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借钱 > 第52章 第 52 章我要舒服的活着

第52章 第 52 章我要舒服的活着

“一切法从心想生,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楞严经》

今天呢,给大家分享《楞严经》当中这段话,一切法从心想生。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刚才读的这段话,它出自于《楞严经》。在《楞严经》当中,他就很明确的提出这个观点,所有的法都是从心上生的,强调心和法,它的关系,它紧密的联系性,内心啊,讲的就是意识心,内心的状态决定外在现象的生灭。这个呢,很关键了,是内心的状态体现外在的现象。我们以为是外在的现象来体现内心的。实际是心来决定外外界的。所以才讲修行啊,修行的重要性就在这个地方。

我这么说太抽象了,咱们打个比方,就像有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呢,有两个两个女儿啊。这两个女儿天天都在外面忙嘞。老太太是一个瞎操心的人,天天有事儿没事儿呢,就在家里胡思乱想。她的两个女儿,一个是卖雨伞的,还有一个是卖布鞋的。卖雨伞的呢,就是阴天卖雨伞,下雨了,雨伞就好卖嘛。但是到了大太阳,到了晴天的时候啊,雨伞就卖不动了。她还有一个女儿是卖布鞋子的,布鞋就穿的那个鞋子。卖布鞋是晴天的时候啊,人逛街的比较多的。晴天买布鞋的人多,到雨天的时候呢,那就没人再买布鞋了。也没人上街了嘛。她两个女儿就是干这个的。老太太,她喜欢瞎操心啊。天不好的时候,她就操心,哎呀,她说这个二女儿布鞋不好卖,生意不好干,挣不来钱。雨天的时候,她操心老二,到晴天的时候呢,她又操心老大。他说,你看日头这么大,也不见一点雨。完了就是说呢,这个雨伞也不好卖的。老太太天天瞎操心啊,你天天瞎瞎操心,后来呢,她就遇到一个和尚,一个法师啊,她就请教这个法师。她说你看我以前那么重的烦恼,怎么样才能没有烦恼呢?这个和尚就告诉他了,说你把这个呢,你反过来想就对了。

怎么反过来想呢?比如说今天是下雨吧,雨天你就非常高兴,因为下雨了嘛,你大女儿她那个生意就很好的。她生意好就挣钱,挣钱日子就好过呀,对吧?等过几天呢,天晴下来的话,你再想你这个二女儿啊,天晴了,上街的人多了,买布鞋的人生意也好了。你这样想就对了,后来老太太就是听这个和尚的话,她就凡事情就照着这个方向去走,那后面就是没啥烦恼了,天天就很高兴。想着这个两个女儿过的都挺好的,完了就很高兴。

我们以为外境来左右我们,刺激我们,实际都是我们心里想不通。心里想不通,就生烦恼。修行,就是修我们的心。有的修行,从意识心着手,有的修行呢它是从阿拉赖耶识或者说是第8识着手啊,它都不一样的,但是啊,咱们生活在现实当中呢,都是以意识心来面对这个世界的。

修行啊,修什么呢?其实就是修这个心,他怎么修这个心呢?你看佛教里面有大量的教理,就是这个道理,通过这些道理来转化我们的烦恼心。它不是改变,它是转化。把烦恼转化成菩提,把生死转化成涅槃,是这个样子的。所以你看,有时候我经常啰嗦那个话,有的说,哎呀,师父,我改正,我改正,我说你改正啥,你改正,你都四五十岁的人了,你四五十岁的一棵树,它都弯了,你叫它改直也改不直了呀,你不要改。你只要能够听经闻法,能够明了这个事实真相,然后用道理来劝说自己。从烦恼当中呢,走出来就好了,就对了呀。大家想一想,你说人生哪有那么多如意的事情啊?哪有那么多都是心想事成?事随心转的那些事情,哪有那么多好事情啊,对不对?

