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场规则:考生需在 30 分钟内,从 8 个选项中选出所有“可以安全登车”的乘客,并给出排除其余选项的依据。每漏选或错选 1 项,车厢灯熄灭 1 盏;灯尽,即回收。)
雨声先于画面到达——像无数根冰针同时敲击铁皮。
404 考场的后门“哐啷”一声被风撞开,一条湿漉漉的柏油路斜斜插进黑暗,尽头停着一辆 90 年代样式的公交车。
车头电子牌滚动红字:末班 22:47。
车厢顶部,原本 8 盏的钨丝灯此刻只亮 5 盏,像五颗摇摇欲坠的星。
【系统广播】
“请在下列 8 位乘客中,选出所有可安全登车者。
A 穿黄色雨衣的小男孩
B 抱黑猫的老妇人
C 提生日蛋糕的西装男人
D 拿白伞的蓝裙女孩
E 背氧气瓶的登山客
F 拄导盲杖的中年盲人
G 穿救生衣的落水者
H 戴防毒面具的消防员”
倒计时 30:00 在车门上方的电子屏跳动,雨点溅起,数字短暂失真。
闻溯、季珉、夏观、林笙四人站在踏板上,雨披像一块沉重的幕布,把体温一点点卷走。
车厢外,八个人排成一列,路灯昏黄,雨幕让他们的轮廓不断扭曲。
闻溯抬手,示意队友不要先上车,而是围成一个半圆,用战术手电逐次打光。
手电扫过之处,每个人头顶都出现一行淡蓝色的系统标签——
【状态:可交互】【状态:已锁定】【状态:危险】
但标签闪烁极快,0.5 秒后统一变成【状态:待确认】,显然是系统故意屏蔽。
“老规矩,先找规律。”闻溯低声。
1. 穿黄色雨衣的小男孩(A)
雨衣下摆滴落的水呈淡红色,落地后迅速蒸发,留下铁锈味。
手电拉近,雨衣帽檐下没有脸,只有一团旋转的黄色雾气。
系统提示音:
“雨衣内侧温度 41 ℃,湿度 0 %。”
在 ?30 ℃环境里,湿度和体温不可能同时归零——
雨衣是“空壳”,排除 A。
2. 抱黑猫的老妇人(B)
黑猫眼珠呈琥珀色,竖瞳收缩到极限。
季珉把相机快门调到 1/4000 秒,连拍三张。
回放显示,猫的瞳孔在每一帧里位置完全相同——
不是生物,是定格图像。
老妇人指甲缝有黑色油渍,像机油。
猫与人都无呼吸雾汽,排除 B。
3. 提生日蛋糕的西装男人(C)
蛋糕盒透明,能看到里面是一支点燃的数字蜡烛“0”。
蜡烛火焰在雨中不灭,颜色却是冷蓝色。
林笙用指背靠近火焰,无温度。
“冷焰”——系统常用的幻术标识。
排除 C。
4. 拿白伞的蓝裙女孩(D)
白伞伞骨滴落的水珠呈 60°夹角,像被固定住的静态模型。
夏观蹲下去,指尖触碰伞面,水珠不滚落,反而在指尖碎成粉尘。
排除 D。
5. 背氧气瓶的登山客(E)
氧气瓶压力表读数 0 bar,但阀门处结霜形状呈“呼吸式”起伏。
闻溯用指节轻敲瓶身,回声空洞。
“瓶内是真空,结霜来自外部湿气——假瓶。”
排除 E。
6. 拄导盲杖的中年盲人(F)
导盲杖末端无磨损,却有一行新鲜泥点,泥点形状与停车场水洼不符。
手电照脸,盲人眼球震颤频率 8 Hz,与系统“模拟 NPC”默认值一致。
排除 F。
7. 穿救生衣的落水者(G)
救生衣充气饱满,胸前反光条在雨里闪烁。
反光条上粘着一片鱼鳞,鱼鳞呈半透明,边缘带血。
季珉用相机微距拍摄,鱼鳞在 0.1 秒后自动消失——
系统刷新残影,排除 G。
8. 戴防毒面具的消防员(H)
面具滤罐有冰霜,呼吸阀却正常开启。
手电穿过面镜,能看到内侧凝着一层薄雾,雾随呼吸节奏移动。
“真人。”闻溯给出判断。
林笙补充:“滤罐冰霜厚度 2 mm,对应 ?25 ℃环境,时间吻合。”
夏观用指背贴面具边缘,能感受到微弱气流。
确认 H 是唯一具备“呼吸证据”的乘客。
系统规则要求“所有可安全登车者”,而非“唯一”。
四人重新扫视,发现消防员身后地面,雨滴落点呈圆形扩散——
真实物理碰撞;其余七人脚下,雨点穿模,无涟漪。
再次确认:只有 H 满足“可交互”与“物理存在”双重条件。
倒计时 04:11。
闻溯在触控屏上勾选:
【H 戴防毒面具的消防员】
其余 A B C D E F G 全部留空。
系统静默三秒,车门“嘶啦”一声向内折叠,消防员抬脚踏上车厢。
其余七人身影像被雨水冲散的墨迹,瞬间消失。
车厢灯由 5 盏升至 8 盏,光线稳定。
广播男低音带着笑意:
“正确选项 1 个,错漏 0 个,灯全亮,恭喜通关。”
同时,消防员摘下面具,露出一张被冻伤却平静的脸。
他轻声说:“谢谢你们没把我留在雨里。”
消防员胸牌编号:B-09-12。
季珉用相机对准数字,镜头里,最后一位“2”闪了一下,变成“1”。
仿佛系统在说:
“下一道题,你们也会把我算进去。”
倒计时 00:00。
车门关闭,雨刷器启动,公交车缓缓驶入更深的夜色。
八盏灯全亮,像八颗被重新点燃的星。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