黛玉无微不至的照顾,想起黛玉日渐红润的面色,想起她们联手经营的产业...

"父亲,"黛玉跪在父亲面前,泪光盈盈,"女儿知道这个请求让您为难。但人生在世,能得一心人相守,何其难得。宝姐姐待女儿,胜过世间万千。"

林如海长叹一声,扶起爱女:"为父不是不明白你们的情意...只是这世道..."

"世伯,"宝钗也跪下,"晚辈愿以全部身家立誓,此生绝不负颦儿。我们的产业,我们的心血,都将传承下去。我哥哥也承诺,若得次子,便过继到我们名下。如此,薛林两家的香火都能延续。"

林如海沉默良久,忽然问道:"你们...可曾想清楚今后要面对的非议?"

宝钗与黛玉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只要彼此相伴,何惧流言蜚语。"

看着女儿眼中从未有过的坚定光芒,林如海终于缓缓点头:"既然你们心意已决...为父...成全你们。"

一个月后,王夫人果然诞下次子。满月宴上,薛蟠抱着婴孩,郑重地对宝钗和黛玉说:"妹妹,林妹妹,从今日起,这孩子就是你们的儿子了。"

宝钗与黛玉相视而笑,接过襁褓。黛玉轻抚婴儿的脸颊,眼中泛着泪光:"我们给他取名'林墨'可好?墨香传家,文脉永续。"

林如海站在一旁,看着这温馨的一幕,终于露出释然的微笑。

宴后,宝钗与黛玉回到潇湘苑。月光如水,洒在相依的竹影上。宝钗轻声道:"总算...都安顿好了。"

黛玉倚在她肩头:"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值得。"宝钗执起她的手,"从今往后,我们再不用遮遮掩掩。"

三日后,宝钗与黛玉启程前往苏州。马车行至虎丘山下,但见新宅"蘅芜潇湘居"依山傍水,院中遍植湘妃竹,后院更有曲水流觞,与当年约定一般无二。

临行前,林如海特意来送别。他看着携手而立的二人,温声道:"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好好地走下去。为父...祝福你们。"

黛玉扑进父亲怀中:"谢谢父亲..."

宝钗深深行礼:"世伯放心,我们一定会幸福。"

是夜,苏州新宅中,二人在月下焚香立誓:"愿为连理枝,永结同心盟。"

此后,她们时而住在苏州整理古籍,时而往扬州打理产业,偶尔也去京城探望贾府众人。岁月静好,一如她们期盼的那般。

这年清明,宝钗与黛玉回扬州扫墓。在薛家祠堂,薛蟠抱着咿呀学语的林墨,对祖宗牌位郑重道:"列祖列宗在上,这是我妹妹宝钗和林妹妹的儿子林墨,将来要继承两家香火。"

回程路上,黛玉轻声道:"看见墨儿这般可爱,我心里最后一块石头也落地了。"

宝钗握紧她的手:"如今咱们有儿子承欢膝下,产业兴旺,家人理解,再没有什么遗憾了。"

行至保障湖畔,但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宝钗忽然道:"等墨哥儿大些,咱们就教他读书识字,把咱们的产业都传给他。"

黛玉莞尔:"那你可要耐心些,别像当年教哥哥算账时那般着急。"

"那时是恨铁不成钢。"宝钗轻笑,"如今有了墨儿,咱们慢慢教便是。"

二人相视而笑,携手步入满园春色中。远处,小林墨在乳母怀里咿呀作语,仿佛在应和着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正是:

双姝盟定见月明,巧计连环终得成。

莫道世间无知己,蘅芜潇湘总关情。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宁得岁岁吵

六十二年冬

天幕:皇帝聊天群

猫总会被蝴蝶吸引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