灵隐寺有一副对联就很出名的,他是这样写的,他说,人生哪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你要自己劝说自己,人生哪有多如意?就是人生哪有都是由着你的性子走。大家都随顺着你,大家都随着你,你想干啥就干啥。你满意了就高兴,你不满意你就不舒心,完了就是闹呀,或者这样那样子的,那是不对的。

我给大家天天天天苦口婆心的讲经,我们每个人,你要记住我跟你说的话,然后用在生活当中,你改变了,你身边这个世界都改变了,你不改变,这个世界呢,它就是一污染都是污染一片。而且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的这个条件反射。

我再打个比方,就像我一个出家人,你看我们经常讲求求神拜佛,就是求升官,求发财,求如意,求事事顺心,求心想事成的。我们求佛有没有用,他也有用,他也没有用,都看你怎么去看待的。其实,绕了一大圈,还是这句话,林隐寺那个对联那段话。人生哪有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我出家人也不例外的,真的很多的事情也不是说哎呀一出马他就是心想事成的,不是这个样子的。有时候也会遇到很多的那种坎坷,遇到别人的那种诽谤,也会遇到很多别人的。我们人是这样子的,他信佛,他有善根,可以的。他都知道护持师父的。他没有善根的话,他就给你想的那些那些阴点子,他就污你师父,他就污你三宝,黑你师父!人家不信这些东西嘛,人家只信男女淫食二欲,就是吃饱了不饿,拉了不憋,拍了舒服(这个拍,联系上文应该属于男女淫事吧要么是方言,要么就是从叭隐申出来的)他只信这些东西。那这种人,他就只想着去占你的便宜,只想着找你的麻烦,占你的便宜。

有时候也会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的。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你说我们和尚,我们僧人生不生气,一样生气,都是人,不是石头刻的佛。遇到那些诽谤,?明明没有的事情,叫人无中生有去刻意诽谤,刻意给你找麻烦,一样都生气。我们讲谁打你一下都疼,就是说你如果有一颗嗔恨的心,一直记住他的话。那就一直疼着嘞,你一直在苦痛苦当中,一直在烦恼当中修行呢!就是打了也疼,疼完之后呢,赶快要想各种各样的这些道理来说服自己,从烦恼当中走出来。

其实人这一辈子是这样子的。我们任何一个你天天不不要睡觉,你天天处心积虑的坑人害人,你天天处心积虑的去挣钱,去升官发财,我告诉你,每个人的最后的结果都是必竟空,不可得的。光着屁股来的,光着屁股走的。你死之后还叫人再洗一洗嘞。光着屁股来的时候也是一样,从娘胎当中什么都带不来,什么还带不走啊!我们常常说唯有业相随,咱不说这个业相随了,因为很多人他骨子里根本都不信佛的。我这样给大家讲吧,同样都是过一辈子,有的人是高兴了一辈子,有的人是痛苦了一辈子,有的人是清静了一辈子,不一样的。

我没有出家以前,我在工地上干过活,那时候有时候都能急疯掉啊!有时候真的把你逼的一一那时候因为没有修行嘛,心都是由着性子走的,一方面几个人跟着你吃饭,你一天得开多少钱,再一方面比如说停电了,有一些意外的事情了,你还接不上钱,你还不断的往里投入,有时候一天到晚还见不到活啊,这时急的上火,那都没有办法的,有时候那个心脏都受不了。但是,你看出家以后就慢慢慢慢的,这么急躁的心就去掉很多了。有时候也急躁,也不是说我头一剃,我都跟神佛一样的。没有这个事情的,那都是装的。

只要是一个人都一样的,他多少都会带一点那个习气,多少都会带一点习气的。遇到事情是这样子的,如意的事情,称心的事情,咱们都不说了,表现的状态都一样的。不如意的事情有的痛苦的都没有办法,有的就开始强迫症犯了,那简直都能急死,都疯了!有的抑郁症都开始犯了!你看这样的人有多少?

我现在我不说信佛不信佛,我不说这个话,我就说你们每个人的状态,不说信不信佛。现在一说信佛的,好多人都头大。为啥头大呢?:现在是随着某个大和尚吧,这个事情一出,弄的整个网络上到处都是喷啊,到处都是爆雷,到处都是问题,弄得大家很多人,好像一个主持人,一个很有智慧的一个主持人,都到博士了。我一听他讲座上那讲的那简直是……我都不知道我该怎么说了。真的,他动不动就说,哎,我只信佛,不信和尚。你看这个话,这个话我听了都是幼稚的简直都没有办法了。你只信佛,我告诉你,佛也是和尚,佛活着的时候就是个和尚。佛活着时候遭受的诽谤更多,比现在那个大和尚遭受的诽谤更多。你看,佛住世的时候,有的女的大着肚子找他说,我就是叫你搞大的,你给我去弄个房子!还有一群人在佛的房子后面挖出死尸来了,说佛杀人了!这都佛干的!这是外面的事情,僧坛里面的事情问题更大!僧坛里面有个提波达多,就是他的堂兄啊。他那个堂兄,你看过《佛陀传》你就知道了,他那个堂兄从小就是羡慕嫉妒恨,从小恨那个悉达多恨的都咬牙齿。从小就嫉妒,以至最后佛陀都出家了,他都难,他也要跟着出家。到了僧团里面,他一样祸害佛陀。

