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方向的扭转带来了突破性的,也令人脊背发凉的发现。
调取公寓周边数个街角的监控探头并放大分析后,技术科的警员发出了难以置信的低呼。
在死者进入公寓前最后一个红绿灯路口,一个身影曾短暂地靠近过他。过程不到五秒,像是一次普通的问路。对方戴着鸭舌帽和黑色口罩,完全遮住了面容,体型中等,穿着毫无特征的灰色夹克,混入人流后便瞬间消失。
“就这?五秒钟的接触,能说明什么?”张警官看着定格的模糊画面,眉头紧锁,“这甚至不能证明他们认识。”
“不需要认识。”林默指着屏幕上死者被接触后,走向公寓时那略显僵硬的步态,“看这里,他的节奏变了。在那一刻,他已经不是他自己了。”
回到局里,林默反锁了自己办公室的门。他从最底层上了锁的抽屉里取出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加密硬盘,接入电脑。
屏幕上显示出七份加密的档案,正是那七起“完美自杀”案的私人调查记录。他依次点开死者的照片,将指尖轻轻覆在屏幕上每一位受害者的照片上。
微弱的、但清晰可辨的情绪残留再次浮现:**困惑 -> 顺从 -> 虚无**。
相同的模式,如同同一把乐器奏出的同一段死亡和弦。
某种力量能够通过极其短暂的接触,向大脑植入一个不可违抗的终极指令——自杀。林默得出了这个在任何人听来都疯狂无比的结论。
而他,或许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察觉到这种完美犯罪的人,因为他能“听”到凶手留下的情绪“指纹”。
调查因缺乏直接证据而再次陷入僵局。第三周的一个下午,林默的办公室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林默博士?”来人是一位三十岁左右、气质干练的女子,一身剪裁合体的西装,表情冷漠。她出示的证件上印着某个鲜为人知的国安部门标识——“陈静,国家安全局特别调查处。”
“我们注意到您正在调查一系列被标记为‘异常’的死亡事件。”陈静的语气没有半分寒暄,直接而冰冷,“我奉命通知您,立即停止一切相关调查工作。”
“奉命?奉谁的命?为什么?”林默平静地反问,同时注意到她放置在腿上的左手,指尖有着极其细微的、无法控制的颤抖。
“出于国家安全最高级别的考虑,细节无可奉告。”陈静避开他的目光,语气强硬但缺乏底气,“您只需知道,您触碰的领域远超您的权限和理解范围。停止调查,是为了您自身的安全。”
但林默感知到的,远不止她话语里的警告。他在她强装的镇定下,捕捉到了一丝深埋的、几乎被完美掩饰的**恐惧**。
她在害怕。不是害怕他,而是害怕他所调查的东西。
当晚,林默的公寓被人以专业手法侵入。来人巧妙地避开了大楼所有监控,目的明确,只带走了那个藏着七起案件资料的加密硬盘。公寓内其他财物完好无损,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这种试图让他知难而退的警告,反而像一剂强心针,激起了林默前所未有的决心。
他决定冒险使用自己一直谨慎克制的能力——主动去读取物体上残留的、更强烈的情绪记忆。
他从证物袋里申请调阅了最后一位死者生前常戴的一块腕表。回到办公室,他深吸一口气,将全部精神集中于指尖,轻轻按在了冰凉的金属表带上。
轰——!
剧烈的、几乎实体化的**恐惧感**如同海啸般冲击着他的神经,远超之前任何一次感知。随之而来的,竟是一段模糊却致命的画面碎片:一双毫无感情的、仿佛玻璃珠般的眼睛,和一个冰冷得不带任何人类温度的声音:
“你已无价值。”
林默猛地抽回手,仿佛被灼伤,额头上瞬间布满冷汗。这是他第一次从物体上获取到近乎画面和声音的感知,这只能说明一点——施加这种情绪指令的源头,其精神力量强大到可怕。
第二天,他违背了国安局的命令,再次回到了最后一位死者的办公室。凭借顾问的身份,他获得了短暂的单独调查时间。
他触摸了死者生前每日敲击的电脑键盘。
这一次的精神冲击远超之前,几乎让他瞬间晕厥。不仅有意念指令的强烈情绪残留,更有某个地点的影像碎片强行涌入脑海——一栋极具未来感、有着独特蓝色玻璃幕墙的摩天大楼,在夕阳下反射着冰冷的光。
“新城国际大厦…”林默扶着桌沿,稳住有些摇晃的身体,喃喃自语,“那里面…到底藏着什么?”
五秒钟的接触,真的能让人心甘情愿地去死吗?
十字印记的背后,隐藏着怎样可怕的技术?
警告如期而至,但真相的诱惑更大。林默决定孤身犯险。
前方的黑暗,比他想象的更深……大家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在评论区聊聊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十字印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