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圣里斯兰篝火节之后,十六岁莱拉就有了一个愿望,不是成为谁的新娘,亦或是进入教堂侍奉光明神在上。
心愿不是这两个,对于一个在卢湾岸土生土长的小镇姑娘来说,是一件惊世骇俗的大事,所以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的将要做的到底是什么。
但莱拉又是一个奇怪的人,至少这是大多数小镇居民对她的评价。
当你批评她时,她会眨着小鹿眼认真地倾听,表现的似乎像你在给她提什么重大的人生建议。
但当你细细观察,会发现,注视、点头、微笑、认同,这一系列动作她完成的相当熟练,犹如一个机器人一样刻板表面。
只要你细细观察,会发现她连倾听都没做到,思绪早已透过圆润的瞳孔飘向远方——当然,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人观察过她,起码,在和她交谈时,从没有人仔细和她对视。
不然,为什么人人都夸她是一个“听话”的小姑娘?
但莱拉没有闲着,虽然耳朵闭上了,但是她的眼睛是打开的,她会仔细观察面前喋喋不休的女人,男人,老人,小孩。
从她们熟透的玉米色头发看起,慢慢向下,有时会看见一片深邃的蓝眼睛,有时候则是带上了一只眼罩的白色屏障,继续向下,或洁白或焦黄的牙齿,排列在一闭一合的深渊里,最后目光从晒成褐色的皮肤掠过,被隔绝在洗的发白的亚麻长裙外。
人们从不表扬她,小镇上似乎有个怪诞,对于初长大的青涩少女,要保持严格的态度,最好能够一人挑出一处不足,以保证她能以最完美的姿态被挑选进入光明殿堂侍奉。
……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照耀在卢湾岸,床上的少女打了个哈欠,扒拉开盖住眼睛的长发,慢悠悠地穿鞋走出屋门。
“莱拉,头发要束起来,礼仪院是怎么教你的。”格里皱着眉头,倚在沙发上严肃地指责着。
“好啦,别讲究这么多,现在是在家里。”梅布尔布置着早餐,笑意盈盈地招呼着她吃饭。
莱拉将遮住视线的头发挽到耳后,专心致志地涂起果酱。耳边飘荡着属于成年人的烦恼。
格里嚼着面包片,重重地叹了一口气:“东边又开始乱起来了,裴兹就位以后,除了降低税收以外,承诺的什么改革也没做到,现在渔民的日子太不好过了。”说完,他啧了一声,狠狠咬了口贝果,含糊不清,带着些许怨气:”莱拉,你要自己多问,多打听,争取能和牧师搭上关系,不要像其他大多数修女一样,呆板固执地留在教堂一辈子。”
莱拉眨着眼,保持笑容,点了点头。
见她听话,格里又颇为自得的感受到掌控的快感,把手边所剩无几的汤碗放下,身体侧过来,看向自己的女儿。
莱拉静了一秒,将刚吃了一半的面包平整的地放在盘子上,停下了咀嚼的动作。
“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候,现在我们还有能力养着你,那你成年之后呢,没有完美的礼仪,你连镇上的教堂都进不去,何况主城区的殿堂。我不是打击你,而是现在你必须想好以后要干什么了,我能做的也就是给你个建议。”
以后要做什么……
莱拉停止了眨眼,她尝试想象着未来,但除了偶尔会来到小镇上的马戏团外,她几乎想象不到任何一件关于她的不那么枯燥的与未来有关的事情。
像一片充满迷雾的森林,只有现在的脚下有一处空地,而四周不见踪迹。
“……至于要怎么做,你现在学到的比我多了,在教堂这方面我是帮不上什么忙的,但是我的人生经验肯定是比你足……”
早晨的美好时光一如既往地就这样度过,莱拉拿起已经放凉的面包,平静地咀嚼着。
周日的上午总是很闲适,比起天天去礼仪院的工作日,莱拉更喜欢瘫在床上,哪怕是地上,一动不动,什么都不想。
但今天早晨格里的话给她造成了一丝困扰,不是来自他无意义地重复或者是高傲的语气,这些她已经习惯了。
而是那句“以后要做什么”,此刻正久久萦绕在莱拉心头,卢湾岸镇上的大多数姑娘会嫁给这个镇上的青年,然后生下一个或者几个渔民孩子,少部分则有机会一路向东,从地方教堂进入大主教区教堂在主城区生活,而只有最完美最幸运的少女,才能够进入光明殿堂侍奉光明神。
这几乎是一种默认的人生路线,格里口中的大多数便是第一种情况,他总想让正在卢湾岸礼仪院读书的莱拉能够机缘巧合或者说莫名其妙地去认识到教堂牧师,然后幸运的一路向东,最好还能进入光明殿堂。
如果她能够达到他口中为他规划的完美路线,那他就会成为整个卢湾岸最了不起的父亲。因为这么多年以来,这个小镇还从没有出过这么一个女孩。
对此,莱拉表示可能性很小,她在礼仪院的成绩勉强称的了中上,起初成绩还不错,后来自从她发现每天学习的内容大同小异,都是为了怎样更好的侍奉光明神之后,就渐渐停歇了取得好成绩的心思。
因为一旦进入教堂,她几乎就不能每天睡大觉,甚至于在周日随意玩耍,而是要像其他修女一样穿上纯黑的长袍,花费半天多的时间消磨在那小小的像鸟笼一般的黑白建筑里。
虽然人们都在称赞能得到这样一份的工作是多么体面与光荣,但莱拉非常怀疑,在睡大觉和早起之间,她绝对会无脑选择第一个。倘若她真的进入教堂,恐怕将会变成格里口中的耻辱,何况她现在的成绩根本达不到选取的标准。
就在她左思右想,确保不会被选上而松了一口气时,门口响起一阵敲击声,“莱拉,莱拉,在家吗?”
