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黎明·青春不死(当那个乳腺癌康复的昔日校 > 第22章 85岁的黎秋

第22章 85岁的黎秋

黎秋85岁了。

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更深的刻痕。她的背微微佝偻,需要借助一支素雅的木质拐杖才能平稳行走。那一头银发稀疏了些,但依旧梳理得整整齐齐。她的动作变得缓慢,像一部保养良好但齿轮已然磨损的老座钟,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岁月的重量。她的脸庞布满皱纹,如同干涸河床的龟裂,但那双眼睛,尽管不再明亮,却像两口深潭,沉淀了一生的智慧、爱与平静的哀伤。

陈明的离去是“寿终正寝”,像一盏油灯,在平静中缓缓燃尽。没有太多的痛苦,只是在某个睡梦中,再也没有醒来。这对风雨同舟六十余载的伴侣,最终以这种方式告别,算得上是命运最后的仁慈。

葬礼那日,天色灰蒙,下着绵绵的细雨。

墓园里,黑色的伞组成了一片移动的岛屿。黎秋穿着一身肃穆的黑色旗袍,外面罩着陈明多年前送她的那件质地优良的羊绒大衣,由女儿陈念秋和陈知夏一左一右搀扶着。

陈念秋也已年过五十,气质越发像晚年的黎秋,沉静而坚韧,眼角带着哀戚,但努力维持着镇定,处理着葬礼的各项事宜。她身边是那个早已长大成人的儿子,一个沉稳的青年,默默支撑着母亲。

陈知夏的变化更大些。年轻时明媚的轮廓被时光软化,富庶的生活在她身上留下了养尊处优的痕迹,但此刻,她哭得像个孩子,妆容被泪水晕染。她的富商丈夫带着他们的一儿一女跟在身后,两个孩子脸上带着对死亡懵懂又敬畏的神情。

黎秋静静地站在墓穴边,听着牧师念着悼词,目光却似乎穿透了棺木,落在了遥远的过去。她想起十六岁病房外那个羞涩而坚定的少年,想起誓师大会后他那句让她夺路而逃的“赞美”,想起他为了自己和人打架的狼狈与英勇,想起他们共同养育女儿的忙乱与欢笑,想起每一个平凡而温暖的日常……

泪水顺着她布满皱纹的脸颊滑落,无声无息,但那种哀伤,却比小女儿知夏的嚎啕大哭更深沉,更寂寥。那不是崩溃,而是失去了半身灵魂的巨大空洞感。

当棺木缓缓降下,家人依次上前献花时,黎秋挣脱了女儿的搀扶。她颤巍巍地、极其缓慢地弯下腰,从口袋里摸索出一张泛黄的、保存完好的旧照片——那是他们高中毕业时的合影,上面的陈明穿着白衬衫,笑得一脸青涩。

她将照片轻轻放在覆满鲜花的棺木上,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喃喃道:

“明哥,慢点走。等等我。”

这句话,轻得像一声叹息,却包含了六十多年的相依为命和所有未尽的言语。

葬礼结束后,人们陆续离去。黎秋却执意要再坐一会儿。孩子们陪在她身边,担忧地看着她。

雨渐渐停了,天际透出一丝微光。黎秋望着墓碑上陈明带着笑容的照片,许久,她轻轻拍了拍身边两个女儿的手,声音沙哑却异常平静:

“别担心,我没事。他只是先一步,去布置我们下一个家了。”

她的话语里没有恐惧,只有一种笃定的、来自漫长岁月磨合后的深信。陈明的离去,带走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也将她此生获得的爱,固化成了永恒。

她的人生故事,从青春的明媚,到病痛的黑暗,再到重生的坚韧,最终,在这静谧的墓园里,归于平静的守望。她将成为一段传奇的活历史,守着满满的回忆,直到与那个等待她的少年,在时光的彼岸重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假少爷回村后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