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女医破案中 > 第3章 殊途同归

第3章 殊途同归

夜色静谧,府中灯火已渐稀疏。宣凌推门而入,见泠韵正轻轻拍着摇篮,低声哄着熟睡的婴儿。

烛火映着她的侧影,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却也柔和。

她听见脚步声,立刻抬头,眼神中透着急切:“结果如何了?”

宣凌神色沉稳,将御书房之事简要告知:“长乐公主一案,妳已洗清罪名。只究竟是谁写信要挟玉荷仍无所踪,背后牵扯之局远比表面复杂,尚需细查。至于玉荷的孩子,已被认作病故。皇上与太后不再追究,此案算是暂告一段落。”

泠韵听罢,心头一松,长长吐出一口气。她望着摇篮里安睡的婴儿,低声道:“幸好大人先将他藏了起来,又以病逝之婴替换,才得以保全。”

宣凌目光落在婴儿稚嫩的面容上,语气低沉却坚定:“稚子无辜。如此出生,并非他能选择。我已安排好,明日将他送往南边一户富商之家。那富商膝下无子,早有收养之意,如今正合适。待此子长成,便可在富庶安稳中度过一生,不必再与这些是非牵扯。”

“既如此,便是对这孩子最好的处置了。”说完后泠韵起身,向宣凌盈盈一揖,语声真切:“多谢大人替我洗清冤屈,让我得以逃过一死。这几日叨扰于府,实在不敢久留,明日便先回家了。”

宣凌只是微微点头,并未多言,却从袖中取出一小瓶药,搁在桌案之上,语气淡然:“这药可养血止痛,敷之于伤,复原得快些。”说罢,转身便离去。

泠韵望着案上那小瓷瓶,心中微动。

这位大理寺卿看似冷漠不近人情,但却能以稚子无辜之理挽救一条小生命。虽京中人皆称他“玉面阎罗”,狠厉无情,可细细想来,他行事果决而不失大义,倒更像是一位心怀正直、守道而立的判官。

隔日,见那孩子已安然被送走,泠韵心头一松,便依着记忆,踏上回家之路。

她推门而入时,院中药草架随风轻摇,散发着一股淡淡草香。

院内两个婢女见到她的身影,登时愣住,旋即红了眼眶,几乎同时奔上前来。

“姑娘!”

“奴婢还以为……再也见不着您了!”

泠韵拍了拍她们,轻声道:“叫你们担心了,我不是好端端回来了么?”

婢女们哭着笑了,一边抹泪,一边絮絮叨叨:“京中的人都说您毒害了公主,怕是回不来了…,可我们才不信,姑娘才不是那样的人,您可是仁心仁术,心怀苍生的好医者!”

屋内,泠韵坐在案边,目光落在药柜与木案上。那是柳玄之留下的遗物,泛黄的医卷、尚未写完的药方草稿,笔迹遒劲,仿佛还能看见老人手持毛笔沉吟的模样。

她伸手抚过那行笔墨,心底酸涩却又平静。这一处小院,虽无声势,却承载着原主一生的归依,但从今往后,便要由她继续将这些未完之事完成。

不多时,婢女春山端来一碗热气氤氲的药汤,轻声道:“姑娘,您这些日子劳神受伤,还是先养养身子罢。”

泠韵接过,药香苦中带甘,暖意自喉间沁入胸腔,连带着心神也安定下来。

夜色沉沉,院中只余一盏孤灯。泠韵伏在案旁,手指轻轻抚过柳玄之留下的医书,她心神专注,试图将散落的线索一一拼合,厘清柳家那桩蒙尘多年的冤案。

忽地,院门外传来细碎的声响,似有枯枝被踩断。泠韵抬头,眉心微蹙。她起身推门,月色清冷,院外空空荡荡,只听风掠过树梢,带着阵阵沙沙之声。

她以为只是错觉,正要转身回屋——

“咻!”一声破空,利箭疾射而来,直直钉在她脚边。

泠韵呼吸骤然凝住。尚未回过神,第二声破风又至——

“咻!”箭光闪烁,擦着衣袖疾射而过,重重插进门框,木屑飞溅。

“姑娘!”屋内骤然传来惊呼,是春晓冲出来,一把将泠韵拽回屋内。紧接着,连串箭矢破空之声接踵而至,一枝枝锋利的羽箭狠狠钉在大门上,声声沉闷,震得门板微颤。

春晓与春山脸色惊惶,急急看向泠韵:“姑娘,怎么会如此?现在该如何是好?”

泠韵神色一沉,立刻低声吩咐:“春山、春晓,你们二人从后门出去,快去宣大人府求救!”

两人忙不迭应声:“是!”

屋外箭矢声渐渐歇止,只余寒风掠过院墙的呼啸。

泠韵心想,这些人必定是冲着柳家冤案来的。长乐公主一案未能将她置于死地,如今竟直接杀上门来……

但若只是困守屋内,等宣凌救援未必来得及。必须设法拖延时间。

她做出一个大胆决定——推开门,走向院中病抬声喝道:“既然要取我性命,也让我死得明白些!”

话音甫落,一名黑衣蒙面人骤然现身,气息阴冷,手中寒光闪烁:“柳玄之留下的药方在哪?”