是诺玛,礼仪院成绩排在前三。
她站起身来,走过去开了门。
门外的红发女孩面色红润地看着她,矜持的动作下难掩激动:“天呐,莱拉,你知道我刚刚去广场上看见什么了吗?”
“不知道,但一定是好事。”
诺玛向她走近了几步,语气昂扬:“那里摆满了木桩,一定是圣里斯兰篝火节!”
这几个字如满天洒落的冰块一样,砸在了莱拉的脑袋,振聋发聩,又让她有些头晕目眩。
圣里斯兰篝火节,每三年一次,相传起初是为了纪念教皇英勇无畏,放火烧死了邪恶的侵略者而设置的纪念日,其中不乏巫者,恶灵。在这一天,人们会载歌载舞,烟花满天,家家户户都会拿出来自己的拿手好菜一起分享,绝对是一个盛大的节日。
如今,它成了教堂选择侍奉者的前兆,往往在节日过后的一个月内,地方教堂就会陆续的开始面试各个礼仪院的学生,争取挑选出合格的修女,充盈已经被大主教区带走不少人的死气沉沉的教堂。
一瞬间,莱拉对于一个月后的面试有些紧张,连带着对篝火节都没有那么期待了。
而诺玛还在兴致勃勃地回忆:“对于上次的篝火节我都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梅布尔阿姨做的肉酱披萨超级好吃。”她握住莱拉的手,“莱拉,你有没有什么想吃的,我篝火节的时候做给你吃。”
“你做的都好吃。”
诺玛捂住嘴微笑,语气软下来:“哪里呀,我还要好好练习一下厨艺呢,万一面试的时候抽中,我可不想出糗。莱拉你说,教堂她们这次会选多少个人啊,整整一个月呢,什么时候才能排到咱们这里啊?”
莱拉看向她,女孩神情期待,带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她算是看出来了,诺玛此刻全心全意都扑在了后一件事情上。
她抓起了诺玛的手,拍了拍,安慰她道:“诺玛很厉害,一定能如愿以偿。不要担心,时间还早,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先享受篝火节。”
诺玛回握住她,“好羡慕莱拉,总是能这么沉稳,大修女老是说我太过急躁了。”
莱拉顿了一下,思考着沉稳是不是也是入选的品德之一,她要不要最近表现的冲动一点。虽然她的沉稳只是对于大部分事情不感兴趣,所以没什么能影响到她的情绪罢了。
“对了,大修女布置的礼仪条规背诵你完成了吗?”
莱拉保持沉默,略微心虚地摇了摇头,她有拖延症,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开始的。
诺玛显然被她惊到,一脸担忧:“你可别像上次一样今天晚上才开始背,第二本的礼仪手册更复杂呢,要是再被记在耻辱墙上,你的名字可是要展示一个月呢,牧师看见了怎么办,你就一点机会也没了!”
没了正好,不过要是因为名字在耻辱墙上而没有被教堂选择,格里和梅布尔一定会被气死的,她的后果可能万分悲催。
“还愣着干什么。”诺玛拽着她进屋,“书呢,我来监督你背诵。”
整整一个下午,书声琅琅,并不,而是书声丧丧,莱拉的眼神失去光泽,面无表情地一遍遍重复着:“……要虔诚地向光明神祈祷,首先,祈祷光明神的荣耀润泽整个坦斯大陆……倘若不够虔诚,不仅你的愿景光明神不会听见,还会召唤来借机蛊惑人心的恶灵……”
什么叫足够虔诚,光是这一点她就满足不了,梅布尔和格里二人几乎天天清晨就去祈祷,也没见海上的风浪变小多少,渔船的收获丰收多少,这更像是一种季节规律。
她甚至怀疑,就是因为起的太早,在教堂时间花费太多,根本没什么精力继续一天的劳作。
带着怀疑之心的,还能叫虔诚吗?
更何况她还时不时地向财神祈祷,等等,难道是因为她每次祈祷的不够虔诚,也就是说她对金钱的热爱还是不足!?
莱拉一下子惊坐起来,把诺玛吓了一跳。
“怎么了?”
她回过神来,摇了摇头:“没事,就是快背完了,有点激动。”
“嘿嘿,我就知道你能背完,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家了,明天见,莱拉。”诺玛将微微散乱的头发又仔细的编了一遍,挥着手和她道别。
“明天见。”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