因为他也是王族出家呀,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到了晚年的时候,拉了一大群的比丘和佛开始分庭抗礼,就是对着干。到佛晚年的时候,和佛对着干,分裂僧团,他提出五法分裂僧团。

我们读过《金刚经》,你都知道《金刚经》里面那个祇树几孤独园。它是祈陀太子与祇孤独长者,两个人一个出地,一个拿金砖,一块儿一块儿把那个花园铺出来的,然后供养给释迦牟尼佛了。释迦牟尼佛就在里面讲经啊,就是一个和尚在里面讲经。你要搁在我们现在,你都被喷成啥样子?就是你搞商业化,你都搞成啥样子了,释迦摩尼佛,释迦摩尼和尚,你搞商业化搞成啥样子了?人嘴两张皮,什么时候都是说,什么时候都是说啊!反正就是这样子的,心生种种法就生出来了。然后心里不想了,不说了,不再想这个事儿了。那么种种法就灭了,就是这么回事儿。

等到人圆寂了,或者讲佛涅盘了,或者讲我们人死了,谁还跟死人一般见识啊,你看哪个死人那个挽联上不都是好听的话。哪个人死了之后的生平事迹都是好的,都是好的,哪个死人就是哪怕他都是个神经病[,他这脑子都不正常的,这种人死了之后。他那个棺材也要弄个奠基人的奠。奠基人是奠是啥意思?就是前辈的意思啊,就是大家要学习他的意思,就是千古流芳的意思啊。他哪怕就是个赖瓜子,勺子,傻子,这死了都是这样子的,盖棺定论。

你你看我跟你讲,我给大家讲啊,我们学的少,而且你很多人学的都是那个正面的东西,你你没有看那个后面的东西,你看没看到啊,我们都看到了呀。就就跟那个就跟那个演戏的对吧,你就在底下一直是当观众嘞,我是在我是在戏戏台内,戏台外我都待过呀,那么里外是啥情况我都知道啊。对不对?

你,你看,那个历代的祖师大德都是这样,活的时候简直不知道多少人诽谤,就你太能了,你太好了,大家又又又又吵不过你。完了又无法分的一杯羹啊,很多别有用心的人,他就很会调动大家的这种情绪,调调动这些不明真相的人,然后下做文章。就是这历代的祖师大德都是都是这个样子的,就是换句话说,从古到今的,但凡你有一点能力的人,都是这个样子的。遭遇有本事有能力,能干出一番事业的人,都是这个样子的。都是经过七灾八难取得真经的。

活着的时候就是这么难,人不在的时候,因为他不再和大家争利益了,你就不用再想他了,这时候如果说我们还想学点东西的话,只有把这些人又挖出来了,因为就他们还干点事情,打个比方就说现在出事的这个大和尚,过一百年以后啊,你得写传记呀。那么写传记,比如说他所在的那个寺庙已经三百年都没有开三坛大戒了,就他在的时候是年年都开,每年都度化很多的出家人,他是不是要把这个功迹挖出来了,得有点东西写呀。对不对?就是这个寺庙,它都荒了很多年了。几十年,几百年都荒了,都是破破烂烂的。写别人又没啥东西写。完了在的时候,你想发扬光大了,就是一下弄的那个封寺封院弄的几十个几百个下属的寺庙啊!那时候和大家又不争利益了。

我再打个比方,就像我们都知道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他活的时候也是一样啊。我们读的经都是鸠摩罗什大师译的。他活着的时候,第一次是为了戏弄她,把她跟一个公主关在一块儿,强行扒光了,关在一块儿,把他一个和尚然后,后期他到了这个草堂寺,开始译经,皇帝觉得他的这个威望太高了,王公大臣都得趴在地下叫他踩过去。

