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话|计算生活轨道
观测记录 005|霍曼转移:最省能的迁徙不是直线,而是两次点火的耐心曲线。
——安岚在流程笔记第三页的标注
午后最热的一个小时,旅馆的空调像一只喘气均匀的动物。安岚把笔记本摊开,画三条粗线:孩子、财务、舆论。每条线下再分支:学期、托管、探视节律;房贷、抚养、现金流;父母、同事、县城眼睛。
她把"现在的轨道"和"可能的轨道"用不同颜色标出,蓝色是现状,红色是目标。两条轨道之间隔着一段距离,不远,但也不是一步就能跨过去的。
她圈出两处"点火窗口":第一次点火是承认,第二次点火是安排。
承认什么?承认她想留在这座小城,承认她想让孩子在这里上学,承认她想和白芷在一起。
安排什么?安排和顾行的协议离婚,安排孩子的转学手续,安排父母的解释,安排县城里那些好奇的眼睛。
她在"承认"下面写了一行字:不是冲动,是计算后的选择。
然后她停笔,看着那两处圈。她明白自己的困难从来不是"不知道怎么做",而是"不敢承认要做"。
手机震动。白芷:"下午我在办公室。书架左二第三层有本《天体力学导论》。如果你来,我给你。"
她盯着"如果你来"四个字,感到那不是邀请,是为她准备好的第二次点火。
她回复:"我来。"
发送后,她合上笔记本,拿起包。镜子里的自己,眼神比昨天更坚定一点。她知道,轨道变换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两次点火之间的耐心等待。
走到门口,她回头看了一眼那张清单。三条线,每条下面都有空格。她不急着填满,她只是在确认:这些空格,是可以被填满的。
出门前,她又打开笔记本,在"点火窗口"旁边写了一行字:第一次点火,今天下午。
县中的办公楼在午后显得格外安静。走廊里传来隐约的读书声,像一群小星星在黑暗里呼吸。安岚走到白芷办公室门口,门虚掩着,她敲了两下。
"进来。"白芷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
安岚推门进去。办公室不大,一张桌子,两把椅子,一面墙的书架。白芷站在书架前,手里拿着一本书。
"《天体力学导论》。"白芷把书递给她,"我大学时的教材,你可能用得上。"
安岚接过书,翻开扉页,看到白芷的名字和日期:2006年9月。那是十八年前,她们还是朋友的时候。
"谢谢。"安岚说。
白芷没有回应,只是回到桌前,继续批改作业。安岚站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什么。
沉默持续了几秒,白芷忽然抬头:"你画好了吗?"
安岚愣了一下:"什么?"
"轨道。"白芷说,"你在旅馆画的那张图。"
安岚没想到她知道。她点头:"画了。"
"画出来了,就能做。"白芷说,"霍曼转移不难,难的是第一次点火。"
安岚看着她,忽然明白了。白芷不是在说天体力学,而是在说她们。
"第一次点火是什么?"安岚问。
"承认。"白芷说,"承认你想要什么,承认你要去哪里。"
安岚的喉咙有点紧。她说:"我想留在这里。"
白芷的笔停了一下,然后继续批改作业,像什么都没听见。可安岚知道,她听见了。
"我想让孩子在这里上学。"安岚继续说,"我想和你在一起。"
白芷的笔彻底停了。她抬头看安岚,眼睛里有惊讶,也有温柔。
"这是第一次点火。"安岚说,"我承认了。"
白芷没有说话,只是站起来,走到安岚面前。她伸手,轻轻握住安岚的手,力度刚好,不紧不松。
"第二次点火是什么?"白芷问。
"安排。"安岚说,"安排所有需要安排的事情。"
白芷点头:"那我们一起安排。"
安岚的眼眶有点热。她说:"好。"
白芷松开手,回到桌前,拿出一张纸,在上面画了一条曲线。
"霍曼转移轨道。"白芷说,"从一个圆轨道到另一个圆轨道,需要两次点火。第一次点火让你离开原来的轨道,第二次点火让你进入新的轨道。"
她在曲线的两端各画了一个小圆圈。
"这是你现在的位置。"她指着第一个圆圈,"这是你想去的位置。"她指着第二个圆圈。
"中间这段曲线,就是等待。"白芷说,"不是直线,而是耐心的曲线。"
安岚看着那条曲线,忽然觉得,这不仅是一张物理学的图,也是一张生活的图。
"需要多久?"安岚问。
"不知道。"白芷说,"但不会太久。"
安岚点头。她把那张纸折好,放进包里,和那本《天体力学导论》放在一起。
走出办公室,她回头看了一眼。白芷还在批改作业,阳光从窗外照进来,把她的侧脸照得很柔。
安岚知道,第一次点火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等待第二次点火的时机。
【侧记】
旅馆前台阿姨看见她出门:"又去文化馆啊?"
安岚点头:"去学校一趟。"
阿姨笑:"白老师人好,我孙子就在她班上。你们多走动走动。"
本话钩子:
她拿起包,门在身后轻轻合上。走廊里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像一群小星星在黑暗里呼吸。她知道,第一次点火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
"不敢承认要做"——这是很多人的困境。知道该怎么做,但不敢迈出那一步。安岚终于要迈出去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4节第13话|计算生活轨道|承认的勇气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