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朝,永和二年,靖远侯府出征成年男丁皆战死沙场,他们死守城池,为后续援军争取了时间。
新皇不过七岁左右,当今太后进宫十余年,从一个位分低的妃嫔一路往上到贵妃,再到太后。先帝不只是有一个儿子,新皇上面的几位哥哥争权夺利,死的死,伤的伤,先帝临终之前便选择让当今登基。当今原本是六皇子,前面有兄长岁数又比他大好些,按理来说轮不到他的,机缘巧合,这才轮到了当今登基。
新皇登基内忧外患,亏得靖远侯府满门忠烈死守城池,没有让敌军完全攻破城池。弹尽粮绝,靖远侯府那么多成年男丁都没了。
如今,靖远侯府只剩下老弱妇孺,以及一个才六岁左右的小孙孙。
靖远侯府的三个儿媳妇,大夫人是乡野村妇出生,二夫人是商户,三夫人虽然是官员女子,但是三夫人性格懦弱,也不堪大用。徐老夫人一时间竟然选择不出当家之人,若是平常,二夫人管理管理家里琐事,摆酒设宴,都还成。可如今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还是得有撑得住的人。
徐老夫人年岁大,丈夫跟儿子的战死,让徐老夫人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徐老夫人便特意入宫,恳请当今太后娘娘。
“还望太后娘娘体恤。”徐老夫人简单说明了一下自家的情况,倒也不是非得要在太后面前哭惨,“实在是家中无堪重任之人,伤心之余,又难免慌乱,做不好事情。臣妇恳请太后娘娘能赐个掌家女官,帮臣妇暂渡难关。”
徐老夫人满头白发,说着又要给太后娘娘跪下。
太后娘娘今年不过三十岁,年纪比徐老夫人年轻许多。新皇还小,太后娘娘还有垂帘听政。太后娘娘自是知道靖远侯府如今有多惨,成年男丁一朝覆没,家里就只有一个小孙孙,这孩子还很小,能不能有熟悉还不一定。
徐老夫人难免忧思,太后娘娘见徐老夫人都已经提出来了,也不好推拒。
“哀家身边这些女官,你瞧瞧,你看上谁了?”太后故意这么说,让徐老夫人自己选择。
其实,徐老夫人来之前,便已经有了选择。
“崔姑姑,崔锦兰。”徐老夫人道,太后让她选择,她也就不矫情了。徐老夫人知道崔锦兰是太后的得力干将,如今,太后有意放崔锦兰出宫。徐老夫人也早有听闻,只是崔锦兰出宫的事情还没有正式定下,徐老夫人还是要尝试一下,若是成了呢。
侯府的一些人娇生惯养的,得有一个人能镇住那些人的人,也得是一个有些手段的人。不管是在府里,还是在府外,这个人都得拿的出去手,内外的事情都能处理才行。
徐老夫人只担心太后娘娘不愿意,这位崔姑姑若是留在太后娘娘的身边,还是能帮衬得到太后娘娘的。徐老夫人心想若是太后娘娘不愿意,换一个人也是成的。
徐老夫人坐在那儿,她恭恭敬敬的,不敢惹怒太后娘娘。自打夫君跟儿子战死后,徐老夫人的大孙子那些人战死,徐老夫人晚上睡不安稳,总担心侯府一夜间破败,也担心过些年,侯府就此没落。徐老夫人不能让侯府就那么没了,她得要来太后娘娘面前。
这一次的事情,也算是徐老夫人向太后投诚,徐老夫人能让太后身边的女官掌管侯府。其次,徐老夫人这么做,也能让众人明白侯府没有那么好欺负,那些人也别想着踩靖远侯府一脚。
“锦兰。”太后娘娘唤了身边的女官。
锦兰,十二岁左右就跟着太后入宫,她是一个穿越女。穿越之后,家里说不上富裕,倒也没有多贫穷,在当地算是大姓人家,好歹还能依靠着主家一下。锦兰的父亲是旁支出身,她是太后娘娘的族妹。
当年,太后入宫的时候,族里想着该让谁陪着太后入宫,锦兰站了出来。锦兰当时不清楚太后能不能顺利宫斗上位,她知道的是自家出了一些情况,锦兰若是跟着太后入宫,家里的兄长等人还能过得好些。若是锦兰留在家里,怕是日后她自己都要遭难,倒不如进宫去。
一入宫门深似海,锦兰不是没有想过在外面开一个简单的食肆,做一些小本买卖。可这食肆不是锦兰想开就能开的,百姓们也不是都有那些钱去买那些东西的。
锦兰报名跟太后入宫,她还得跟族中其他姊妹,还有一些丫鬟竞争。得确保跟着太后进宫的人是极为有能力的人,能为太后解决诸多麻烦的人。只要这人进宫,族中自是会照顾好这人的家里人。
