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太的骂声响遍整个院子,沈氏已经醒了,她听见动静忙不迭爬起身来,慌乱中连扣子都系错了两颗。
吴老太叉着腰站在院里,狠狠瞪了沈氏一眼,嘴里依旧不饶人:“天天磨磨蹭蹭的,等下误了早饭,看我不扒了你的皮。”
姜芷躺在榻上,听见外头的动静,许氏肯定还在屋里赖着,三房有姜元宝这个宝贝疙瘩在,吴老太从来都是偏袒许氏多一些。
至于葛氏,她虽然也不得吴老太喜欢,但她心眼多,总是挑轻省的活计做,最后大部分的重活都是落到沈氏头上。
果然,没一会儿就听见葛氏的声音:“娘,我这就去喂鸡。”
她说着,脚步却慢悠悠的,分明是在磨蹭时间。
更过分的是许氏,她在西厢房里扯着嗓子喊,声音里还透着几分慵懒:“娘,元宝还没醒呢。这孩子睡觉不老实,我得守着他,等他醒了好给穿厚衣裳,要是冻着了可不成。”
吴老太竟真的应了,连连点头,声音软和道:“对对对,元宝小,身子金贵,你就好好看着他,别让他冻着。”
姜芷心里冷笑,这姜家,早就被偏心和自私搅活得不成样子了。这要是不分家,沈氏早晚要被吴老太磋磨死。
她起身穿好衣裳走到院里,灶房的烟囱已经开始冒烟了,姜芷掀开门帘进去,见沈氏正蹲在灶膛前头,火光映得她的脸泛红,额角也沁出了汗。
“娘,我来劈柴吧。”姜芷上前拿起柴刀,她握在手里怪沉的,毕竟她人小力气不如沈氏大,但多亏了穿到原主身上,这具身体劈柴的要领还没忘。
沈氏愣了愣,连忙摆手道:“你身子刚好,哪能让你干这个?快歇着去,娘来干就行。”
“娘,我真没事。”姜芷握紧柴刀,“您烧火吧,我劈完这些就够了。”
沈氏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心里又酸又暖,她知道闺女是心疼自己,只好专心烧火了。
姜芷劈着柴,耳朵却留意着院里的动静,吴老太在跟葛氏闲聊,说的无非是冬至要给姜元宝买猪肉包饺子的事,言语里满是炫耀,仿佛能吃上猪肉饺子,是多了不得的事。
果不其然,接下来的两天,吴老太更是把“偏心”二字刻在了脸上。
她中午到村口的路上晃两圈,逢人就念叨:“我家元宝还长身体,我家就想着冬至包猪肉饺子吃,我得亲自去镇上买,别人买的我都不放心,要是缺斤少两了怎么好。”
姜芷知道,吴老太抠搜了一辈子,就算买了猪肉,也绝不会让所有人都吃舒坦。
她估摸着,吴老太顶多会拿出一半猪肉做馅,剩下的肯定会收起来,留着慢慢给她的宝贝孙子吃。
终于到了冬至,天还没亮,吴老太就揣着钱出了门,临走前还特意把钱袋子往怀里塞了塞,生怕被人看见。
姜芷站在门口,看着她匆匆离去的背影,感叹着好戏快要开场了。
沈氏在灶房里忙活,准备蒸粟米饼。
姜芷走进去,有意无意道:“娘,今天冬至,咱也能尝点饺子吗?”
沈氏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神情黯淡道:“你奶心里只有元宝,能让咱喝口饺子汤,就不错了。”
姜芷没再说话,心里却更确定了自己的猜想。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吴老太回来了。她一进院子就嚷嚷:“买着了买着了,新鲜的猪肉。”
说着,她扬起手上那块猪肉,约莫有一斤重,那猪肉肥瘦相间,还带着血丝,看得院里的人都直咽口水。
姜芸正在院里晒衣裳,看见猪肉眼睛都亮了,忍不住问:“奶,今天能多包点饺子吗?我也想尝尝肉味。”
吴老太瞪了她一眼:“你个丫头片子,懂什么?这猪肉是给元宝买的,哪有你的份,赶紧做事,别在这碍眼。”
她说着,把猪肉往怀里一揣,转身就进了灶房。
姜芸被骂得眼圈发红,姜茹连忙拉了拉她的胳膊,示意她别再说话。
姜四丫站在一旁,手里还拿着没拧干的衣裳,眼神落在吴老太的背影上,满是羡慕,却一句话也不敢说。
吴老太进了灶房把那块猪肉切了一半,剩下那半递到沈氏面前,大声道:“老二家的,你去剁肉吧,记得多放点野菜,少放点肉,得省着点吃。”
沈氏接过猪肉,这半块猪肉根本不够家里这些人吃,要是多放野菜,也许每个人还能尝个味,她不敢反驳吴老太,只能点点头,麻利地开始做。
姜芷跟着进了灶房,看着沈氏把猪肉切成小块,然后开始剁馅,猪肉的香味渐渐弥漫开来,飘出灶房,整个院子里都能闻到。
姜芸在院里不停地咽口水,连正在晒衣裳的姜四丫,都忍不住时不时往灶房的方向看。
姜老三闻着香味,从西厢房里走了出来,凑到灶房门口:“二嫂,馅剁好了没?我都快馋死了。”
沈氏没说话,只是加快了手上的动作。姜芷瞥了姜老三一眼,原主这位三叔每天做事不积极,好吃懒做,现在闻着点肉味,倒比谁都积极。
没过多久,肉馅终于剁好了,沈氏把野菜切碎,和肉馅拌在一起,加了些调味料。
沈氏又开始和面,手里的面团在案板上揉着,姜芷坐在一旁,帮着擀皮,她擀的皮大小均匀,厚薄适中。
吴老太也进了灶房,搬了个板凳坐在一旁监督,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沈氏手里的馅。
