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花间酒 > 第13章 火锅

第13章 火锅

有了曲辕犁,开荒效率高了许多,城外的荒山总算赶在四月下旬全部种上了种子。

水车也在四月下旬的时候成功问世,有了水车,庄稼的灌溉问题也解决了,曲花间站在湿漉漉的田埂上,看着蓄满水的田里整齐有序的一排排秧苗,心中成就感十足。

这边田地全部开垦出来,原本负责开荒的五十个人只留了十五个人伺弄庄稼,剩下的人全都去了糖罐山那边。

糖罐山那边交通不便,开荒难度也大,目前只开垦出不到一千亩水田,今年剩下的地只能开出来种高粱和黄豆了。

等种高粱黄豆的季节过去,开荒的进度也并没有慢下来,剩下的荒地要想全部开垦出来,差不多要半年时间。

半年后庄稼也陆陆续续开始成熟,等秋收结束便要入冬,这些荒地只能明年再播种了。

曲福老胳膊老腿的,在糖罐山和城里来回奔波,不过半个月,便累得瘦脱了形,曲花间便让他只负责城外这边,另外将林茂和庄子上的杨管事派过去负责那边的事宜。

时光匆匆,两个月很快过去,春耕总算全面结束,天气也渐渐热了起来,曲花间穿着薄衫,手中的扇子舞得哗啦作响。

看着愈发空荡的库房,曲花间总算找回了些前世看银行卡余额的窒息感。

今年青岱县雨水充足,气候事宜,庄稼长势极好,连新开的荒地上的庄稼也在曲花间教会帮工们沤肥施肥之后,看起来郁郁葱葱。

不出意外的话,等秋收之后粮食价格就会降到往年的水平,所以想靠卖粮食挣钱,很可能两三年都回不了血。

不过今年的收成他也没打算卖,只要保存得好,粮食放好几年都不是问题,若是往后再遇上去年那样的灾年,他和手底下的人也不至于挨饿。

好在曲家还有不少铺子,原身父亲去世后,祖父无力经营,便将铺子全部租了出去,每月能有一百多两银子的进项。

曲花间冥思苦想了好几日,翻遍了脑海中的有限的知识库存,总算想到了一条生财之道。

老百姓离不开衣食住行四个字,这时代的调味料大多数只用来做药材和香料,所以吃食方面十分简单,哪怕手艺再好的大厨,也只能在食材的处理手法上下功夫。

而曲花间这个吃货,厨艺虽说比不上现代大厨,但想在这古代标新立异简直绰绰有余。

所以曲花间考虑了一段时间,最后决定开一家火锅店和卤味店。

火锅必须要有辣椒,这个时代还没有人吃辣椒,曲花间也是去年偶然在自家祖父的盆栽里发现一株五彩辣椒。

这种辣椒没有小米椒辣,产量也不如小米辣,但胜在观赏性强,才能被当成花卉传入北方。

自从发现五彩椒之后,曲花间便守着这棵辣椒树,熟一个摘一个,晒干后将籽全部挑出来留种,果皮全部下了锅。

今年春天曲府各个花圃里长满了五彩斑斓的辣椒,可把曲花间美坏了。

有了辣椒,曲花间又去医馆买了许多可以用作调料的药材,还让曲花间在黑市上搞到几斤牛油。

任何朝代的牛都是受官府保护的重要财产,除非是老死病死的牛可以吃,私自杀牛牢底坐穿,所以牛肉稀有且昂贵。

一挂十斤的牛油,和一笼牛下水,足足花去五两银子,要知道,一头待宰的肥猪也差不多就五两银子。

不过想到牛油火锅涮毛肚的滋味,曲花间瞬间没那么心疼银子了。

他哼着小曲儿走进厨房,将牛油洗净切块扔进锅里,又倒进去小半瓢水,开始熬油。

这期间他又开始处理牛下水,肚子和肠子买回来前都经过粗略的清洗,所以看起来并不腌臜。

他用米酒和面粉将毛肚和牛肠搓洗干净,又用清水淘洗了好几遍,才将这些食材切成一条一条的。

至于牛肝和牛腰子,曲花间让厨娘片成薄片装盘,再打上两个生鸡蛋裹在上面。

很快牛油便熬好了,焦香的味道充斥着鼻腔,曲花间将多余的牛油舀进干净的陶罐里,锅里剩下的用来炒料。

香料和干辣椒一下锅,锅里瞬间便哗啦啦炸了起来,辛辣的气味冲得在一旁帮忙择菜的曲宝和厨娘直打喷嚏。

曲宝捏着呛得受不了的鼻子,大声说:“少爷,您这能吃吗?这么多药材下去,跟炼毒似的!”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锅里油炸声音滋啦滋啦地响,曲花间提高嗓门大声回答。

很快,院子里的葡萄藤下便架起一个小炉子,上面架着一口脸盆大的铜锅,油汪汪的汤底咕噜咕噜的沸腾着,锅边围着一圈人正迫不及待的涮着筷子上的食材。

早先说曲花间在炼毒的曲宝此时辣得大汗淋漓,却仍舍不得放下手中的筷子。

“少爷,您可太厉害了,这个煮肉,不对,火锅可真好吃,我都停不下筷子!”

