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之后,沈墨晴伫立于「栖迟咖啡馆」的吧台后,目送晨光透过梧桐叶的缝隙,在木质的地面投下斑驳陆离的影。她手握新近接管的钥匙,那冰冷的金属触感仿佛在提醒着她:从此,她便是这片温馨空间的主人。
转让的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王老先生在离去之际,特意引领沈墨晴遍览店内的每一寸角落——从那台老式咖啡机的习性,到各种咖啡豆的保存之道,再到常客们的小小偏好。“栖迟不仅仅是一家店铺,”老人在告别时如是说,“它更像是位老友,你得学会倾听它的心声。”
此时,沈墨晴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迎来了作为店主的第一天。她遵循着王老先生的指导,先行开启咖啡机的预热,随后动手擦拭吧台。在忙碌中,她不慎推翻了盛放咖啡豆的容器,深褐色的豆子洒落一地。沈墨晴蹲下身,一枚一枚地捡起,心中忽地明白,这或许是她生平首次以如此耐心的态度面对这样的小意外。
“需要帮忙吗?”
陈泊远的声音自后方传来。沈墨晴抬起头,望见他那系着熟悉米白色围裙的身影站在后厨门边。自从沈墨晴接手后,陈泊远依然保持着每日准点到店的习性,两人之间的交流却仅限于必需的工作层面。
“不必,我能行。”沈墨晴站起身,将捡起的豆子倒入指定的废弃桶中。她重新量取了一份新豆,开始了今日的第一杯咖啡的制作。
上午九时,首位顾客推门而入,正是那位日日来阅读的李教授。他习惯性地走向窗边的老位置,却在瞥见沈墨晴立于吧台后时微感惊讶。
“王老板他……”
“王老先生已前往国外与家人团聚。”沈墨晴尽量让自己的语调听起来镇定,“如今我接手了这家店。”
李教授沉思片刻,点头应道:“那就依旧来一壶大吉岭。”
沈墨晴在脑海中迅速回想王老先生所交待的要点:李教授的红茶需用九十度的水冲泡,时间要比平常多三十秒,司康饼需加热至微温……
当她小心翼翼地将茶壶和司康饼置于李教授面前时,老人正在翻阅一本泛黄的诗集。他抬起头望向沈墨晴,又看了看桌上的茶点,露出一个和蔼的笑容:“多谢,和新店主的合作还需时日,不必急躁。”
这话如同暖流般,瞬间抚平了沈墨晴内心的紧张。
随着晨间客流的逐渐增多,沈墨晴开始领略到经营一家咖啡馆的真实面貌。这与她在广告公司所熟悉的项目管理大相径庭,这里充满了即时而不可预知的挑战。一位带着哭闹孩子的年轻母亲需要一杯及时的温水;常客抱怨今日拿铁的奶泡不够细腻;新客面对菜单犹豫不决,需要专业的推荐……
到了中午,沈墨晴已感疲惫不堪。她靠在吧台边,望着窗外匆匆而过的行人,忽地领悟到王老先生所说的“倾听”的真谛。每家店铺都有自己的节奏,而“栖迟”的节奏,就是让一切都慢下来。
“你的手冲水流动得太急了。”
不知何时,陈泊远已站在她的身旁,目光落在她刚使用过的手冲壶上。“好的咖啡需要耐心,就如同对待一个需要时间细细讲述的故事。”
沈墨晴一愣,这是陈泊远首次主动指出她的不足。她回想自己冲咖啡时的急躁,确实如同完成任务一般。
“能教我正确的冲泡方法吗?”她轻声询问。
陈泊远颔首,取来新的咖啡粉和滤杯。他的动作依旧从容不迫:先用热水润湿滤纸,再让热水均匀地浸透咖啡粉,接着以螺旋状缓慢注水。“要去感受水和咖啡粉之间的对话,”他一边操作一边说明,“它们会告诉你何时该快,何时该慢。”
沈墨晴聚精会神地观察,突然意识到这和她之前学习的任何技艺都不同。这里没有固定的答案,唯有不断的感知与调整。
午后,那位常来缝制衣物的女士再次光临。今天她带来了一块新的布料,颜色是柔和的淡粉色。沈墨晴为她端上一杯美式咖啡时,注意到她手指上的几处细小针孔。
“这件也是为女儿做的吗?”沈墨晴不禁问道。
女士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温和的光芒:“是的,这次是为外孙做的。女儿下个月就要生产了。”她轻轻抚摸着那块布料,“时间过得真快,感觉昨天她还在穿我做的校服,转眼间就要成为母亲了。”
沈墨晴望着女士手上那枚略显褪色的顶针,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幼时,母亲也常为她缝补衣物,那些细密的针脚中,藏有多少她未曾察觉的关爱。
夜幕低垂,天空飘起了细雨。沈墨晴站在窗前,看着雨丝轻拂着梧桐叶。店内的客人逐渐散去,只剩下李教授在角落里阅读,还有一位年轻女孩在窗边书写着什么。
陈泊远从后厨端出一盘新烤好的杏仁饼干,金黄的色泽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试试看,”他将盘子推向沈墨晴,“今天调整了配方。”
沈墨晴拿起一块饼干,酥脆的口感中蕴含着杏仁的甘甜。这是一种她从未体验过的满足感——并非完成大型项目后的轻松释然,而是一种简单而真实的温暖。
“谢谢你。”她轻声说道。
陈泊远只是轻轻点头,便回到了后厨。
打烊后,沈墨晴独自留在店内整理。她缓缓擦拭着咖啡机,回想起这一天的点点滴滴。从早间的手忙脚乱,到傍晚的从容自若;从客人们最初审视的目光,到离别时真诚的“明天见。”这一切都让她感受到一种异常充实的感觉。
窗外,雨已停歇,霓虹灯在水洼中映出五彩斑斓的倒影。沈墨晴锁好店门,深深吸了一口雨后清新的空气。此刻,她终于明白:生活的另一种配方,不在于追求更多,而在于珍惜当下;不在于匆忙赶路,而在于细细品味每一个平凡的瞬间。
走在回家的路上,沈墨晴的脚步变得轻快。尽管前路依旧未知,但她深知,在这个被暖光环绕的小小空间里,她正在一步步找回生活的本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