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小组的第二次会议,地点定在了计算机系的空教室。
白板上写满了林烨和沈知意讨论留下的字迹:“实名社交图谱”、“照片标签功能”、“信息流推送算法雏形”……赵凯和孙浩负责将讨论内容整理成文档,两人看着这些陌生又前沿的名词,打字的手都有些迟疑。
“林烨,这些概念是不是太……超前了?”孙浩忍不住开口,“老王能看懂吗?”
沈知意正在本子上快速绘制系统架构草图,头也没抬:“分析报告的价值在于前瞻性。”
林烨点头,接过话:“没错。我们要展示的不是已知的东西,而是未来的可能性。”他指着白板上“用户粘性”四个字,“传统的门户网站信息是单向的,而我们的模型,核心在于互动与关系链,这才是能产生高粘性的关键。”
他侃侃而谈,将后世社交产品的运营理念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拆解。沈知意时而补充技术实现的细节,时而提出更优化的逻辑路径。两人思维的碰撞,让原本模糊的概念逐渐变得清晰、可行。
赵凯看着配合默契的两人,碰了碰孙浩的胳膊,压低声音:“我看他俩不像在做作业,倒像在搞什么秘密研发。”
会议结束时,报告的核心框架和创新点已经基本确定。沈知意负责技术部分的分析和原型图绘制,林烨负责商业模式论证和市场前景分析,赵凯和孙浩负责资料搜集和格式排版。
“最迟下周日前,把自己负责部分的初稿完成。”林烨分配任务,语气自然而然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领导力。沈知意没有任何异议,只是点了点头,将画满草图的笔记本小心收好。
离开教学楼,已是华灯初上。林烨没有回宿舍,而是去了学校后门的ATM机。他将这一个月代练攒下的所有钱——一千八百元,全部存入了银行卡。加上之前预留的生活费,他能动用的资金接近两千五。
这点钱,对于即将到来的浪潮,不过是杯水车薪。但他必须抓住这次机会。记忆如同精密的钟表,清晰地指向一个节点——那几支他前世反复研究过、曾在这次牛市中创造神话的股票,已经开始了启动前的最后盘整。
他需要更多的本金。
第二天,他找到了“铁锤震天”。几次合作下来,这个真名叫吴刚的物理系大三学生,已经对林烨的游戏技术和信誉佩服得五体投地。
“吴哥,想不想把业务做大点?”林烨开门见山。
“怎么做?”吴刚很有兴趣。
“我提供技术支持和流程管理,你利用你在玩家里的关系,负责接单和客户沟通。利润你拿三成。”林烨提出了一个简单的分销代理模式。他需要解放自己的时间,也需要更快地积累资金。
吴刚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林烨的效率他是亲眼见过的,这简直是送上门的好事。
与此同时,陈锐的疑虑在与日俱增。他几次约林烨打球、参加联谊,都被林烨以“小组作业忙”为由推脱了。他偷偷去网吧看过一次,发现林烨并不在常坐的位置。
“他最近到底在搞什么?”陈锐忍不住向苏晴抱怨。此刻,他们正坐在学校咖啡馆里,苏晴小口喝着果汁,姿态优雅。
“也许真的在忙学习呢?”苏晴不以为意,“一个穷学生,还能翻出什么浪花?”她家境优越,潜意识里并未将林烨这类需要自己赚生活费的同学放在对等的位置上。
“不对,”陈锐摇头,他了解以前的林烨,“他肯定有事瞒着我。”那种无法掌控的感觉,让他心里像有只爪子在挠。他决定再试探一次。
周五下午,陈锐堵在了林烨宿舍门口,脸上堆着笑:“林烨,走,请你吃饭!市中心新开了家西餐厅,听说不错。”
若是前世,林烨大概会为这份“慷慨”感动。但现在,他只觉得讽刺。
“不了,”林烨晃了晃手里的书,“约了人去图书馆讨论作业,下次吧。”他语气温和,拒绝得却毫无转圜余地。
陈锐脸上的笑容淡了些,目光扫过林烨手中的《证券投资分析》,眼神微凝:“你怎么看起这个了?想炒股?那玩意儿风险太大,可不是我们学生玩得起的。”
话语里带着看似关心的告诫,实则是不动声色的贬低,暗示林烨不自量力。
林烨如何听不出这话里的机锋?他微微一笑,笑容清淡,未达眼底:“随便看看,多学点东西总没坏处。毕竟,”他顿了顿,意有所指地看向陈锐,“人不能永远指望别人,对吧?”
说完,他不再理会陈锐瞬间变得难看的脸色,径直走向楼梯口。
陈锐站在原地,看着林烨挺拔而决绝的背影消失在转角,脸色彻底沉了下来。他感觉,有什么东西正在脱离他的掌控,朝着未知的方向滑去。
而林烨,此刻心中一片清明。代练业务的链条已经初步铺开,能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与沈知意的合作证明了她的价值,技术核心已然找到。股市的东风即将来临。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
青萍之末,风已起。静水深流之下,惊雷正在酝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