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整个烟雨楼燃起了大火,阿玉及时带着赵琮逃了出来。
回到府中,她先将赵琮安置好,吩咐管家去煎药,又找了人来替他处理肩上的伤口。所幸伤口不深,暂时无碍。
阿玉没有处理伤的经验,只得在一旁看着大夫包扎。赵琮坐得笔直,神情冷峻,额角有薄汗,却一声不吭。
“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阿玉忍不住问。
“如你所见。”他语气平淡。
阿玉低头想了一会儿,忽然开口:“卢家……卢家的女儿,怎么会在那种地方?”
卢家三年前因贪污、受贿、欺压百姓而被满门抄斩,众人皆知那家人已尽数伏法。可谁也没想到,卢锦竟改了身份,成了烟雨楼的头牌花魁。
赵琮低声道:“世事无常。”
今天阿玉才得知原来卢锦和太子赵恒自幼青梅竹马,甚至曾有婚约在身。只是卢家被抄后,这段婚事早已作废。
可太子却舍不得她的美貌,把她骗去青楼,换了身份,藏在烟雨楼中多年。外界只道太子洁身自好、不近女色,皆赞他专情,如今看来不过是个笑话。
阿玉:“这事闹不大,太子的人会很快压下去的。”
皇族最在乎颜面,太子更是未来的储君,不容有失。况且,赵恒与梁瑶光的婚事刚定,这节骨眼出了这样的事,若传得开了,便是天大的丑闻。
“相信太子会处理好私下的谣言。”
赵琮却只是勾唇一笑,“不是他想压就能压得住的。”
阿玉听出他话里有话,忍不住多看了他一眼。他肩上的伤虽已包好,可刚才那一刀,分明来得蹊跷。他一向不沾花柳之地,又怎会和李怀川、太子同时出现在烟雨楼?又恰好赶上卢锦放火自尽?
她盯着他,缓缓吐出一句:“你——”
赵琮喝了口茶,神色如常,像是没觉察到手臂上的伤口在渗血。
“你猜得没错。”
他没说完,阿玉却已明白。
那场戏,是赵琮设下的局。
他先一步查到卢家的旧案,放出卢母与妹妹早已去世的消息,再联合李怀川与卢锦,布下这一局,静待太子上钩,意欲将事情闹大。
卢锦原本想刺杀赵恒,可赵恒身手不错,避了过去。卢锦终究心有旧情,下不了死手,一怒之下,却将那一刀捅向了赵琮。
赵琮并未闪避,只是默默接下。此刻回想,似乎也是在借这一刀,演一场兄弟情深的大戏。
“那你为何叫我过去?”阿玉问。
赵琮挑了下眉,“我可没叫你。”
两人对视一眼,终于意识到是下面的侍卫自作主张,原本只需几名侍卫去接应,不知哪位急昏了头,竟将王妃也一并带去了。
也幸好阿玉会骑马,这才及时赶到。说到底,是场令人哭笑不得的误会。
但阿玉总觉得,事情不止如此简单。
卢锦虽死,她背后的人却未必已散。她直觉这不过是开端。
赵琮轻声说:“卢家当年是太子最听话的一条狗,被他利用完了,便弃之如履。”
再多的话,他也不便多说,只留下一句:“有些事,你知道太多,反倒不好。”
阿玉点点头,不再追问。
窗外风声大作,天光昏沉,天井里的水洼被风吹得起了涟漪。
皇家是泥潭,一旦踏进去,便是无尽的漩涡。
这件事过去还不到半个月,太子与花魁的绯闻表面上被压了下去,可流言依旧在私下四散。越遮掩,反倒越发引人议论。太子要面子,又逢秋猎将至,皇帝似乎也坐不住了,干脆趁中秋之名设宴,召集几位身在京中的皇子携家眷一同赴宫——名为团圆,实则警示。
阿玉本不打算去,她一向对皇室之事提不起兴趣。但她还是替赵琮备好了衣裳,替他整理外袍,理了理衣领。
两人靠得很近,站在一旁的王管家笑得眼都眯成了缝。
其实她很少亲手替赵琮整衣,赵琮也一动不动,两人都显得有些僵硬。
她匆匆理完衣襟,轻咳两声,撇开头,往后退了半步,才稍稍拉开距离。
那日临出门时,赵琮已上了马车,却忽然回头,看她还站在门前,淡声说道:“你也跟我一起去吧。”
阿玉一怔,下意识想拒绝,刚要抬手摆摆,话未出口,就被他一把拉过去,半抱着塞进了车里。他在耳边低声说:“方才三哥来信,说最好都带家属同去。你若不在,会显得我们关系不好,尤其在皇后眼里。”
阿玉听得明白,这场宫宴表面是团圆,实则明枪暗箭不断。她点了点头,不再多说。
马车里空间不大,这是她第三次与赵琮独处在车厢内。她垂眼盯着自己裙下的脚尖,不知该将思绪放在哪里。赵琮看了她一眼,淡淡道:“不必紧张,顺其自然便好。”
车身轻晃,终于抵达皇宫外院。
马车停下,已不能再往里行。他们需步行进宫,时辰尚早,两人也不急着走。忽然,有位熟识官员远远唤住了赵琮,赵琮朝阿玉耳畔低声安慰:“你等我,我很快回来。”
她点了点头。
正站着,忽然眼角瞥见一道熟悉的身影。
宫墙转角处,一位身穿月白色华衣的少女静静伫立,眼神中透着些微怯意。那人竟是闻人雪。
阿玉愣了。
她已有一年未见闻人雪,上一次见面,还是她刚入京时的事。闻人雪也看见了她,先是眼睛一亮,似要举手招呼,却又像想起什么般停住了动作,神情变得有些郁郁不解。
四周皆是不相识的人,闻人雪迟疑片刻,还是走了过来,低声唤道:“玉姐姐,最近还好吗?”