当锦兰往前一步,太后站起身,她走到锦兰身边,她握紧了锦兰的手。
这些年来,多亏锦兰在太后身边,太后才能一路平安顺遂,锦兰救过太后的命,也曾帮助教导过当今的小皇帝。若非锦兰,太后跟小皇帝也没有今天。
如今,锦兰已经二十五岁多了,太后不忍心让锦兰留在宫中孤独终老。
“锦兰既是哀家的贴身女官,也是哀家的族妹。”太后道,“她原是到了岁数,也该出宫了。是哀家舍不得她,又留着她在身边。”
太后曾经问锦兰喜欢什么样的男子,太后可以为锦兰赐婚。锦兰直言世间男子多薄情,她更想自己过得好,若是没有遇见自己喜欢的,没有遇见一心为自己好的人,她宁愿不嫁人。
锦兰原本就是穿越之人,她跟着太后这些年,又没有少参与到那些宫斗之中。锦兰只是不愿意宫斗完再宅斗,她要的是平静一点的生活。
这两年,锦兰倒是能稍微松口气,太后也没有一大早就要让锦兰伺候,锦兰的神经也不用那么紧绷着。
“锦兰,不如你就去靖远侯府。”太后道,“哀家赐你一座宅子,封你为二品女官,再有一根长鞭。日后,你若是有什么难处,再拿着令牌进宫。”
太后不放心让其他人去靖远侯府,靖远侯府到底是满门忠烈,此事若是处理不好,怕是会影响小皇帝跟太后在朝堂的根基。这女官的品阶也不能太低,品阶太低,锦兰在外面处理事情都不好处理。太后可不管那些人会不会说锦兰的品阶太高了,别说是二品,便是一品,太后都觉得锦兰当得的。
“侯夫人,可放心。”太后问。
“放心,自是放心的。”徐老夫人连忙道,“臣妇谢太后娘娘恩典,这是臣妇家的造化。”
“你且先回去,让锦兰稍微收拾东西,再过去。”太后道。
徐老夫人先行回去了,她带回去的还有皇帝的圣旨,皇帝封徐老夫人的孙孙为世子。徐老夫人的丈夫战死了,靖远侯没有人坐,本该是让这个小孙孙成为小侯爷。徐老夫人担心小孙孙到时候没有被教养好,又怕有其他的事情,倒不如就请封世子,小孙孙以后若是表现得好,自然能顺利成为侯爷。若是表面不好,皇帝对小孙孙有意见,这世子就只是世子了。
为了一家子,徐老夫人多有盘算,她年老了,总得为家里人多多算计。老太太不去算计一下,旁人就该要算计他们了。
待徐老夫人回去,太后屏退左右,她拉着锦兰坐下。
“锦兰,你是哀家的族妹,也是哀家的救命恩人,哀家把你当成亲妹妹的。”太后道,“此次的事情,若是有难,你定要来找哀家。哀家这宫门随时朝着你敞开。哀家是真舍不得你,可你都这个岁数了,也该出宫,为自己谋一个好未来。”
在太后的眼里,女人最好还是得要成婚,独守空房的滋味可不好受。太后自是知道锦兰一向刚强,太后有时候在想要是让锦兰去当妃嫔,锦兰一定能做得比自己更好。锦兰的长相不比太后差,先帝曾经还想让锦兰侍寝,锦兰自是不愿意。锦兰只说小时候定亲,只是未婚夫亡故,锦兰得为未婚夫守身。
这个未婚夫是有的,娃娃亲,口头婚约而已。那户人家儿子确实也有夭折的,先帝真要是去调查,也查不出来。
先帝听闻锦兰说的话之后,感慨锦兰重情重义,也就没有让锦兰侍寝了。太后得知锦兰拒绝皇帝,皇帝还没有怪罪锦兰,她松了一口气,她习惯身边有锦兰的存在,不能没有锦兰。
要不是太后的儿子登基了,估计她现在还不可能放锦兰出宫。
“你在哀家身边这么多年,你不是丫鬟。”太后强调,“他们侯府的人若是敢欺负你,你也不必太过心软。哀家瞧着侯夫人还算是一个精明的女子,她自是不可能让侯府的人为难你。你是她亲自来求的。”
徐老夫人回去家里之后,自是得交代众人一番,当大夫人听到徐老夫人让太后娘娘身边的女官掌家之后,大夫人极为不满。
“母亲,您让二弟妹掌家也就算了,怎么如今却让一个下人掌家?”大夫人出身乡野,大字不识几个,她还好意思嫌弃别人是吓人,“母亲,父亲、大爷等人尸骨未寒,您这样,也不怕外头的人笑话我们家吗?我们侯府就如此无人,非得要让一个下人掌家吗?”
预收:《小户女日常(穿书)》书号:10258644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满门忠烈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