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那一晚,白老二在赵家呆到很晚。这一次,白老二很用心,拿着铜钱摆卦,推出了了一个“亢”字。
指向南方。说老赵家的南面有个坑,漏财招灾。
赵老汉立马对照自家院子想了一遍,果然想到了南面有个三十年的地窖,因为挖得深,曾经储藏过粮食蔬菜,后来不用了,但也懒得回填,一直就闲置着。
白老二规劝道:“还得回填,说不定对后代也有关联。”
赵老汉倒吸一口凉气,原来孙子表情木然跟这个废了的地窖关系甚大,于是连连点头,感谢。
夜深了,白老二那晚没有回家,陪着赵老汉一起住在了园子里。
晚上,俩人躺着,赵老汉就说起了那只说话的鸟。还把那只鸟与自己对话的事讲了一遍,敏感的白老二立马就明白了,那只鸟的确是神鸟,是它预言了三顺娘死亡的时间和地点,而当时赵老汉无动于衷,所以鸟都急了,骂人了。
15
“东边,西边?”那鸟点点头,顺着赵老汉手指到核桃树,那鸟又摇头。
赵老汉手指僵在半空中,落下时候正好鼻尖前飞舞着一只蚊子,他双手一拍。
那鸟惊喜地叫起来。貌似发出了声音,说的是“这里,就这里。
“蠢人,蠢人——”赵老汉听了半天,才明白鸟在骂人。
一个劲地说:“就这里,死这里,死了,死了。”说完,扑棱着翅膀飞走了。
想起那一日的事情来,赵老汉犹如现场亲临一般。
果然对应上了。
“这么说,这是一只能预料生死的鸟。”赵老汉心里咯噔一下,如果那天顺他娘不来,我死的人莫非是我?!
如果真是这样,这不是预料生死的鸟,是一只催命鸟,下次来的时候,还得把他捉住才是。
正想着,白老二打算了他的思绪。
“赵大哥,你听过一个故事没?”
“啥故事?你说。”
话说最初,世界上只有水。神和魔是两只黑雁,它俩盘旋在大洋上面,长久地在半空中盘旋着,也会很累啊,于是它俩商量去海洋下面挖土。日复一日,神挖回来的土都用来建造各种形状的物体,而恶魔带回来的土,一小半给神,另外的一半藏起来创造自己的世界,还把一半都吞进了自己的肚里。话说,时间久了,肚子越来越大,最终飞不起来了,恶魔就向神求救,神首先让他坦白,然后才能帮他,可恶魔只坦白了吞进肚里的,神也没有丝毫怀疑,用嘴巴帮忙把恶魔腹中的泥土吸附了出来,谁知道泥土接通了神灵的气息,又在恶魔的腹中酝酿,等土出来时,掉在建造好的房子里全都变成了人的模样。
恶魔被眼前的形状惊呆了,咳嗽了一下,竟然飞出来许多黑色的鸟,那鸟就是乌鸦。乌鸦一出来,就哇哇哇一通乱叫,集中飞到了恶魔建造的地盘上,很快神就发觉了恶魔私藏的土。神并没有生气,可恶魔自知理亏,化作一股烟没了,可他飞不到九重天,只能往深渊的地方飞,飞过的地方掉下来泥土,还化作了沼泽。
故事讲完了。
赵老汉的鼾声也起来了。
白老二摇摇头,叹口气。
“要么邪不压正,要么一脸愚痴,可只要心思纯正,就都能逢凶化吉。”
这个故事许多人没听过,估计许多人也听不懂。
16
白老二在园子里睡得很香,也变相证明了园子很安全。
为了堵住悠悠众口,老赵特意还去接了白老二的父亲过来,在园子里摆了好几桌,也请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前来坐镇。随之找来几个劳动力,三下五除二把院里的老窖也给回填了。
这样几番操作下来,赵老汉松了一口气,最令人高兴的是,孙子竟然开始活蹦乱跳,开始咯咯地笑,跟着人逗乐,也开始挤眉弄眼了。
这下可把老赵一家高兴坏了,所有关于园子的妖魔鬼怪乱事一下子都没了。
为了配合孩子充分好转,特意请白家父子做了一场法事。
夜里十点多的时候,趁孩子睡着,园子里燃起了篝火,点燃了99根白色的蜡烛,白色的蜡烛一圈一圈摆开,摆在院里,着了一夜;第二天晚上十点多,又请来当地的神婆开始跳大绳,跳了大半个钟头,然后用赵家老太太开始将五色纸对折,开始叫孙儿的名字。
“喜喜,饿了回来吃饭,喜喜渴了回来喝茶。喜喜,困了回来睡觉,喜喜魂魄全了,一切就无恙了。”
喊完了,轮到白家老二开始喊,然后是神婆喊。喜喜母亲、父亲喊,爷爷奶奶喊。
第三天晚上喜喜睡在堂屋里,堂屋里点上了红色的蜡烛,从炕头到炕尾,一直亮了一夜。
喜喜的奶奶跪在炕头,一直守着孩子。如此几番操作下来,第二天,孩子醒来了,对着人开始咯咯咯地笑。
17
孙子一岁的时候,赵家在村里大摆筵席,招待村里人,还专门把白老二的父亲和村里读书人奉为上座。
开席前,安排了村长讲话,敬拜神灵,耍狮子等一系列活动,搞得好不热闹。
晚上把客人们送走,赵老太太和白家老爷子在书房里说话。
“人心就是一座山,隔山隔水看不穿啊。”赵老太太面容平和,淡淡地说了一句。
“人心无底洞,可还是被老姐姐看穿了。”
“我看穿的不是人心,是我自己的心,凡事推己及人,换做我是别人,别人怎么想,如何做,我就照着别人的想法,消灭那些念头,完成我自己的心愿就是。”
白家老爷子佩服的连连点头,称是。
他想起当时姐姐为了保住园子,也是这样招呼了几个表兄弟们来商议。许多人说大势已去,不要做无谓挣扎。就听村领导的任意分割了就是。赵老太爷已经不在了,赵家的大儿子生病躺在炕上,气若游丝。可这位姐姐就是不同意,非要想办法,保住园子,哪怕保住三分地,几棵树也行。
后来,她以最快的速度,嫁给了原先给家里干活的长工,并让他改了姓,等于入赘了。还让长工说服十几个人,主动认领了园子的地,并承诺大家合起来经营园子。私下里,她把藏的一些金银分给了暗地里帮她留住园子的人。郁郁葱葱的大院子,村里人都同意把根留住,这是村里老人的集体念想。就这样那些树和那个老旧的园子成了村里几代人的记忆一直守着赵家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