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镜厅博弈 ——旦復顶帅男博是我的情感政治 > 第3章 卷3:学术沙龙——符号资本的初显

第3章 卷3:学术沙龙——符号资本的初显

那场改变一切的相遇,发生在本部六教的6102教室。那是历史系主办的"西周宗法制度与早期国家形态"学术沙龙,一个寻常的周三下午。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布满刻痕的木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教室里弥漫着旧书、咖啡和春日泥土混合的独特气息。

黎砚微到得稍晚,只能在后排找到位置。她本不该出现在这里——这并非她研究领域的沙龙。但导师前日无意中提到:"历史系那个薄忖骠,对古代政治整合很有见解,你可以去听听。"她记得这个名字,曾在院系的学术简报上出现过几次,总是与各种奖项联系在一起——优秀研究生、学术新星、某重要学术会议的最佳论文......这些头衔像勋章般缀在他的名字后面。

当薄忖骠走上讲台时,教室里有片刻的寂静。不是刻意营造的肃静,而是一种被视觉冲击引发的短暂失语。灯光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他近乎完美的侧脸轮廓,台下有低年级女生悄悄举起手机。他穿着剪裁合身的深灰色衬衫,袖口随意挽起,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那是一种经过锻炼却不显粗壮的精干。黎砚微注意到他的站姿——既不僵硬也不松懈,仿佛经过精心计算,既能展现自信,又不会显得傲慢。他的手指轻轻搭在讲台上,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

"《尚书》有云:'协和万邦'。"他的声音不高,却自带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在安静的教室里泛起回响,"但这'协和'从来不是温情脉脉的共情,而是一套精密的权力技术。"

黎砚微不自觉地坐直了身体。她看着他以"礼"为切入点,分析这套象征体系如何从祭祀仪轨,逐步渗透为维系"大一统"帝国的毛细血管权力。他的论述如同蜘蛛织网,精密而耐心,每一个论点都经过严谨的考证,却又始终围绕着那个核心——权力如何通过文化符号实现其统治。当他引用《周礼·春官》中关于不同等级祭祀服饰的规定时,黎砚微注意到他微微扬起的下巴,那是一个演讲者确信自己掌控全场时的微表情。

"在西周的宗法制度中,"他微微前倾,目光扫过全场,似乎在寻找共鸣,"身体的规训早已开始。不同的礼仪要求不同的身体姿态,不同的服饰规范区分着不同的身份等级。跪拜的幅度、揖让的节奏、乃至目光的垂仰,都是权力在身体上的铭写。这套制度之所以能延续千年,正是因为它将权力写进了每个人的身体记忆里。"

这话语太过熟悉,几乎像是从她未完成的论文中摘取出来的。黎砚微感到一阵奇异的战栗,仿佛在陌生的领域突然遇到了知音,又像是在自己的领地里发现了入侵者。她下意识地在笔记本上画了一个问号,旁边标注:"身体的规训?他是否读过福柯?"

提问环节,一位女生站起来,问题与其说是学术探讨,不如说是变相的赞美。薄忖骠回答得彬彬有礼,但黎砚微捕捉到他眼中一闪而过的不耐烦,虽然那情绪很快被专业的微笑掩盖。

台下,那位以研究古希腊城邦著称的程教授抚掌赞叹:"薄同学对古代中国政治整合中'路径依赖'与'制度惯性'的剖析,鞭辟入里,颇有见地。"

那一刻,薄忖骠微微颔首,谦逊的笑容弧度标准:"程教授过奖了,晚辈只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稍作延伸。"但黎砚微捕捉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被权威认可的满足感,如同平静湖面投入一颗石子泛起的涟漪,迅速被更深的平静掩盖。她注意到他无意识地用指尖轻轻敲击讲台,那是压抑兴奋时的小动作。

沙龙结束后,人群渐渐散去。黎砚微收拾笔记时,发现他就站在不远处,似乎在等待什么。当她经过时,他自然地跟上她的脚步,距离保持得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冒犯,又足以进行私人对话。

"黎砚微?"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比台上时稍微低沉,"我看过你发在《哲学研究》上的那篇论文,关于弗里克的诠释不正义、证言不正义、以及阿伦特公共领域中的身体性,很有意思。"

她停下脚步,对上他的目光。如此近的距离,她能看清他瞳孔中自己的倒影,也能看清那精心修饰的妆容下真实的皮肤纹理——额角有一处几乎看不见的痘印,被他用粉底巧妙遮盖。

"薄同学对女性主义理论也有涉猎?"她故意问,带着一丝试探。

他微笑,那笑容像是经过无数次练习般完美:"好的理论不该有学科界限,就像权力,从来都是跨领域的。"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承认了对她研究领域的了解,又避免显得过分热衷。

他们并肩走在暮色渐浓的校园里。路过光滑楼时,他忽然停下脚步,仰头望着玻璃幕墙上流动的云影:"知道吗?我总觉得这座楼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每个人都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倒影,却常常忘了,镜子本身也是权力建构的产物。"

这句话说得太过漂亮,以至于黎砚微怀疑他是否预先排练过。但她不得不承认,这个比喻确实精准。她看着玻璃幕墙中他们并肩的身影——他高出她半个头,姿态从容;她则微微侧身,保持着审视的距离。这画面本身就像一场无声的权力展演。

"所以,"她转向他,唇角微扬,"我们现在是互为镜像,还是互为权力的共谋?"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开来。这次的笑容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真实,眼角泛起细纹:"也许都是。也许,镜像本就是最温柔的权力形式。"

回到北区宿舍,黎砚微没有开灯,在书桌前静坐了许久。窗外,旦復的夜色被光滑楼的灯火切割成明暗两半。她打开带密码的电子日记,指尖在键盘上停顿了片刻,然后才开始敲击,如同在实验室记录一份珍贵的初始数据。

“观察日志001-补充分析:

1.表演性与真实性边界:薄的演讲内容扎实,但形式过于完美。手势、音调、与观众的眼神接触,都像经过精密计算。这种‘完美的呈现’本身,就是一种对‘真实性’的悬置。他是在展示‘一个天才学者应该有的样子’,还是在表达他真正相信的东西?

2.权力的双刃剑:他敏锐地指出了‘礼’作为权力技术对身体的规训,但他自身——那精心打理的发型、合身的衬衫、对台下反应的掌控——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礼’的实践?他是在批判权力,还是在享受权力?

3.关于‘镜像’的回应:他说光滑楼像镜子。我反问‘互为镜像还是互为权力的共谋’。他的愣怔是真实的。或许,‘镜像’对他来说,意味着认同与共鸣;而‘共谋’则指向了更黑暗、更诱人的可能性——共同构建一个只属于我们两人的、高密度的权力场域。

初步结论:此人危险等级:高。吸引力等级:同样高。他像一本装帧华美、内容却用密码写就的书。破译的**本身,就是最大的陷阱。

下一步行动:保持观察距离。若他再次接触,重点验证其行为的一致性,并探查其‘完美面具’下的裂缝何在。”

写完这些,她合上电脑,感到一种熟悉的战栗。那不是恐惧,而是一个探险家终于站在了谜题入口时的兴奋。她知道,她选择的观察对象,很可能也是一位正在观察她的同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