后来皇帝就来了句啥呢?皇帝就来了一句话说,佛岂能无种乎?就是你把你当佛一样看待,你怎么能不留下个孩子呢?你没有种不行啊!强制的叫他和10个女的在一块儿,就是鸠摩罗什大师和10个女的在一块儿。你不在一块儿,就不让你出来译经,不让你出来弘法。鸠摩罗什大师就是翻译经典的这个鸠摩罗什大师,他一样,他活着的时候,有多少人对他争议呀,你都破戒了,你还译什么经?你都不如法,你都犯戒了。你译经也是错的呀!后面他不是才出来一个舌头的舍利吗?叫舌舍利吗?他就说我如果错了一个字,烈火就把我烧完了。只要有一个字是错的,烈火就把我烧完了。如果我译的经都是对的话,把我全身都烧完,就是我的舌头。他舌头是讲经的嘛,我的舌头焦而不烂嘛。不会烧坏的,就留下那个舌头的舍利嘛。

你看他活的时候,他徒弟都都一看,哎,师父都找老婆了,让人弄的是到处都是对他诽谤的声音,太特别多,大家最喜欢嚼这个舌根子了,和尚一点啥事儿,最喜欢嚼这个舌根子了,就我们罗什大师,他是这样子的,他圆寂了1700年过去了。他不会再和你争女人,也不会跟你争任何利益了,所以你也看不到了(看不到存在争议的地方,不会再诽谤他了)。你看到都是他留下这些好的东西,流传后世的东西。

心生种种法生,就是说什么意思呢?就是当我们产生某种心念的时候,你产生一个想法的时候,相应的现象和事物,就随之出现了。你这样想,他才这样出现的。是这样子的。这里不是说心创造了这个物质世界,不是这个意思,而是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体现是由心里的这个活动完成的,是由心里的活动构建的。

打个比方,你烦的时候,周围的这些环境都变得不如意起来了。当心里欢喜的时候,环境也变得都好起来了,都美好起来了。就是心念的这种改变,它会导致我们对世界的感受,还有认知发生改变的。就像我们看待一个人。你觉得你对他印象挺好的,他啥都是好的。因为你心产生的每一个念头,它都是朝那个美好的那个方向去认知的,所以他干啥都是好的。

就打个比方,一对男女对吧?他们两个相爱了。这个女孩子是这样子,哪怕流个鼻涕呀,讲放个屁,你都感觉不了啥的,都觉得,哎呀,太美好了,真的太美好了!当哪一天你厌倦她的时候啊,哎哟,我的天!那不言而喻了,她可能打个嗝,你都觉得恶心!是不是这样子的?我们的认知都是从心里出来的。

心理活动有开始的时候,他肯定有结束的时候啊。当心里的活动停止了,不想这个事情了,那么相应的现象和事物。也随之就消失了。我们这个意识心,它就是一念生一念灭的。就是你想起来了,它就生出来了,你不想它,它就灭掉了。反正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子的,都是活这么一辈子。每个人都是三顿饭,每个人都是一张床。不同的是,有的人来到这个人世间,活的就很舒服;有的人来到这个人世间,是真的是来受罪来了。

我们人都是这样一辈子过来的。我再打个比方啊,我打个什么比方呢。就是现在闲人比较少,一般人他都会找点事儿干的。为啥找点儿事儿呢?因为要生活,总要挣点钱,干点啥的嘛。一个闲人没有关系的,比如说有一个地方有十个闲人,这十个闲人坐在一块儿,天天就是张家长李家短,你看这十个闲人是这样子的。在他们这十个人的世界当中,没有一个是好的,没有一点好事儿,没有一个好人儿。全是乌烟瘴气的事儿。为啥呢?就是很多事情议论来议论去,好事儿都议论成坏事儿了。

反正都是过一辈子,有的人,也不缺啥,福报还大;有的人是真是叫拮据啊,有的是这边高兴呢,那边耳光子可能就呼过来了。啥情况都有的,真的。反正就是这个话啊,有心生出来,他就有心灭的时候。当心停止的时候就是意识心停止活动了,他想别的了,那么相应的现象和事物。在他心里也就随之消失了,或者说转变了。这意味着是啥?这意味着当我们不再执着某种心念的时候,心念所产生的烦恼和痛苦,它就随之减少了。

执着,我先把执着这个事情给大家议论一下。什么叫执着?就是你对一件事情始终不断的去想它,从早到晚不停的想它,不停的在汲取它,抓取它。执着,我们大家记住,你执着啥都是不对,你执着啥,都是烦恼和痛苦!

