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盼秋的月亮 > 第23章 一抹绿色的风

第23章 一抹绿色的风

三月的校园,风里开始有了松动的味道。空气中似乎还留着最后一点积雪融化的气息,湿润的草地夹着去冬遗落的落叶。

早晨的天色依旧有些清冷,傍晚却能拖得更久才暗下来——前几天刚调过的夏令时,像是悄悄挪走了一小时,又换来了一缕更长的光。

街道两侧的玉兰树正蓄着花苞,有的温白如雪,有的泛着紫粉色,在灰蓝的天幕下像低低燃起的焰。偶尔有微风吹过,空气里带着细碎的泥土气息。

过去的这将近两个月,对盼秋来说似乎过得又快又慢。

慢,是因为这学期她依旧选了三门课,课业像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地涌来,让人觉得日子被作业和阅读表填得密不透风。

快,又是因为在伊森的指导下跟进研究,时间像被吸进了一个看不见的黑洞——她的目前主要任务是审阅关于“内语言”的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想解决的问题,哪怕只是一个小的假设。可越做越觉得,这个黑洞反而被自己挖得更深、更大,似乎再多的时间都不够填满。

好在每周都会和伊森见面,讨论研究的进展。那种面对面的交流,就像是从时间黑洞的边缘被轻轻拉回来一点,重新看见脚下的地面和前方的光。

有几次,伊森似乎察觉到她眼底的倦意和肩颈间不自觉的紧张。讨论完课题,他会换个轻松的话题,讲些无关学术的趣事,甚至半开玩笑地说:“别把自己累坏了。”那语气里带着克制的温柔,目光里的鼓励,让她短暂地松一口气。

这一周的见面里,伊森看着她,像是察觉到了什么:“你看起来……有点累。”他说得轻描淡写,并不想给盼秋更多的压力。

盼秋抿了抿唇:“有一点。”

“那我给你一个学术建议——下周去看圣帕特里克节的游行吧。”

她愣了一下:“什么游行?”

伊森拿起桌上的便签,随手画了个漂亮的四叶草,笑道:“那天每个人都穿绿色。如果你不穿,可能会有人掐你一下。”

“掐人?”她有些惊讶。

“对,这是传统。虽然有点傻,但挺有意思。你应该去看看——很热闹、很鲜艳,完全不学术。算是给自己放个假。”

盼秋忍不住笑出声,心里忽然觉得,这种在学术间隙被塞进一点生活的关照,比想象中更让人松一口气。

“对了,”伊森补充说,“我下周要出差,所以我们的例会取消一次。”

那天晚上吃饭时,知微忽然抬头,说:“对了,下周圣帕特里克节有游行。我和林越打算去,你要一起来吗?”

林越的名字让盼秋停了下筷子。开学以来,他约过她几次——看电影、吃饭——她都因为太忙推掉了。每次拒绝后,心里都觉得有些过意不去。这次正好,她也想出去透透气,见见节日的热闹。

知微接着说:“听说现场特别热闹,有花车、乐队,大家都会穿绿色的衣服,全城都像在开派对一样。”

盼秋笑了笑:“行,那就去看看。”

饭后,盼秋还是点开了电脑,搜索“圣帕特里克节”。

屏幕上很快跳出一片绿——四叶草、绿色的帽子、河水被染成祖母绿的照片,还有穿着奇装异服的人群。她才知道,这个节日最早是纪念爱尔兰的守护圣人,如今早已变成全城的狂欢日。游行、音乐、啤酒、花车,甚至连河水都会被染成绿色。

盼秋看着那些图片,突然有点期待了。她想起知微说的“全城都像在开派对一样”,好像确实没夸张。

周六上午,市中心比往日更拥挤。街道两旁已经拉起了隔离带,沿街的咖啡馆、酒吧门口挂满了绿色的旗帜和花环。空气里混着淡淡的啤酒香和油炸食物的味道,伴着微凉的春风飘散开来。

游行很快开始了。最先出现的是身着整齐制服的风笛手方阵,他们肩背苏格兰风格的风笛,步伐整齐地走过,鼓点厚重有力,风笛声悠长,带着一种古老又喜庆的韵味,仿佛一下子把人带进了凯尔特的传说里。紧随其后的是铜管乐队,明亮的号声在街道间回荡,节奏轻快,观众自然而然地跟着拍手打节拍。

彩车缓缓驶过,车上有人一把把撒下糖果,有人抛出闪着金光的假金币,还有人将绿色、银色、金色的塑料珠串高高抛向人群。那些珠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像是瞬间洒落的碎星。孩子们兴奋地追逐着——小小孩在父母的搀扶下蹒跚去捡,大一些的孩子则自己在人群里穿梭,笑声与尖叫声此起彼伏。

