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的这天,颓废了几天的太阳终于升起,和煦的阳光透过树叶洒落下来,给人莫名的好心情。
马车也按照原路返回中。
“吁——”
突然的骤停,众人都还没反应过来,身体控制不住的往前倒去。
姜佑坐在中间,重心不自觉向前,幸亏贺礼朝手疾眼快,连忙扶住了她。
司徒霜一把拉开门帘:“怎么回事?”
亓泽调转马头,回来禀报道:前方有一群难民。”
听到难民,贺礼朝不自觉的皱紧眉头。
姜佑也探出头来:“这里虽说是郊外,可是也是在京城周围,怎么会出现那么多的难民。”
姜佑说完后,贺礼朝将她拉到位置上:“你在这里坐好,别出去了,我出去看看。”
停好马车后,贺礼朝下车朝难民堆走去。
“大娘,我想问一下你们是从哪里来啊。”
那位大娘怀里还抱着一个四五岁孩子,那孩子露出的胳膊骨瘦如柴,脸上也没有什么肉,眼眶凹陷下去,跟显得突出。
大娘木讷的抬起头,叹了一口气说:“我们是从鳢县来的。”
鳢县是鱼水之乡,本应该雨水充足,却干旱了很多年,县里赖以生存的河流已经干涸,但朝廷每年都拨了大笔的赈灾资金,按道理不应该有那么多难民。
“鳢县虽受灾,但是朝廷也拨了赈灾粮,你们……”
那大娘听到这,一下子激动起来:“呸,狗屁,那些粮食都进了那大贪官的口袋里,我们分毫未见,这次我们来京城,就是想找青天大老爷为我们鳢县那么多的百姓讨个公道!”
话音刚落,一旁的其他难民也振奋起来。
“就是……”
“对,我们要讨回公道…...”
贺礼朝连忙安抚难民的情绪:“那刺史呢,据我所知,每年传回来的消息,都是正面的。”
“那人跟县令沆瀣一气,抬高粮价,这让我们普通人怎么活,我儿子、儿媳为了找他们理论,却被他们乱棍打死,剩下我和我可怜的孙儿,县里也已经饿死很多人了。”
贺礼朝心里五味杂陈,再看着那孩子明亮的清眸,贺礼朝实在是不忍心,叫亓泽去车上拿了一点吃的。
亓泽拿了一些当时姜夫人离开时叫人送来的送来的糕点,也所剩无几。
那些难民看到糕点一窝蜂的涌向亓泽,把亓泽逼的连连后退,糕点盒子不知被谁打掉在地上,等难民散去,糕点被捏的一片狼藉,只剩一些皮渣。
大娘搂着那孩子,行动不便,自然是没有抢过。
“给。”
姜佑和司徒霜不知什么时候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从万福寺带出来的几个面饼。
大娘接过面饼,连忙道谢,再往怀里的孙子手里塞。
眼下这里已经离城门口不远了,难民的人数较多,可能还需要走个一日。
姜佑一行人上了马车后,马车内的空气放佛变得沉重。
良久后,还是姜佑打破寂静:“等我回府后,会想办法组织施粥,总归能帮一会儿是一会儿。”
“我也来帮忙!”
听到司徒霜的相助,姜佑紧紧的握了握好姐妹的手。
“但也治标不治本。”贺礼朝精准的指出问题,让两个人原本亮起来的眼眸又暗淡下去。
“你俩很想帮他们吗?”贺礼朝突然卖起关子来。
司徒霜无精打采的说了句:“唉,那孩子太可怜了。”
姜佑也情绪低落的点了点头,又猛地抬头看向贺礼朝:“你有办法?”
就他俩这熟悉程度,真的应了贺礼朝之前说的那句话,“只汝者莫若我”。
“鳢县的县令竟然敢私吞赈灾粮,肯定有人包庇,连刺史都敢勾当,说明这人品阶不低,这样的话我们很难扳倒这个人。”
姜佑和司徒霜面色都凝重起来,贺礼朝并没有一官半职,她二人还是女子,能做的事情都太少了。
贺礼朝也看出来她们俩个人的失落:“你们先回去准备施粥的事情,过段时间我想办法合理的去鳢县查看一下,先把百姓的事情解决了。”
事已至此,也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
等姜佑回到姜府,已经过了晌午了。
阿莲去吩咐厨房的做一份小食,送到姜佑的柚苑。
虽然知道这个时间母亲可能在午息,但是姜佑还是想去碰一下运气。
往主院走的路上,正好遇到了姜易从主院方向走来。
“大姐,你终于回来了。”
“路上耽搁了一会儿,祖母和小娘怎样了,都好些了吗?”
姜易点了点头:“都是些简单风寒,祖母年纪大了,下面的人自然重视一些,小娘也没什么大碍,喝两服汤药已经好了。”
听到都是简单风寒,姜佑也放宽心了些。
“对了,母亲午息了吗?”想着姜易从主院方向走来,肯定是刚从母亲房中出来。
“还没呢,中午厨房做了银耳羹,母亲多喝了两碗,这下恐怕是还睡不着。”
姜佑若有所思的晃了晃脑袋,道别了姜易,就赶去找母亲了。
姜夫人正巧在院里里消食。
“佑儿回来了啊,吃饭了吗?”又拉着姜佑的手往屋里走去。
“母亲,我有事要与您商量一下。”
姜夫人知道这个大女儿向来有自己的想法,用慈爱的目光示意姜佑继续讲下去。
“今日回来的时候耽误了些时间,是因为在离城门口不远的地方,遇到了一群从鳢县来的难民。
鳢县干旱了许久,我瞧着实在可怜,我想在门口布一个施粥的地方。”
姜佑说完后,姜夫人没说话,微皱眉头,似是在思量。
姜佑见母亲的态度不明确,又赶快接着说道:“炎节将至,大大小小的灾害,我们施粥布善,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过了一会儿姜夫人才轻轻的颔首:“确实有道理,马上也到你祖母的寿诞,今日你祖母同我商量,说是今年的寿辰简单办些,明年七十整岁的时候再大办,这样的话,施粥的事情你就放手去做。”
姜佑听了欣喜若狂,拜别了母亲,就迅速去筹备了,估摸着明日难民就会进城了。
第二天一早,司徒霜就赶来帮忙了,日中以前,难民陆续的进来了,姜佑派了小厮去传话,不一会儿门口就排起了长队。
因为准备的匆忙,施粥的摊子并没有特别的完,为了以防发生事故,特意派了很多的家丁在一旁看候。
一直派到了下午,姜佑才找时间休息,一坐上凳子,就觉得头晕目眩。
司徒霜坐在一旁也没好到哪里去,疲惫不堪靠着,一口气喝完了阿莲端上来的水。
“佑佑你这姜府大小姐人美心善、乐善好施的名头更是要声名远扬了。”
姜佑轻轻的叹出一口气,也没接话,等到阿莲端来吃食,才缓缓地移动。
站了那么久,已经很饿了,但是在又饿又累的情况下,姜佑选择吃一口休息一会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