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
云靖重伤尽愈,更因《天罡正气诀》而功力大增,如同脱胎换骨。
他不再仅仅是武当的记名弟子、朱元璋的义弟,更成为了文天祥浩然正气一脉的真正传承者。
他稍作调息,熟悉了体内澎湃汹涌的全新内力后,便毅然请缨,重返战场。
朱元璋与刘伯温见他目光湛然,气息沉凝远胜往昔,知其已得大造化,心中大喜,当即允准。
城头之上,云靖手持秋水剑,迎风而立。
面对城外如潮水般涌来的元军,他心中再无半分惧意,唯有为逝者复仇、守护生者的坚定信念。
他长啸一声,声震四野,竟隐隐压过了战场上的厮杀声!
下一刻,他如惊鸿般掠下城墙,主动杀入敌阵!
这一次,他的剑法已然不同。
依旧是“秋水剑法”的招式,但剑意之中却蕴含了一股沛然莫御的煌煌正气!
剑光挥洒间,不再是单纯的凌厉锋锐,更带有一种震慑邪佞、涤荡妖氛的浩然之力!
那些依附于元军的邪派高手,其阴毒武功在这股纯正浩大的内力面前,仿佛遇到了克星,威力大减,甚至反噬自身!
云靖如虎入羊群,剑光过处,元兵纷纷倒地,寻常将领难挡其一合之敌。
即便是“百毒老仙”、“红绫妖女”等魔头联手围攻,也被他那融合了《天罡正气诀》的精纯内力和精妙剑法逼得手忙脚乱,险象环生!
“他的武功……怎么可能精进如此之快?!”
“是文天祥的功夫!是那股讨厌的浩然气!”魔头们惊骇交加。
武当凌云子道长见状,亦是抚须惊叹:“妙哉!云少侠竟得文丞相真传,正气凛然,邪魔退避!此乃天佑我辈!”
义军将士见云靖如此神勇,宛若天神下凡,顿时士气大振,呼喊声震天动地。
朱元璋趁机指挥大军全线反攻,徐达、常遇春等猛将更是奋勇当先。
战场形势瞬间逆转!
元军原本倚仗的邪派高手被云靖一人牵制乃至压制,军心开始动摇。
在义军悍不畏死的冲击下,元军阵脚大乱,节节败退,死伤惨重。
帅旗下的裴骏看到这一幕,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眼睁睁看着云靖不仅没死,反而武功暴增,更疑似破解了秋水剑的秘密,施展出了他梦寐以求却求而不得的文天祥一脉的真功夫!
嫉妒、愤怒、难以置信的情绪几乎将他吞噬!
“不可能!这不可能!”裴骏面容扭曲,咆哮着,“那是我的!那本该是我的!”
然而,败局已定。
任凭他如何嘶吼,也无法阻止元军的溃败。
眼看义军就要冲杀到帅旗之下,麾下将领纷纷劝他暂避锋芒。
裴骏死死盯着在万军从中如入无人之境的云靖,眼中充满了最深刻的怨毒和不甘。
但他终究是枭雄心性,深知留得青山在的道理。
“云靖!朱元璋!你们给我等着!此仇不报,我裴骏誓不为人!”他咬牙切齿地放下狠话,最终猛地一跺脚,在亲信死士和残余的“影煞阁”高手护卫下,狼狈不堪地舍弃了大军,向着后方疾驰而去,竟是连帅旗也顾不上了。
主帅一逃,元军更是兵败如山倒,彻底失去了抵抗意志,或降或逃。
濠州之围,就此解除!义军取得了空前大捷!