我们讲爱情。人世间情里面比较美好的一种东西就是爱情,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人,这是正常的,也是美好的东西。但是最怕就是执着,你一直执着,它就坏了。这样想,那样想,架不住长时间去执着,好多事情他就变味儿了。当执着到一定点上,随着数量不断的增加,就从量变发生质变了!。

就变成了你有多爱他,你后面可能也有多恨他,或者把它整个毁掉。执着是不但害自己,还害一群人。不但害自己,还害别人。执着起来,干啥都不行。

我打个比方,就像我们养一盆花吧,那个花里面有枯草,有枯叶子,还有的叶子叫虫蛀了一点点。还有的叶子呢,有点干巴了,不太好看。你拿个剪刀,然后你给它修剪一下。修剪一下是没有毛病的。最怕就是你执着呀,你一直在那个地方执着,执着到最后啊,这个花叫你剪到最后,就是一个叶子都找不见了,都给它剪干净了。这样看也不对劲,那样看不对劲,他总是找找分别心嘛。分别心在起作用,然后又不断的在执着,最后这个花都给你都给你搅秃了头了,毁干净了。

我们讲成佛和做人,他都是一样,他就是难啊!我不执着了,我啥都不执着了,过一天算一天,那也不对呀,那太散漫了也不对,太执着了也不对。你执着啥东西都是问题。哪怕你执着一个好人好事,好人好事可以,你做一点好人好事,这是理所应当的。就怕你执着,一旦执着到一定的程度,随着数量不断的增加,到最后发生一个质变的时候,那你的人生都转变了。你从你这个所谓的善上面,然后不断的执着,你就看到啥叫人性了,也许到最后可能都是适得其反的。所以,所以我们常常讲一切随缘,这就是最大的智慧啊。

就是怕执着,执着容易坏事儿!所以说通过修行,修行就是啥意思啊?啥叫修行啊?修行不是盘个腿呀,也不是你吃个斋,不是吃个素,那个东西都是相修行。最关键就是你调你的心。你太执着了,你就要通过我跟你讲的这个执着的过患,你就要放下执着。你放下执着,就是饶恕了自己。饶恕自己,就饶恕了别人,饶恕了别人,就饶恕了整个世界。

我们讲修行,最终不是在相上着手,他是都是从心上着手。你放下执着,你看我们讲,你只要随一切随缘了,那么什么叫自在?就是从随缘当中出来的。什么叫解脱?就是从随缘当中解脱出来的。不能太执着了。你一执着问题就特别厉害了。

你大家也知道,比如说我们佛教也是,佛教随着一些大和尚出了问题,现在很多的网络上经常爆出来这事儿那事儿的。其实的原因也是我们佛教自身有些人,他根本就不懂法。你不要过头了,不要太过执着了,没有那么多事情啊!你看就像钱,一块两块,它没有多大事情,甚至十块八块,也翻不了天。对不对啊?一搞那个什么给人家消灾,什么法会一弄的十万,二十万,三十万!我有时候我都想不明白,这些人你拿那个钱,你也不担心啊,你也不害怕的!真是,你差不多都行了嘛,人人都要吃饭。这些事儿我也不说了,其实我是我也不算个啥,真的,我什么都不是,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出家人,但是有些事儿啊,就是没人说,除了找麻烦。我看有的时候,很多很多(出家人),也没人说,也没人教的,真是这个样子。你不能执着,啥事情都是这个样子,一执着就完了。

所以大家记住啊,你还有你身边(的人),你都要记住,你时时看着这个执着,一执着了,那就离灾祸都没多远的!不管走到哪里都是这个样子的。好

多事情啊,有可以,空也行,都讲了不要住,住一点也行,不要太过头了。一过头了,它就会发生一系列的这种量变,随着量变就发生质变嘛,它就不是好事情啊。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他就是告诉我们这个现象,就是要提醒我们,你要注意自己的内心状态。要调整心态,提升内心,让自己这个内心始终平静,提升幸福感。

咱们换句话说这个执着啊,因为要增加幸福感。我们每个人都有最爱的东西。大家记住了,你爱一个东西是可以的,但是不能执着。你一执着,你就痛苦不堪,不管干啥。

就像打麻将。有的地方它就是一种风气。曾经有一个居士问我,他说你看我一个居士打麻将不太好吧。我说那肯定啊,你这个居士,你打个麻将,那这肯定不好啊。他说师父,我这没办法,他说我们这儿都打麻将。我不打麻将,我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就跟他讲,那你就打麻将嘛,但是你不要执着就行了。小玩儿一下,消磨个时间。完了呢,该买菜买菜,该做饭做饭,该回家怎么样过日子就怎么样过日子。夜深人静了,想修行的话,你读读经啊,念念佛也没有关系的。人就是这样,缘起不一样的,他就是那种环境啊。

