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日,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却波涛汹涌。
萧宸动用了她登基以来埋藏最深的几条暗线,每一个环节都经过反复推敲,确保知情者缩到最小范围,且都是绝对的心腹死士。
**第一步:铺垫**
先是御前伺候的小苏子“偶然”感染了时役,被陛下体恤,移至宫中偏僻处单独“静养”,实则被严密保护起来。
同时,太医院一位被捏住把柄、家眷皆在掌控之中的院判“确诊”了病情,并暗示此症凶险,需用几味药性猛烈的药材,埋下伏笔。
**第二步:执行**
“静养”的第三日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病情恶化”上演。
奉命看守的(实为萧宸心腹伪装)太监“惊慌”地跑去禀报,称小苏子高烧不退,开始说胡话。
早已“候命”的院判匆匆赶到,一番“救治”后,摇头叹息,开出最后一剂虎狼之药,言明“尽人事,听天命”。
药熬好了,由唯一被允许近身伺候的小太监端进去。
门窗紧闭,无人得见内情。
半个时辰后,屋内传来一声压抑的、仿佛濒死的痛呼,随即归于死寂。
心腹太监红着眼圈出来,手中托盘上是一碗几乎未动的汤药和一块带血的帕子,声音颤抖:“小苏子……他、他喝了药就吐血……没了……”
**关键场景:生死之别(苏晓晓视角)**
屋内,烛光昏暗。
苏晓晓躺在床上,心脏狂跳。
那碗药她自然没喝,只是按照计划,咬破了预先含在口中的血囊,制造了吐血的假象。
脸上的苍白和虚弱倒是真的,连日的紧张和刻意减少饮食让她看起来确实像病入膏肓。
门被轻轻推开,一个高大的身影裹着夜色闪入,是萧宸。
她穿着不起眼的太监服饰,脸上带着难以掩饰的焦灼与凝重。
四目相对,千言万语哽在喉间。
萧宸快步走到床边,冰凉的手指紧紧握住苏晓晓的手,力道大得几乎让她生疼。
“都安排好了?”苏晓晓声音微弱,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嗯。”萧宸的声音沙哑,目光如同烙铁般刻在她脸上,仿佛要将她的模样深深印入灵魂。
“城外接应的人已到位,新的身份文牒、路引、银钱都在马车里。
你会先去京郊庄园暂避,待风头过去,再以江南盐商苏氏远亲的身份回京参选。”
她语速极快,交代着关键信息,但握着苏晓晓的手却始终没有松开。
“别怕,”萧宸俯下身,额头几乎抵着苏晓晓的,气息交融,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承诺,“外面的一切,朕会处理干净。你只需记住新的身份,记住……朕在宫里等你。”
苏晓晓眼圈一红,用力点头:“我知道。你……你也一切小心。”
时间紧迫,不容多话。
萧宸深深看了她一眼,那眼神复杂至极。
她猛地抽回手,决然转身,身影迅速消失在门外,仿佛从未出现过。
苏晓晓望着那扇重新关上的门,心中空落落的,但一种奇异的勇气也随之升腾。
为了能光明正大地站在她身边,这一步,必须走。
走近御姐的第一步,也是重生的第一步,只能成功。
**第三步:收尾**
院判“确认”了死亡,并出具了死于“时役引发急症”的证明。
宗人府派来的老太监隔着门查验了情况,只看到床上一个盖着白布的“尸体”轮廓,以及屋内浓重的药味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记录在案。
按照宫规,染病暴毙的低阶太监不得停灵,须尽快火化。
当夜,“小苏子”的“遗体”便被裹上草席,由专门处理此类事务的、早已被买通的内侍抬出宫去,送往化人厂。
而在宫墙之外,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已在约定地点等候。
草席被迅速调换,里面是一具早已准备好的、体型相似的无名尸。
真正的苏晓晓,则在内应接应下,换上了普通民女的衣衫,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这座困了她许久的牢笼。
次日,御前太监小苏子因病暴毙的消息,在波澜不惊的后宫泛起些许涟漪,便很快沉寂下去。
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太监的死活,在这深宫之中,激不起任何风浪。
只有御书房内的萧宸,在听到高德忠小心翼翼禀报此事已办妥时,握着朱笔的手,几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
她望向窗外灰蒙蒙的天空,眼中说不清是什么情绪。
计划的第一步,成功了。
而更凶险的第二步,即将开始。
她必须确保,那个以全新身份归来的苏晓晓,能平安穿过选秀的刀山火海,重新回到她的身边。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