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禄根与贝叶斯 > 第35章 合作

第35章 合作

烧焦的交换机端口像一具沉默的罪证,躺在冰冷的配电间地板上,散发出混合塑料和金属的刺鼻气味。物理破坏的确认,让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从虚拟的数字世界,陡然具象化为触手可及的威胁。能够自由出入这层楼的人……这个范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像一根无形的刺,扎在每个人心头。

中心保卫科介入调查,采集指纹、调取监控,气氛一时有些凝滞。沈知砚配合调查的同时,以“设备检修升级”为由,申请了对实验室A区为期三天的封闭。这既是保护现场,也是争取喘息之机。

就在这紧绷的时刻,《科学遇见艺术》新一期的录制如期而至。因之前的视察和网络攻击带来的负面影响,节目组希望本期内容能更突出积极、合作的基调,设定的主题恰好是“从对抗到合作:科研中的协同效应”。这意外地成为了一个打破僵局、主动在公众面前塑造共同形象的契机。

录制当天,姜沫选了一套知性与干练兼具的白色西装套裙,妆容清淡却突出轮廓,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沈知砚则依旧是万年不变的深色衬衫,只是换了一条颜色稍浅的领带。两人在节目组安排的休息室碰面时,姜沫注意到他眼下淡淡的青黑,顺手将一瓶未开封的提神精油滚珠递给他。

“谢谢。”沈知砚接过,自然地放进口袋。

“紧张吗?”姜沫挑眉问。

“陈述事实,分享知识,不需要紧张。”他回答得一板一眼,随即又补充了一句,“流程已经核对过三遍,意外概率低于百分之二。”

姜沫忍不住笑了。这就是沈知砚,永远用数据和准备来应对不确定性。

录制开始,主持人的问题起初围绕着节目中的趣事和两人合作的感受展开。姜沫应对得体,偶尔幽默自嘲,引得现场观众阵阵笑声。沈知砚虽然言简意赅,但在姜沫巧妙引导和补充下,也能将复杂的科学原理用相对易懂的方式阐述出来。

当主持人问到“如何看待外界对你们这种跨界合作的质疑”时,姜沫收敛了笑容,目光平静地看向镜头:

“质疑本身是科学精神的一部分,我们欢迎。但前提是,质疑应该基于事实和逻辑,而非凭空捏造或人身攻击。”她顿了顿,语气转为坚定,“我认为,无论是科学还是艺术,其内核都是对真理和美的不懈追求,是试图理解和表达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在这条路上,相互理解、彼此借鉴,远比固步自封更有力量。”

她的话音刚落,沈知砚便接口道,语气是惯常的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姜沫女士在数据处理和模式识别方面展现出的直觉与学习能力,超出了我们最初的预期。科学探索需要不同的思维碰撞,封闭系统最终会走向熵增和无序。”

他没有使用任何华丽的辞藻,甚至听起来更像一段学术评价,但“超出了预期”这个表述,从他口中说出,已是极高的认可。而且,他明确地将她划入了“科学探索”的协作范畴。

主持人显然捕捉到了这一点,立刻追问:“所以沈老师认为,这种跨界合作是‘1 1>2’的过程?”

沈知砚思考了一秒,严谨地回答:“从信息论和系统复杂性的角度看,不同领域知识的交叉融合,确实可能产生超越线性叠加的协同效应。具体数值需要建模计算,但方向是肯定的。”

现场响起一阵笑声,为他的严谨,也为这意料之外的默契。

录制进行到后半段,主持人提到了近期网络上关于情感计算技术的争议。姜沫抓住机会,即兴发挥:

“其实我觉得,情感计算最有价值的地方,不是冷冰冰地分析你的微表情和心率,而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她侧过头,看向沈知砚,带着一点狡黠的笑意,“比如,沈老师现在大概率觉得我刚才那段话充满了感性的‘噪声’,但他必须承认,这种‘噪声’里,也包含着算法暂时无法完全解读的、属于人类的丰富信息。”