泠韵面色不动,平声回道:“我不知道。”

黑衣人冷笑:“妳是他亲传弟子,怎会不知道?别装蒜!”

泠韵深吸一口气,反倒露出几分无奈:“师父临终时,我未能见他最后一面。你说的那药方,我真不知道在哪。不如你说说那药方是什么样子,长何模样,指不定我见过。”

黑衣人的眼神一闪,话到嘴边却生生止住,意识到不对,这女子若真不知道,岂不是在诈他说出真情?

“死到临头还敢诈我?!”他猛然一喝,声如裂帛,“给我上!”

一声令下,暗处跃出数名黑衣人,手持短刃,悄无声息地朝泠韵逼近。

泠韵却不退反进,唇角微微勾起一抹冷笑:“啊?这都被你发现?可你真要杀了我?说不定我真知道你要的药方在哪,杀了我,你就找不到了……你确定?”

黑衣人脚步一顿,刀尖在空中微微颤抖。他看不透这女子哪句是真、哪句是假;若她真的知晓药方,误杀了人岂不是功亏一篑?一时间,气氛僵在半空,冷风带起落叶在院中盘旋,反倒显得更诡谲压迫。

另一头,春山、春晓一路狂奔至宣府,大门值守的家丁见两人满面惊惶,急忙禀报。宣凌闻言,眉心一沉,未及细问,立刻抽剑而起,带着亲卫疾驰而去。

夜风呼啸,小院灯火摇曳。院中,黑衣人已逼近泠韵,刀锋在月色下泛着寒光。泠韵心中绷紧,呼吸一滞。就在刃尖将落之际,一道身影骤然自墙头跃下,长剑带着凌厉的破风声直击而来。

“铛——!”刀剑相交,火花四溅。

宣凌衣袍翻飞,剑势冷冽,与黑衣人短兵相接。院中霎时剑影纵横,杀气逼人。数名亲卫随之冲入,与其余黑衣人混战,兵刃交击声震耳欲聋。

不多时,黑衣人渐落下风,数名被擒住之人却猛然一咬牙,喉咙中渗出黑血,瞬息毙命。其余几人亦皆如此,尽是死士,无一生俘。

院中血腥浓烈。宣凌收剑,冷声吩咐:“将尸首与痕迹处理干净,不可惊动邻里。”

他转身望向泠韵,见她面色苍白,却仍立在院中强自镇定。他沉默半晌,随她入了屋内。灯火昏黄,他背手而立,目光如炬。

“长乐公主一案,按理说妳已洗清冤屈,此事也算告一段落。”

宣凌语声低沉,却带着逼人的锐意:“既与妳无关,为何还有人追杀?泠医官——妳究竟还隐瞒着什么?”

屋内烛焰微颤,映照两人神色阴暗不定。

泠韵沉默良久,终于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柳玄之是我师父。我考入御药署本就是为了查清柳家旧案。黑衣人方才逼问我师父留下的某份药方下落。可我并不知那药方究竟是什么……师父临终前,我未能见到他最后一面,也不知他是否真留下什么要交付于我。”

说到这里,她神色坦然,目光清亮,不再有一丝闪躲。

宣凌静静注视着她,眼神深沉似要将她看透。片刻后,他才低声道:“长乐公主一案,背后另有势力操纵。这股势力与当年先太子中毒之事亦有关。”

泠韵身子一震,惊愕地抬眼看向他。

宣凌见状,心中已有底。她方才所言并非虚假,她确是真心要替柳家讨回公道。

他沉声续道:“如今妳既已被卷入这场迷局,便算想抽身,也已无法。妳……”

话未说完,泠韵忽然出声打断:“宣大人,您可愿信我?”

屋中灯火跳动,宣凌眉目不动,沉默如石。

泠韵却微微一笑,语声带着几分坚定:“我知我们相识不久,信任谈何容易。但您要查的神秘势力,正是我追寻柳家真相时必须直面的敌手。既如此,我们所行虽路径各异,却终将指向同一目的。不如携手一试,您看如何?”

宣凌目光一凝,声音低沉却带着试探:“既言要携手合作,可妳不过是御药署一名八品掌案医官,又能如何助我?”

泠韵却没有退缩,她缓缓走近,直至立于宣凌身前,与他四目相对。那眼神沉静而决绝,带着与她柔和清丽面容不符的坚硬。

“长乐公主一案,我的验尸手法,您也曾亲眼见过。”她声线不高,却字字如锤,“我熟医理,亦能解剖验尸,能洞察常人难见之处。我相信——我的本事,定能成为您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

语毕,她微微倾身,眼神如寒星般映照着他:“这把刀,既能助您断案如雷,也能斩开那层层迷雾,让真相浮于世间。”

宣凌定定凝视着泠韵,目光深沉,半晌未语。忽然,他唇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似笑非笑的神色:“泠医官,平日里看着温顺少言,却在关键时刻总能一鸣惊人,着实令人赞叹。既如此,我便不再客气。”

他声音低缓,却如利刃般带着压迫:“既然我们目标相同,从今往后——我要用妳这把刀斩向何处,妳都不得有怨言,更不可反抗。妳,可愿接受?”

屋中静得落针可闻。

泠韵神色不动,缓缓弯下身子,行了一个恭敬的揖礼,神情笃定,字字铿然:“下官愿为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道姑小王妃

女帝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