“这牛肚从前我也吃过一回,腥臊无比,没想到用来涮火锅这么好吃!”林茂两眼放光,一大片毛肚被他随便嚼吧了几下便下了肚。

为了迎合古代人的口味,曲花间特意将曲福父子,林茂陈成和余三几个都叫来试吃。

这些古代人虽然从来没吃过辣,但只要尝试过一次,便立马爱上了这种味蕾上的刺激。

见除了林冉和李阿大因为辣得小脸通红而停下了筷子,其他人都吃得津津有味,曲花间心里有了底,他给两个小孩儿打了两碗开水,让他们将煮熟的食材过一道开水再吃,两个小家伙这才又大快朵颐起来。

因着牛油和牛肉太过稀缺,曲花间调整了火锅的配方,底料里加入大部分猪油,只用小部分牛油提味,牛肉和牛杂也换成了猪身上的各个部位。

虽然味道略逊一筹,但从几次让人试吃的反应来看,猪油火锅照样很受欢迎。

除了红油锅底,曲花间还尝试了骨头汤底和菌菇汤底,这两样更适合不能吃辣的大人和小孩子。

这时代铜器很贵,曲花间只得请铁匠做了几十口铁质的鸳鸯锅,虽然没有铜锅美观而且有些笨重,但胜在质量过硬。

除了火锅,曲花间还尝试了卤味。

平时被人嫌弃没几两肉还不怎么好吃的猪头肉被加了数种香料的卤水熬制入味,又切成片就着芹菜和红油辣椒一拌,瞬间变得风味十足。

除了凉拌猪头肉,曲花间还试着将鸭子分切成各种部位做成卤鸭货,还有卤鸡蛋,这些都深受众人喜爱。

一时间曲家上下几十个人每天最期待的就是自家少爷端出满满一大盆卤货给他们试吃。

每次吃完少爷还会郑重其事的问他们味道如何,有没有哪里需要改进?

天菩萨!这么好吃的东西让他们提意见,这不是让他们鸡蛋里挑骨头吗!?

——

两月前曲家有位租户因经营不善倒闭了,空出一间两层小楼的临街铺子。

原来的租户是开酒楼的,所以铺子里桌椅板凳都是齐全的,曲花间请了木匠将饭桌中间掏了个洞,又订了一批炭炉放在桌下,一张张简易的火锅桌子便做成了。

一楼地方十分宽敞,曲花间大手一挥,将临街的一个角落隔出来做卤味店,一面临街散卖,一面对着大堂做了个柜台,若吃火锅的试客想尝尝卤味,也可以点了单让小二端上来。

忙碌了一月有余,曲花间的火锅店和卤味店总算正式开业。

开业这天曲福不知从哪请来一支唢呐队伍,沿街敲锣打鼓的搞宣传,许多路人都凑过来看热闹。

曲花间并没参加开业典礼,而且坐在二楼包厢看着曲福和新请的掌柜在大门口说了许多吉祥话,然后麻绳一拉,被红绸遮住的牌匾露了出来。

涮了清漆的红木牌匾上用楷书刻写了几个烫金大字,火锅店名曰:“满座火锅”,寓意着高朋满座,财源广进。

旁边卤味店的小牌匾则低调许多,名为“曲记卤味店”。

因为火锅成本较高,曲花间的定价也不算低,主要面对的消费团体是城中的富户和手中有些余钱的人家。

而卤味店则不一样,除了肉食,曲花间还弄了卤豆干,莲藕等素菜,定价也不高,而且多少不限,即便普通人家也能花个十几文钱买点卤味尝尝鲜。

是以店面一开张,门口虽然围满了人,但真正进店吃火锅的只有寥寥几波人,倒是一旁的卤味店,因着掌柜一直在招呼众人,直说可以先尝后买,没一会儿便排起了长队。

这些人大多数是为着免费品尝的名头来排队的,但也不乏有人尝了一口后便被这芳香四溢的新吃食吸引,直觉入口后唇齿留香,让人欲罢不能。

许多手中有余钱的人都纷纷掏出铜板,或多或少的买了些,迫不及待的想带回家给家里人尝尝。

也有人不停张望着火锅店内部,此时进店的客人已经烧开了锅开始涮菜,那霸道的香味迅速蔓延出来,隔着半条街都能闻到那令人口舌生津的味道。

曲花间给自己斟了杯茶,看着楼下不停招呼客人的掌柜,满意的点点头。

这掌柜姓胡,是曲宝母亲的娘家舅兄,年纪只有四十多点,但为人处世十分老道,管他客人买多买少,或是只尝不买,他都乐呵呵的笑脸迎人,哄得客人直说下次再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女帝的日常

假少爷回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