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城的空气里弥漫着塑料和焊锡的气味。林烨穿行在堆满显示器和主机箱的摊位间,目光冷静地扫过各种配置单。他此行目标明确:一台足够支撑沈知意进行程序开发的高性能电脑,预算控制在两千五百元以内。
他最终在一个看起来较为实在的店主摊位前停下,指着配置单上几项关键部件——CPU、内存、显卡,提出了几个精准到让店主都有些讶异的技术问题。他没有纠结于品牌,而是直指核心性能参数,给出的预算分配方案更是让店主意识到,这个年轻学生绝非门外汉。
“小伙子,懂行啊。”店主收起最初的随意,认真起来。
一番讨价还价后,林烨以两千三百元的价格,拿下了一套远超这个价位普遍水准的组装机。他额外买了一根质量好的网线,以及一个二手但功能完好的电脑桌。当他把主机、显示器和电脑桌搬回学校附近他新租下的那个仅有十平米、但安静独立的小单间时,卡里的数字又缩水了一大截。
他没有丝毫心疼。这笔投资,远比股市里任何一个短线操作都更具战略价值。
第二天,他带着沈知意来到了这个简陋的“工作室”。
沈知意看到那台崭新的电脑时,平静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明显的波动。她熟练地开机,检查硬件配置,运行了几个测试程序,速度让她满意地点了点头。
“配置很好,足够用了。”她转向林烨,眼神里带着询问,“这……”
“这是我们的工具。”林烨打断她,语气不容置疑,“作业的演示程序需要它,你提到的那个‘键值存储’的研究也需要它。放在这里,你随时可以来用,比机房方便。”
他没有提钱,没有提归属,只是定义了它的用途——“我们的工具”。沈知意看着他,沉默了几秒钟,似乎明白了什么,最终没有推辞,只是郑重地说:“我会尽快把演示程序做出来。”
从那天起,这间小屋成了两人除了教室、图书馆之外的常驻地。林烨继续打理着他的代练业务和关注股市动态,而沈知意则完全沉浸在代码的世界里。键盘清脆的敲击声成了房间里最常响起的背景音。偶尔,两人会就某个技术细节或产品逻辑进行简短而高效的交流,没有任何废话。
与此同时,陈锐的耐心正在耗尽。他几次旁敲侧击,都无法从林烨口中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林烨的回避和那份不动声色的独立,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他动用了点关系,想去查林烨的银行流水(以此时并不十分严格的金融监管,并非完全不可能),却被告知需要更复杂的手续,学生身份难以操作,只得作罢。
他又把主意打到了赵凯身上。一次篮球赛后,他搂着赵凯的肩膀,状似无意地问:“凯子,林烨最近忙啥呢?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是不是交女朋友了?计算机系那个沈知意?”
赵凯用毛巾擦着汗,大大咧咧地回答:“没听说啊!他跟沈知意就是搞那个管理学作业,搞得跟真的一样,天天泡在一起讨论,我都插不上话。不过林烨最近好像挺阔绰,昨天还请我们喝了饮料。”
“阔绰?”陈锐捕捉到了关键词,眼神微眯,“他哪来的钱?”
“不知道啊,”赵凯摇头,“可能代练赚的吧?他不是一直在网吧接活嘛。”
陈锐不再说话。代练?他隐约觉得没那么简单。那种小打小闹,能让他整个人气质都变得沉稳自信?
几天后,一次全系的公共课上,苏晴恰好坐在了林烨斜后方。她原本并未留意,直到无意间看到林烨摊开在桌上的笔记本。上面并非课堂笔记,而是一些她看不太懂的符号和曲线图,旁边标注着几支股票代码和价格区间,笔迹冷静而有力。
她微微一怔。她父亲偶尔会在家谈论股票,她耳濡目染,知道那几支代码最近似乎涨势不错。她再次打量林烨,发现他穿着虽然依旧普通,但整个人坐姿挺拔,眼神专注地看着讲台,侧脸线条透着一股以前从未有过的坚毅和……笃定。
这不再是那个需要为生活费发愁、带着些许自卑和讨好意味的穷学生了。
课间,陈锐凑过来跟苏晴说话,目光不善地瞥了一眼林烨的方向。苏晴轻轻搅动着手里的饮料,忽然低声说:“阿锐,你有没有觉得,林烨好像……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陈锐冷哼一声:“装神弄鬼而已。”
苏晴却没有接话,只是若有所思地看着林烨收拾书本,独自离开教室的背影。女生的直觉告诉她,那种变化,并非伪装。
她第一次,真正地将林烨放入了需要“正视”的范畴。
而在那间十平米的小屋里,沈知意敲下最后一行代码,运行了第一个测试用例。屏幕上流畅滚过的数据,让她紧绷的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丝弧度。
技术的基石,已在狭小的空间里悄然铸就。而某些人固有的认知,也开始了不可避免的松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