她的语气和从前大不相同。阿玉记得她原是个天真活泼的性子,如今却规规矩矩,一派闺秀模样。
“还好,不必挂心。”阿玉轻轻点了点头。
闻人雪张了张口,像是有许多话想说,可到底没能说出口。她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阿玉,仿佛从她眼中看见了什么旧人的影子。终于,闻人雪低声开口:“你和我哥——”
话音未落,赵琮已从远处走来。他看见闻人雪,神情微顿,随后自然而然地伸手牵起了阿玉的手。
阿玉被他突如其来的动作吓了一跳,想抽回却又不敢,那手掌僵硬冰凉,握得不紧。
她第一次被他牵着,心里一片说不清的滋味。
赵琮望着站在阿玉面前的陌生姑娘,语气平静地问:“这位是?”
阿玉回道:“我从前的一位旧识,名叫闻人雪。兴许她如今不常露面,所以你未见过。”
闻人雪朝赵琮行了一礼,微微一躬身,道了句:“见过齐王殿下。”
举止得体,不卑不亢。
赵琮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未多言。他转头看向阿玉,语调无波:“夫人,我们该入宴了吗?”
这一声“夫人”,倒叫阿玉一时有些不适应,竟听得起了鸡皮疙瘩。
她知道,如今是秋夜宫宴,满朝宾客,若是两人表露出半分不和,反倒成了外人口中的话柄。
于是阿玉抬手搭上赵琮的臂弯,顺着他的势道:“嗯,时辰也差不多了。”
她瞥了眼站在一旁的闻人雪,见她孤身一人,不免心生怜意,便问:“你哥哥呢?”
闻人雪回道:“被刘太师叫走了,说是有事要商量。他让我先进去,说稍后便来陪我。”
阿玉略一思忖,道:“那你不如与我们一道进去吧。”
闻人雪眼底一亮,正欲应下,可眼神落在赵琮身上时又顿住了。眼前这位王爷虽被传为“废柴”,可他气势内敛,面无笑意,让人不自觉就拘谨起来。
赵琮看出了她的顾虑,唇角轻动,似笑非笑地开口:“姑娘若是不介意,自是可以同行。不过——”他顿了顿,看向阿玉,“若夫人想同旧友叙旧,不妨先陪她逛逛。我在内殿候着便是,莫走远了。”
阿玉点头一笑,觉得赵琮难得体贴,不禁多看了他一眼。他却挑眉不语,似乎对她反应有些满意,眼底闪过一丝轻快,袖袍一甩,转身进了内殿。
阿玉看着他那背影,莫名觉得有些可笑,这人怎么总有些难以捉摸的小脾气。
他一走,她反倒没那么拘束了。皇宫内卫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侍,丫鬟太监来来往往,一路上倒也不必担心走失。只需记得宫规礼数,不冒犯高位嫔妃,便无妨。
闻人雪轻轻拉住她的手,眼中泛起久别重逢的欢喜,“玉姐姐,这一年多来,我可有太多话想与你说了。”
阿玉莞尔,被她拉着东看西看,一路赏着宫里的庭院、花木与陈设。闻人雪兴致勃勃,说个不停,虽表面稳重了许多,可骨子里那点活泼劲儿,还是瞒不住。
时间过得极快,天色渐暗,阿玉忽然一拍她的手背,笑着嗔怪道:“你还说等你哥,这会儿可倒把人给忘了。”
闻人雪撇撇嘴,不以为意,“我哪有忘他,我哥倒是无所谓,倒是你——”她话锋一转,忽然凑近半步,眨眨眼睛,“你是不是忘了谁啊?”
说罢,又像突然意识到什么似的捂住嘴,“哎呀,你瞧我这张嘴!”
阿玉听她玩笑,先是一笑,旋即心头一滞。许久未提起的人影在脑海中浮现,那段旧事虽早已翻篇,却仍像一道浅浅的伤口,时不时被风吹过。
幸好。
幸好当年那个叫闻人语的少年,并未在她心头种下太深的执念。
否则,如今只怕连这份朋友情都保不住。
她忽然想起烟雨楼那位被太子藏匿多年的花魁,想到她曾经的身份、过往的情谊与最终的下场,不禁感慨世事无常。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3章 重逢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