-
战后,满目疮痍的战场需要打扫。
云靖第一时间不顾疲惫,执着地在元军曾经驻扎的区域,尤其是当初那座牢帐附近,疯狂地寻找着石凌的遗体。
然而,遍寻不着。
那里只有战斗留下的痕迹和早已干涸发黑的血迹,或许石凌的遗体早已在混乱中被元军清理,或是毁于战火,又或是被裴骏带走……
云靖站在那片空地上,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充满了萧索和悲凉。
他最终只能面对现实,石凌,他童年唯一的玩伴,那个身不由己、最终却为他付出了生命的兄弟,连尸骨都无法寻回。
他在濠州城外一处面朝大海、风景开阔的山坡上,为石凌立了一个衣冠冢。
冢前竖着一块简单的木碑,上面是云靖亲手刻下的字:“义兄石凌之墓”。
没有过多的头衔,只有最朴素的称谓和最沉重的情感。
云靖将一壶酒缓缓洒在墓前,低声道:“石凌兄弟,安息吧。你的枷锁,我已替你打破。你的仇,我会替你报。这朗朗乾坤,终有一日,会如你所愿,再无压迫,再无蛊毒……”
海风吹过,扬起他的衣发和冢上的新土,仿佛无声的回应。
此战之后,云靖名动天下,不仅因其武功,更因其传承的文天祥浩然正气。
而裴骏的败逃,则预示着这场正邪之争、家国之战,还远未到结束之时,必将更加激烈……
-
濠州大捷,元军溃败,主帅裴骏弃军而逃,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四方。
红巾军声势大振,原本观望的诸多豪强、零星义军纷纷来投,朱元璋麾下实力急剧膨胀,已成为江淮地区抗元的中流砥柱。
云靖因身负《天罡正气诀》传承,武功卓绝,更在战场上正面击溃元军及一众邪派高手,其“浩然剑”之名不胫而走,被百姓和义军视为正道希望与精神象征。
每日都有不少慕名而来的武林人士和青年才俊欲投入其门下或一睹风采。
然而,云靖本人却并未沉溺于胜利的喜悦和众人的追捧之中。
石凌的死,如同一根尖刺,始终埋在他心底。
他变得更加沉默寡言,除了必要的军务和练功,常常一人独处,或是在石凌的空冢前静坐良久。
那份沉重的责任感,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一日,刘伯温寻到正在校场练剑的云靖。
只见剑光如秋水潋滟,却又蕴含着一种沛然正气,流转之间,圆融自如,显然其内力与剑法已完美融合,更上一层楼。
待云靖收剑回鞘,刘伯温才缓步上前,神色略显凝重:“三弟,武功精进神速,实乃可喜可贺。只是,眼下却有一桩棘手之事,需与你商议。”
“二哥请讲。”云靖擦去额角细汗,目光沉静。
刘伯温道:“近日我军虽连战连捷,声势浩大,但粮草军饷消耗甚巨,尤其是即将入冬,物资筹措更为艰难。据探马来报,西北百里外有一处元军大型转运仓,囤积有大量粮草、兵甲,守备虽严,但若能取下,必能解我燃眉之急,更能重创元军补给。”
他顿了顿,看向云靖:“然而,此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强攻损失必大,且裴骏新败,元廷定然加强戒备。大哥之意,是想派一支奇兵,智取为上。此事……非胆大心细、武功高强者不能胜任。”
云靖立刻明白了刘伯温的未尽之意。
经历了上次的教训,深入敌后的任务必须更加谨慎,而如今军中,无论武功、智谋、应变能力,他确实是最佳人选,更何况他还肩负着探查元廷后续动向、尤其是搜寻裴骏和“影煞阁”踪迹的责任。
他没有丝毫犹豫,抱拳道:“大哥二哥既有此意,云靖愿往。”
朱元璋此时也走了过来,脸上带着担忧和不舍:“靖弟,你刚经历大险,伤势初愈,本不应再让你涉险。只是此事关系重大,且……”
“大哥不必多言。”云靖打断了他,眼神坚定,“国事为重,个人安危为轻。况且,我与裴骏、影煞阁之间,尚有血海深仇未报。此次任务,正合我意。”
见云靖意决,朱元璋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既然如此,一切小心!徐达会挑选一批最精锐的好手随你同去,一切行动,由你全权指挥!切记,事不可为,即刻撤回,保全自身为上!”
“小弟明白。”
刘伯温则再次取出一个锦囊,递给云靖:“三弟,此行西北,变数尤多。这锦囊你收好,若遇无法决断之困境,或可一观。”
云靖接过锦囊,贴身收好,心中温暖:“多谢二哥。”
是夜,一支精干的小队悄然出城,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为首的云靖,一袭青衫,背负秋水剑,目光如星,再次踏入了危机四伏的敌后之地。
他知道,前方的道路绝不会平坦。
裴骏败逃,绝不会善罢甘休。
元廷遭受重创,也定会派出更强大的力量前来镇压。
而那座看似是粮仓的据点,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的陷阱或秘密。
新的挑战,已然开始。
而云靖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亦是刀山火海。
他必须前行,为了逝去的,也为了将要到来的。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