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六年,圣君贤明,人和政通,官场与江湖欣然如春草长。
然而就在大兴王朝人民幸福指数日益提高的武德六年的下半年,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惨事。
江湖第一大门派,现任武林盟主主家门派,具有两百四十年历史的归元剑宗,宗门上下一百三十余人,一夜之间,被尽数杀害。
官场与江湖皆震动,民间人人自危。
于是广召天下能人异士,联手调查月余。
一个月后,秋风萧瑟,官家在京城闹市贴报,道明调查出的真相。
原来一百三十余人,都是被西域婆摩教徒所杀。
围观群众纳闷,这西域婆摩教,既不上江湖宗门榜,又不入遭遇必死邪教名单,往日平平无奇一小门派,怎的远赴千里,来京城脚下杀人?
归元剑宗往日行善积德,门徒皆是勤于修炼的淑人君子,又出一名望颇盛的武林盟主,江湖人皆为灭门惨案扼腕叹息。
如今知晓真相,往日受过恩惠的热血儿郎自发聚成小队,由武林盟主带领,奔赴西域,为枉死之人讨江湖公道。
儿郎中,男三十四名,女十八名,最低也是二流境界,另有宗师二人,大宗师武林盟主一人,按照道理,公道应该讨的回来,甚至还能赚点。
结果五十二人,只回来了一个半。
准确说,是一个断腿的宗师,一个断臂的一流,以及武林盟主的一个脑袋。
西域在大兴国界之外,官法鞭长莫及,即便有理由问周边小国归元剑宗的罪,但这五十二个自请之人的命谁也没法子要求血债血偿。
江湖血战,生死无凭,技不如人而已。
好在回来的一个半保住了舌头,详细描述了西域一行噩梦般的遭遇,血汗浸透的回忆中,除了魔幻莫测的沙漠风貌,还有提到便要眼红吐血的婆摩教主——应无怨。
应无怨,一时名声大噪。
饮人血,啖人肉,头颅做酒杯,白骨当筷箸,魔功邪术乱黄沙,邪修猖狂害世人。
民间小曲儿,流传到五岁稚童听到,虽然不晓得应无怨具体做了什么事,都要朝地上吐口唾沫水,骂一句天杀的应无怨不得好死不得往生。
以往江湖诸事官家只做约束,不多掺和,可归元剑宗一行事涉及范围太广、影响太深,武德七年,官家为了平息众怒,武力威胁婆摩教周边小国:不灭了它,朕灭了你。
婆摩教就此灭亡。
然而就像酸书生爱给画本子留个令人遐想的尾,江湖轶事即便官家盖棺定论,民间也有各类传言,传的最玄乎又最具体的,仍旧在应无怨身上。
要么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传言应无怨根本没死,一早转移了婆摩教的珍宝秘法,带领教徒在众小国围剿之下苦战三日,血流漂橹中竟然全身而退,连带着无数的谜题与无尽的宝藏,堙没于迷眼的漠漠黄沙之中。
虽然没有被官家围剿还逃脱的先例,但邪魔应无怨,在江湖中人心中武功竟然扭曲的达到了众人难以匹及的高度,连带他的财力,同样扭曲的达到了难以匹及的高度。
虽然没有被官家围剿还逃脱的先例,但有绝世神功和珍藏万贯的先例。
巧了,江湖之乱,往往就乱在这两个先例。
后来走南闯北的老侠客醉酒胡言乱语追忆往昔之时,总爱以武德六年为界限,评判前后两个江湖,前一个海不扬波民生和乐,后一个,后一个,哎,罢了罢了。
应无怨、应无怨,流言蜚语应无怨,风雨来去应无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