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六清晨,肖瑜對著電腦螢幕,眉頭緊鎖,如臨大敵。她搜遍了旅遊網站、美食部落格,比較著無數個約會選項:高級餐廳顯得刻意又拘束,熱門景點怕是擠滿了人,看電影又少了交流……她越想越焦慮,生怕自己安排的行程會讓他覺得無聊、幼稚,或是配不上他的「身份」。
這種緊張,讓她莫名想起了大學時的那段無疾而終的曖昧。那位已步入社會的學長,總是帶著一種不動聲色的審視。她記得自己鼓起勇氣推薦那家她真心覺得美味無比的鐵板燒時,對方看著大食代裡嘈雜的環境和需要自己端盤子的流程,眼中那一閃而過的勉強與嫌棄。那頓飯吃得食不知味,之後的關係也迅速降溫。那種因「不匹配」而產生的隔閡與卑微感,曾讓她失落了很久。
然而,當她小心翼翼地把幾個選項——從藝術展覽到郊區踏青,從網紅咖啡廳到老街小吃——發給胡盧柏,並附上一長串「如果你不喜歡我們可以換…」的說明時,他的回覆幾乎是立刻彈了出來:
「每一個看起來都很有趣!你決定就好,我對和你一起做的任何事都充滿期待。[笑臉]」
沒有絲毫猶豫,沒有半點挑剔,只有全然的接納與信任。
最終,她選擇了一條相對小眾的步道,山頂有一家視野開闊的景觀咖啡廳。路上她有些忐忑地解釋選擇原因,他卻認真地聽著,然後說:「真好,我很久沒有這樣親近大自然了,平時總在冷氣房裡。謝謝你帶我來。」
在咖啡廳,她不小心打翻了水杯,手忙腳亂。他沒有絲毫的不耐煩或不悅,只是溫和地遞過紙巾,幫忙擦拭,還開玩笑道:「看來這杯水也想和我一樣,離你近一點。」瞬間化解了她的尷尬。
夕陽西下,並肩看著遠方的城市漸次亮起燈火。她忽然感慨,把大學時那段往事當作笑談說了出來。「……那時候我就想,可能我喜歡的,總是不對的。」
胡盧柏安靜地聽完,轉過頭看她,目光深沉而溫柔。「那不是你的問題,小魚。」他輕聲說,語氣裡沒有批判,只有疼惜,「只是他還沒學會,或者說,他不夠幸運,沒能發現真正的寶藏在哪裡。真正在意一個人,所在乎的從來不是在哪裡吃飯,吃什麼,而是和誰在一起。」他握住她的手,指尖溫暖而堅定,「和你在一起,在路邊吃一碗魚蛋粉,也比一個人的米其林三星更快樂。因為重要的是『我們』,而不是『哪裡』或『什麼』。」
那一刻,肖瑜心中所有的不安與疑慮,彷彿被這溫柔而堅定的話語徹底撫平。她明白了,真正愛你的人,會卸下你所有的心防,讓你無需偽裝,不必討好,只需坦然做自己。而他,胡盧柏,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愛的,就是這個最真實、甚至有時會笨拙的她。
回程的車上,她看著他專注開車的側臉,心裡被一種巨大而安穩的幸福填滿。她不再費心思考下一次要去哪裡,因為她知道,無論做什麼,只要身邊是他,就足夠美好了。
車廂內流淌著舒緩的音樂,窗外是流動的城市光河。在一個紅燈前,他轉過頭,像是隨意地提起,又像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小魚,下個月我剛好有幾天年假,一直沒用。你……願不願意,和我一起出去走走?就我們兩個人。」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