沈知砚显然没料到她会突然将“矛头”指向自己,愣了一下。镜头立刻推近,捕捉到他这罕见的、略带怔松的表情。他推了推眼镜,似乎在快速处理这个突发状况,然后非常认真地看向主持人,又看了看姜沫,开口道:

“她说的,有道理。”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更准确的表达,“完美的、无噪声的数据模型只存在于理论中。现实世界的复杂性,正是科学需要不断面对和解析的挑战。而且……”他罕见地停顿了一下,目光与姜沫交汇,那里似乎闪过一丝极淡的、类似于无奈又纵容的笑意,“有时候,‘噪声’本身,可能就是信号的一部分。”

“哇!”主持人发出惊叹,现场观众也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句带着双重意味的话,和他那一瞬间的眼神交流,被镜头忠实地记录下来,比任何刻意的互动都更有说服力。

录制在一种热烈而融洽的气氛中结束。两人并肩走向休息室,在安静的走廊里,姜沫终于忍不住轻笑出声:“沈老师,你最后那句‘噪声可能就是信号’,可以列入年度最佳临场反应了。”

沈知砚耳廓微红,面上却依旧镇定:“我只是陈述了一个客观事实。”

回到休息室,工作人员还在忙碌收拾。趁着无人注意的间隙,沈知砚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拿出一个轻薄的文件袋,递给姜沫。

“这是什么?”姜沫接过,有些疑惑。

“关于基金会海外资金流向的一些补充分析,以及……我对实验室内部安全的一些初步排查思路。”沈知砚的声音压得很低,“这里不方便细看。”

姜沫立刻会意,将文件袋小心地收进自己的包里。这个简单的动作,充满了无需言明的信任。

这时,小陈拿着两瓶水兴冲冲地跑进来:“沈老师,姜小姐,你们刚才在台上太棒了!网上现在都在讨论你们那个‘噪声与信号’的梗,说你们是‘智性恋男/女友’,智商与情商的双向奔赴!”

周研究员也笑着走进来,拍了拍沈知砚的肩膀:“可以啊知砚,现在都会在节目上说‘我们’了,进步神速!”

沈知砚在面对同事的调侃时,明显有些不适,只是含糊地“嗯”了一声,但并没有否认。

姜沫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琳达发来的消息,语气兴奋中带着一丝解气:

「沫沫!录制片段上热搜了!好几个之前态度摇摆的品牌方又回头来找我了!不过……有件奇怪的事,陆延那边刚才突然联系了几个媒体,紧急撤下了原本准备黑你的通稿,像是收到了什么指令一样。而且我打听到,明砚资本今天下午突然召开临时董事会,据说沈怀明在会议上发了很大的火。」

姜沫看着这条消息,眉头微蹙。陆延的突然退缩,绝非良心发现。是沈怀明那边......因为节目的成功而震怒,还是说,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董事会,与实验室的物理破坏事件有着某种不为人知的关联?

她抬头,发现沈知砚也在查看手机,脸色渐渐变得凝重。他快步走到窗边,拨通了一个电话,声音压得很低:

"妈,董事会是怎么回事?......我知道,但我需要确认实验室这边的事是否......"

后面的话听不清了,但姜沫看到沈知砚握着手机的指节微微发白。周研究员和小陈也察觉到气氛不对,围拢过来。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固定电话刺耳地响起。小陈跑过去接听,片刻后,他放下听筒,脸色发白地看向众人:

"是中心保卫科......他们说在排查实验室所有人员近期行踪时,发现周研究员你的门禁卡在昨晚八点有过一次异常记录,那个时间点正好是配电间发生短路的时候。他们请你现在过去一趟说明情况。"

周研究员猛地瞪大眼睛:"不可能!我昨晚七点就离开实验室了!我的门禁卡一直带在身上!"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