不能是我们教一个居士,教的跟老和尚一样,如何板正,那是不对的,那是把人带偏了。其实(居士或者世人),在生活当中,干啥的都有,有养猫的,有遛狗的,有好赌的。有好酒的,有爱美的,有购物狂。就跟我原先在一个单位也是,我没有出家以前,当时就调来十个同事嘛,一共来了十个人。这十个人就是当时分流来的。啥叫分流呢?就是下岗的嘛。然后每个单位都分一点,一次就来了十个同事。这十个同事刚来的时候,我们印象就特别深的,因为他们十个人都有特征,有好喝的,有好赌的,有好吃的,有好睡的,有好玩儿的。每个人都有特点,每个人都把自己这个特点发挥到极致。那样就不对的,那样的话,他家庭肯定是有问题的。

这都是我很久以前的事情了,都是那么一啰嗦,其实我这个讲经的人,都没办法,人生的经历,这天天讲,天天讲,反正能倒倒多少倒倒多少呗。

总之一个人要想平静,要想活的滋润一点,你就要观察自己执着的在哪个地方。我们用大白话讲,你最喜欢啥东西,啥东西可能给你带来的烦恼也是最多的,因为你喜欢它,就被它系缚住了。系缚是哪两个字呢?系就是绑住的意思,系缚就是把你捆绑的意思。你喜欢啥,你就被什么捆绑着的。比如说一个女人她喜欢美容,喜欢化妆,喜欢打扮,每天出个门可能要先打扮两个小时。

只要你执着这个美容,执着打扮,那你这个烦恼可能从这出来的。它反弹会怎么出来,它会随着你的那个量变会发生质变。量变,量就是数量嘛,数量不断的在提升到达一个临界点上,可能就适得其反了,就成了反反方向了,就不如意了。你爱美过头了,就是问题了。比如说常年用化妆品,脸都烧得烂完了。有的常年化浓妆的那种女的,她要是把脸洗干净,你看那个脸都被烧坏了。化妆品里面都是重金属,都是有毒的化学品。

有的美容院是整容,整到最后就是执着吧。打个比方,拉个双眼皮儿啊,就是不一样。就像大家都知道有个运动员,跑步运动员,一个女的,我不说名字,大家应该知道的。挺高调的一个运动员,她前面是单眼皮,看着就不好看,看着就没神儿,没精神啊。她就拉了个双眼皮儿,好看好多了。

美容也是一样,你不要执着。你执着,今天这样搞,明天那样搞,搞到最后就搞成丑八怪了。那不行的,就是点到为止,适可而止。只要执着,都不是好事情。灾祸之前,都是执着引起来的。我们讲从古到今每一件事情都是这样子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这样子的,太过执着,执着到最后就偏激了。偏激了就不行,知道以后啊,我们就时时会提醒自己,关注自己的内心,内心世界,内心状态,调整这个心态,调整心念。提高我们自己,达到内心的平静、自在和解脱。

其自在和解脱是啥意思?我们讲大白话,就是心里舒服一点嘛,过得好一点吧。我说过的舒服一点,好一点,你就听懂了。我说清净自在和解脱,你认为是假大空啊!就是这个意思啊。要懂得把好的事情往不好的地方想啊,把不好的事情往好的地方想,把那个执着的事情,往放下执着上面去考虑。

还有分别也是,凡是分别过头了,也都是问题。分别心太重也不行。我们人人都有分别的,咱们就说七八个菜都会挑着吃的。你找个老和尚来,他还会挑着吃,吃菜的都一样的。你找个得道高僧来,他也是一样的,七八个菜也知道挑着吃的,都会起分别的。

但是,加个心字就是从分别上开始,不断执着的话,形成了分别心的话,就不可取了。太执着了,太挑了,那不行。会让自己,看到处处都是不如意,处处都是让自己不清净的地方,福报就没有了。福报就没有了,就始终活在那个负面的状态当中。那不行的。

嗯,好了,今天就给大家讲解到这啊,阿弥陀佛。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在全A男团中假装Alpha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