“少放点馅,每个饺子里有一点肉就行,尝个味就是了。”她不停地念叨,生怕沈氏多放一点肉,“咱家穷,得省着点,元宝还得留着吃肉呢。”
沈氏只好按照她的要求,每个饺子里只放一点点馅,包好的饺子个头不大,看起来干瘪瘪的,但即便如此,那香味依旧让人垂涎欲滴。
姜芷一边擀皮,一边默默数着——一共包了四十五个饺子。
水开了,沈氏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在锅里翻滚着,香味越来越浓。
吴老太守在锅边,眼睛瞪得溜圆,紧紧盯着锅里的饺子,生怕少了一个。
终于,饺子浮了起来,沈氏刚想拿起漏勺把饺子捞出来,吴老太就一把抢过漏勺,大声说:“我来我来,你笨手笨脚的,可别把饺子捞破了。”
她小心翼翼地把饺子捞出来,先拿了一个碗,足足盛了十五个饺子,然后端着碗,脚步飞快地进了堂屋。
没过一会儿,堂屋里就传来了姜元宝欢快的声音:“有饺子吃啦,好多饺子!”那声音里满是兴奋,听得院里的几个人心里更不是滋味。
姜芸在院里听得清清楚楚,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姜茹拉着她的手,低声安慰:“别哭了,不给就不给,咱不求她。以后等姐赚了钱,给你包饺子吃,想吃多少吃多少。”
灶房里,沈氏还在收拾案板,姜芷站在一旁,心里却跟明镜似的,吴老太一会还会再来分饺子,只是绝不会有她们的份。
果然,没一会儿,吴老太就从堂屋走了出来,手里还端着那个空碗。
她径直走到灶房,眼睛扫过锅里的饺子,又睨了一眼沈氏和姜芷,嘴角撇了撇,没好气道:“老二家的,愣着干啥?还不把碗拿过来,给家里几个男人分饺子。”
沈氏连忙从灶台上拿过几个瓷碗,递到吴老太面前。吴老太接过碗,拿起勺子,小心翼翼地往碗里盛饺子,每个碗里不多不少,正好六个。
她一边盛,一边嘴里还念叨着,把盛好饺子的碗分别递给刚走进来的姜老大和姜老三,又把最后一碗塞到姜父手里,最后才端起剩下的那碗,往许氏的西厢房去。
姜老大接过饺子,脸上堆着笑,他辛苦了一年,也顾不得妻女了,只是一个劲吃饺子。
姜老三也不含糊,端着碗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嘴里还含糊不清地说:“这饺子真好吃,比镇上馆子做的还香。”
只有姜父拿着饺子,站在原地,他想说什么,却最终只是叹了口气,把碗递到沈氏面前:“你和芷儿吃吧,我不饿。”
沈氏心里难受,只是低声道:“你和芷儿吃吧,我吃粟米饼就行。”
吴老太分完饺子,又折回灶房,看着锅里空空如也的汤水,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她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沈氏和姜芷,还有院门口的葛氏,姜茹,姜芸和姜四丫,眼神里满是不屑。
“都看啥看,饺子都分完了。”吴老太叉着腰,声音拔高了几分,故意让所有人都听见,“你们这些丫头片子,还有老大家的和老二家的,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就别惦记饺子了。家里穷,能让你们肯上粟米饼就不错了,别不知足,要是啃树皮可有你们哭的。”
姜芸听见这话,哭得更凶了。姜茹咬着牙,拉着姜芸就往东厢房走,她不想再听吴老太的刻薄话,更不想让妹妹再受委屈。
姜四丫站在原地,她低着头,让人看不清她的表情。她知道,自己在这个家里跟个奴仆没啥两样,爹不疼娘不爱,下头还有个蛮横自私的弟弟,别说抱怨了,只能默默忍受。
姜芷拿着粟米饼,咬了一口,那么干涩的口感根本咽不下去。
她看着沈氏强颜欢笑的样子,又看了看姜父落寞的神情,一定要尽快分家,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再也不用看吴老太的脸色,再也不用吃这种难以下咽的粟米饼。
吴老太在院子里转悠了一圈,见没人敢反驳她,心里更是得意。
姜老三端着碗,脚步轻快地往西厢房走,刚掀开门帘,就见许氏正坐在榻上,手里捧着碗。
姜老三眉开眼笑道:“咱娘今天可真大方,割了足足一斤肉嘞,就是这饺子不大够。”
许氏白了他一眼,压低声音道:“大方啥?那饺子馅里就没多少肉,全是野菜,糊弄谁呢?”
她说着,用胳膊肘碰了碰姜老三,“我跟你说的事,你可别忘了啊。”
姜老三愣了愣,嚼着饺子含糊道:“啥事?”
“你真是猪脑子。”许氏急了起来,“分家的事啊。你就看今天这事,咱娘虽说偏心元宝,可大房二房一个两个的,心里头不定咋嫉恨。就这么点猪肉,咱家元宝还不是吃不饱啊。”
“我看啊,就等一会我让元宝哭着要肉,你就跟咱娘说,这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元宝连口肉都吃不上,不如分家过,咱带着娘,大房二房按时给娘钱,咱们隔三差五都能给元宝买肉打牙祭。”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