三月的乍暖还寒里,青春洋溢的女郎们早已迫不及待地穿上绿色短裙、短袖,踩着皮靴在人群中展示轻盈的身影;年轻的男孩们也有不少只穿短袖短裤,他们的热情仿佛可以自己发电,抵御空气中的凉意。

盼秋低头看看自己脖子上的绿色围巾,又看了看知微和林越,三人依旧是秋冬的装扮。彼此心照不宣地笑了笑——像是在默契承认自己是外行——但很快也被周围的热闹裹挟,笑容逐渐染上这份节日的明亮。

游行队伍经过时,林越忽然抬手,轻巧地接住了一串从彩车上抛下来的珠子。他回过头,把那串珠子绕到盼秋的围巾上,笑道:“入乡随俗。”

盼秋愣了一下,忍不住也笑了,指尖轻轻碰到冰凉的珠子,似乎也沾了几分节日的热度。知微站在一旁,眼角弯了弯,像是捕捉到了什么有趣的画面。她没说话,只低下头,用手机抓拍了一瞬间。盼秋余光瞥到知微的动作,带着一点窘意,又装作若无其事地理了理围巾。

游行散去,人流涌向四周的街边摊。街边的餐车一字排开,飘着浓郁的咖啡香、油炸香,还有甜腻的热可可气息。几步开外的一个摊位尤其热闹,排着长长的队,买到的人手里都捧着一杯翠绿色的饮料,像是把三月的节日颜色直接倒进了杯子里。

“要不要试试?”知微眯着眼,踮脚看前面的人在杯口插上小小的三叶草纸牌。

“看起来好甜啊。”盼秋笑着摇头,但还是被人群的热度带着站到了队伍里。

快排到她们时,人群忽然爆发出一阵欢呼。还没反应过来,才发现是前面的一对银发老夫妇,直接替接下来的十位客人买了单。正好轮到她们。

“谢谢!”周围的人纷纷致谢,那位老先生摆摆手,像个微服私访的圣诞老人,笑眯眯地说:“不客气!”

这一声中文让三人愣了一下。老先生解释,退休前曾多次去过中国出差,还体会过酒桌文化,“我学过,敬酒时杯子要比对方低一点,表示尊重。”

三人相视一笑,一边感叹“对的对的”,一边举起手里的绿色饮料,学着他说:“干杯!”

那杯酒精不多的节日饮品,在这一刻竟像跨越国界的信物,让人心里涌起一阵暖意。盼秋抿了一口,微甜的气泡感在舌尖炸开,仿佛把这一瞬的喜悦也封存了起来——节日的热闹、陌生人的善意,还有那种不需要翻译的亲切。

走回主街时,人群中有一对打扮成精灵的年轻人向他们招手,绿色尖帽、长耳朵、腰间叮当作响的小铃铛。知微笑着说:“来,合个影吧!”

于是三人和那对精灵站在一起笑容灿烂,盼秋还被临时戴上了一对假耳朵。照片里的她正眯起眼睛笑,手里举着三叶草气球。

晚上回到家,盼秋整个人像风停后的风筝,腰酸背痛地倒在床上。手机放在枕边,她随手翻看微信群里大家白天拍的照片——游行的热闹、街头的绿饮、与精灵的合影,一张张都像还带着余温。滑到一半,忽然看到知微发的那张——画面里只有她一个人,围巾上挂着一串绿珠子,指尖正轻轻碰着,像在确认它的温度。那一刻,她低着头,神情安静又微微出神,仿佛对镜头一无所知。她知道,镜头之外,是刚才替她绕上珠子的人。

叮——提示音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是伊森的邮件。只有一行简短的文字:

“我想你可能会对这个感兴趣。”

署名一如既往:E.E.

附件是一张会议讲座的幻灯片照片,标题正是与“内语言”相关的研究课题,下面几个作者的名字她都在文献里见过。她盯着邮件看了几秒,心里生出一个念头——原来他今天是在开会。

这封邮件像一阵风,将落下的风筝轻轻托起。盼秋顺势点开下午与精灵的合影,发了过去。发送键落下的一瞬,她才意识到——给导师发这种照片似乎有点不妥。可想到上次见面时还是他提到要去参加游行,又觉得,好像也算合理。

盼秋还在犹豫,新的邮件就跳了出来。伊森回得很快:

“看来你今天也挺有收获的。”

简简单单的一句,却让她忍不住笑了出来。尴尬被化解得不动声色,还带着他一贯的温柔鼓励。

她忽然觉得,在这个陌生的国度,能遇到一群愿意并肩看热闹的朋友,还有一个关心自己成长的导师,是件值得感恩的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橘涂十一日

狩心游戏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