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明月照阿宝 > 第21章 关于报仇的思考

第21章 关于报仇的思考

关于“报仇”的思考

在创作《明月照阿宝》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乱世之中,当至亲惨遭杀害,什么样的“报仇”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仇恨的轮回

初看冯家三代人的命运,似乎就是一个仇恨的循环:

·冯安被羌人所杀 →冯栋从军

·冯栋被曹操所害 →冯昭立志报仇

·冯昭被曹丕凌迟 →冯宁誓言雪恨

若按照这个逻辑,故事很可能会走向“以暴易暴”的复仇叙事。但这不是我想表达的。

冯家的真正遗产

在梳理冯家三代人的选择时,我发现了一个共同点:

冯安在城破时,选择的是“为护百姓撤退而死”,而不是与敌人同归于尽。

冯栋在曹操麾下时,多次谏阻屠城,最终因“反对滥杀无辜”而被害。

冯昭在刑场上,高喊的是“汉室不可亡”,而不是“冯家仇必报”。

他们虽然都死于非命,但都是为了守护他人而牺牲,而非单纯为了复仇。

阿宝的领悟

阿宝作为这个家族的见证者,最早领悟到这个道理。她经历过家人惨死的痛苦,目睹过无数复仇带来的新悲剧。所以她告诫冯宁:

“真正的忠义不是报仇,是守护。冯家五代忠烈,为的不是私仇,是天下苍生。”

这句话背后,是她用一生苦难换来的智慧。

从复仇到守护的转变

冯宁的成长过程,正是这种理念的体现:

最初,他只想“取曹贼首级,祭奠阿父”——这是最本能的复仇冲动。

后来,他在战场上发现:每杀一个“仇敌”,就可能多制造一个像自己这样的孤儿。

最终,他选择守护陇西百姓,甚至为保护百姓而战死——这才是对亲人最好的告慰。

历史的启示

回顾三国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深刻的现象:

那些为私仇而战的人,往往不得善终(如吕布、袁术)。

而那些心怀天下的人,即便失败也名垂青史(如诸葛亮、关羽)。

这不是说不应该惩恶扬善,而是说:个人的仇恨应该让位于更大的道义。

现代思考

虽然故事发生在1800年前,但这个主题在今天依然有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会遭遇不公和伤害,都会有愤怒和仇恨的时刻。但重要的是如何转化这种情绪:

是将仇恨发泄在报复上,循环往复?还是将痛苦转化为建设性的力量,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好一些?

冯家人的选择给了我们一种答案:真正的报仇,不是杀死仇敌,而是让仇敌无法摧毁我们心中的善;不是以牙还牙,而是继承亲人的遗志,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

所以,当冯宁最终为守护百姓而战时,他其实是在进行最彻底的“报仇”——他用行动告诉杀害他亲人的曹魏政权:你们可以杀死冯家的人,但永远无法摧毁冯家的精神。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千百年后,我们依然会被这样的故事打动。因为真正能够穿越时空的,从来不是仇恨,而是爱与守护。

感谢各位读者陪伴阿宝和冯家走过这段艰难的旅程。希望这个故事不仅让你落泪,更能让你思考:在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上,我们该如何活着,如何记住,如何继续前行。

历史长河中的微光

在创作《明月照阿宝》的这些年里,我常常凝视着历史的长卷出神。史书上的字句那么冷静,那么简洁:

"建安二十五年,冯昭殉国。" "景耀六年,冯宁守城战死。"

短短十几个字,就写完了一个人的一生。

可我知道,在这些冰冷的文字背后,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笑过,哭过,爱过,恨过,曾经鲜活地在这片土地上走过。

读《三国志》时,我总在想:那些轻描淡写的"大饥,人相食"五个字,是多少个阿宝失去至亲的夜晚?那些"某将战死"的记录,是多少个冯宁从少年到将军的成长历程?

历史记得曹操的雄才大略,记得诸葛亮的鞠躬尽瘁,记得关羽的忠义无双。但那些无数个阿宝、冯宁呢?那些在乱世中挣扎求生的普通人呢?

我特别想说说冯宁这个孩子。

最初设定这个角色时,我想写一个典型的复仇者:身负血海深仇,终其一生只为手刃仇敌。这很合理,也很解气。

但写着写着,我发现自己无法这样安排他的命运。

因为我想起了阿宝的教导,想起了冯家三代人的选择。如果冯宁只是为了报仇而活,那他实际上已经被仇恨吞噬,成了第二个曹丕——一个被仇恨驱使的人。

所以最终,我让他选择了更难的道路:放下私仇,守护众生。

这不是因为他忘记了父亲的惨死,恰恰是因为他太记得了。他记得父亲临死前喊的是"汉室不可亡",而不是"冯家仇必报"。他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冯家的"忠烈"。

在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几十年确实不算什么。黄巾起义到三国归晋,不过百年光阴。在历史书上,也就是几页纸的篇幅。

但对阿宝来说,这是一生。 对冯宁来说,这是一生。 对无数个普通人来说,这都是他们唯一的一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常常只看见那些推动车轮的人。但我想让大家也看看那些被车轮溅起的泥沙——它们或许微小,却也曾映照过阳光。

今天,我们读史书时,也常常成为"历史宏大叙事"的崇拜者。我们为帝王的功业惊叹,为名将的战绩喝彩,为谋士的妙计叫绝。

这没有错。但有时候,我们也要记得:在每一个历史时刻,都有无数个普通人,在用自己的人生见证历史,用微小的力量改变着历史的轨迹。

阿宝是如此,冯宁是如此,今天的你我也是如此。

也许千百年后,后人看我们的时代,也只会留下几句概括: "21世纪20年代,科技突飞猛进" "某年某月,发生某事"

但他们不会知道,在这个时代里,我们如何爱过,痛过,挣扎过,希望过。

所以,在写《明月照阿宝》时,我最大的愿望不是讲述一个多么精彩的故事,而是希望读者能够:

透过历史的缝隙,看见那些被遗忘的微光; 透过宏大的叙事,听见那些被淹没的声音。

因为历史不仅是王侯将相的史诗,也是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就像陇西的雪,年年落下,覆盖一切。但雪化之后,大地会记得所有生命的痕迹。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在历史长河中默默发光的普通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关于报仇的思考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出格

北岛长夜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