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在黎君办公室门外的崩溃,像一场高烧,耗尽了卜有羲所有的力气,也烧熔了她心中某些根深蒂固的壁垒。
泪水流干后,留下的是一片近乎虚无的平静,以及一种沉甸甸的、无法回避的清明。
她无法再像过去那样,理直气壮地憎恶黎君,也无法再心安理得地享受对方信息素的“疏导”。
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仿佛都在提醒她,她所拥有的一切——生命,S级的过往,甚至这具正在异变的身体得以维持的“稳定”——
都建立在黎君无声的牺牲之上。
那份尘封的事故报告,和黎君那句平静的“她的稳定,优先”,如同两座巨山,压在她的良知上,让她每一次面对黎君,都感到无地自容。
接下来的信息素疏导,气氛变得极其微妙。
卜有羲不再抗拒,也不再沉默地闭眼承受。她会提前到达隔离室,安静地坐在那里,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当黎君进来时,她会飞快地抬眼看她一下,然后又迅速垂下,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
黎君依旧是那副样子,沉默,平静,操作稳定器的动作精准而稳定。墨香流淌,安抚着卜有羲体内那因心绪不宁而略显滞涩的甜酒气息。
但卜有羲能感觉到,黎君释放信息素的方式,似乎有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变化。
不再仅仅是功能性的疏导,那墨香里,偶尔会夹杂着一丝极淡的、近乎叹息般的柔和,仿佛无声的谅解,又或者是……一种疲惫的默认。
有一次,在疏导接近尾声时,卜有羲鼓足了生平最大的勇气,声音细若蚊蚋,几乎含在喉咙里:
“……对不起。”
为了什么?
为了当年的遗忘?
为了多年的羞辱?
还是为了此刻这令人窒息的亏欠?
她自己也说不清。
黎君操作稳定器的手指,几不可察地停顿了半秒。
隔离室内,只剩下仪器轻微的嗡鸣。
她没有回应。
没有说“没关系”,
也没有说“都过去了”。
她只是继续完成了最后的疏导程序,然后收起稳定器,站起身。
在离开隔离室,手触碰到门把的瞬间,她背对着卜有羲,极轻地说了一句:
“不必。”
声音依旧平淡,却仿佛带着千钧重量,将卜有羲所有后续想要倾诉的、忏悔的话语,都堵了回去。
不必道歉。
是因为不值得?
还是因为……不需要?
卜有羲怔怔地看着那扇重新关上的门,心里空落落的,又像是被什么东西悄然填满。
除了信息素疏导,卜有羲开始尝试用另一种方式“靠近”黎君。
她不再仅仅满足于在训练中心当个旁观者。
她开始更加认真地分析新兵们的训练数据,结合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提出一些具体而微的改进建议。
这些建议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精准地指出了某些战术配合中的盲点,或者针对个别士兵的特点给出了个性化的训练方向。
起初,训练中心的教官们对她的“指手画脚”还有些不以为然,但几次实践下来,发现效果显著,态度便逐渐从敷衍变成了信服。
一次,卜有羲在分析林皓所在小队的模拟战数据时,发现他们在快速突进后的阵型转换中存在一个习惯性的衔接漏洞。
她将这个发现记录下来,犹豫了一下,没有直接交给训练教官,而是……鬼使神差地,用内部通讯系统,发给了黎君。
她没有附加任何说明,只是单纯的数据分析和风险提示。
几分钟后,黎君回复了。同样简洁,只有一个字:
“嗯。”
卜有羲看着那个冰冷的字符,心里却莫名地松了一口气,甚至泛起一丝微不可察的……暖意。
仿佛这是一种无声的交流,一个只有她们两人能懂的、关于“职责”和“价值”的确认。
她开始留意黎君在后勤部的工作。她知道黎君负责审核的那些数据报告,看似琐碎,却可能隐藏着关于“深渊”动向的蛛丝马迹。
她利用自己“顾问”身份的便利,有意无意地收集一些边缘星域的异常报告、物资流动的非常规记录,然后……再次“匿名”发送给黎君。
她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或许,只是想向黎君证明,她并非全然无用。或许,只是想用这种方式,参与到黎君正在进行的、那场无声的战斗中去。
黎君从未对这些“匿名”信息做出过直接回应。但卜有羲能感觉到,她们之间那种诡异的“链接”,似乎因此变得更加……“活跃”了一些。
并非信息素层面的,而是一种更微妙的、精神层面的同频。
有时,当卜有羲在深夜对着星空发呆,思索着某条情报的可能含义时,会隐约感觉到隔壁房间传来一丝极其微弱的精神波动,仿佛黎君也在进行着同样的思考。
这种无形的默契,让她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宁。
这天,军部高层组织了一场关于近期“深渊”组织活动趋势的内部吹风会。卜有羲和黎君作为“特殊情况”人员,也被要求列席。
会议由霍恩中将主持,情报部门的负责人正在展示一些模糊的星图和分析数据。大部分内容都是老生常谈,卜有羲听得有些心不在焉。
直到情报官提到,在毗邻科索斯星云的一个偏远星域,监测到了几次微弱的、与“神蚀”项目辐射特征相似的能量波动,但无法确认是残余影响还是新的活动迹象。
卜有羲的精神瞬间集中起来。她下意识地看向坐在斜前方的黎君。
黎君坐姿端正,目光落在展示屏上,表情没有任何变化,仿佛只是在听一个与她无关的简报。但卜有羲敏锐地注意到,她放在膝盖上的右手,食指极其轻微地蜷缩了一下。
那是黎君陷入深度思考时,一个连她自己都未必察觉的小习惯。
卜有羲的心脏微微加快了跳动。她知道,黎君也注意到了那个信息。
吹风会结束后,人群散去。卜有羲故意放慢了脚步,落在后面。她看到黎君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走向了情报部门的那位负责人,似乎是在询问着什么。
卜有羲听不清具体内容,只看到那位负责人脸上露出了些许为难的神色,摇了摇头。
黎君也没有坚持,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了。
在她经过卜有羲身边时,两人的目光有瞬间的交汇。
黎君的眼神依旧平静,但卜有羲却从中读到了一种凝重的确认。
那个偏远星域的能量波动……绝不简单。
晚上,卜有羲在自己的宿舍里,反复回想着吹风会上的信息,以及黎君那个凝重的眼神。
一种莫名的冲动驱使着她,她打开了内部网络,开始利用自己所能触及的所有权限,搜寻与那个偏远星域相关的、任何可能被忽略的零星信息。
货运记录、矿业勘探报告、甚至是一些民间星际旅行者的见闻日志……她像梳理乱麻一样,筛选着海量的数据。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窗外夜色渐深。
就在她感到有些疲惫,准备暂时放弃时,一条被标记为“低可信度”、“未经核实”的民间信息,吸引了她的注意。
那是一个小型独立货运飞船船长的航行日志片段,日期就在不久前。日志里提到,他们在途经那个星域边缘时,曾短暂接收到一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非标准制式的求救信号。
信号内容模糊不清,但其中一个重复出现的音节,经过音频分析软件的初步处理,听起来……非常像是一个名字的变体发音。
那个名字是——
“Li Jun”。
卜有羲的呼吸骤然停滞!
她猛地从座位上站起,心脏狂跳,几乎要撞破胸腔!
是巧合吗?
还是……
她立刻将这条信息连同自己的初步分析,加密后,再次发送给了黎君。
这一次,她没有等待回复。
因为她几乎可以肯定,黎君此刻,一定也在看着同样的信息。
她们之间那无形的线,似乎正将她们,引向一个未知的、可能充满危险的漩涡。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