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齐书失盗结案后,扶苏召见我的次数便多了起来,许多公务讨论也会让我落座旁听,更甚者偶尔会问问我的看法和意见。
大多时候我是矛盾的。一方面觉着多说多错;一方面又想提出些建设性建议好让扶苏多认可我一些。
可我认为的建设性建议,只怕大多数时候只是我深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熏陶的政治正确罢了。
何况,我对当下的许多现实问题和政策实施情况并不了解。
许多问题忽而CUE到我,都只得当场发懵。
比如他会问我,书同文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该如何应对。
在秦灭六国前,七国都有各自的文字,如果要求各大小国学乡学都改用秦篆,别说教了,先生们自己都不会。以及许多地区还存在言文分离现象。
再比如,民间私铸货币成风禁而不绝,该当如何。
铸币的统一包括两个方面,模型统一和官署统一。伪造起来可以说是没有技术难度。反倒是受生产力和统筹力的制约,没有行之有效的防伪措施。
每当他问起这些切实问题而我却答不上来之时,便觉自己就像误入狼群的哈士奇,为了保命装模作样地表示自己是同类,偶尔还能像模像样地跟着嗷呜两声。可时间越久我便越觉自己快要装不下去了。
好在扶苏并没有表现出对我感到失望反倒给予了相当程度的理解。虽然嘴上没有说出来,但他会将一些案例资料拿给我看。
想来是觉得我之所以没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是因为我对时政情势缺乏切实了解。
可他这样反而让我更有压力。
但考验已经出现,即便无法给出完美的答案,总不能空着交白卷,态度还是要有。
因而空闲时间我便躲在屋里看资料瞎琢磨。
阅过能查阅和看懂的资料之后大致有了头绪。书同文的难点在于,小篆笔画复杂、认读写难度大不易推广。掌握的人虽不少但架不住统一之后学子基数大了起来,老师自然也就不够用。
把问题拆解出来再针对性解决,就不会一团乱麻不知所措。
这个时代缺乏高效的注音方法,这就导致认读文字效率低下。而最早的科学注音反切法得到汉朝才出现。
因而我又凭借记忆举了几个反切的例子,简单论述了注音在认读文字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规范字方面,李斯只规范了小篆的笔画、结构、轮廓。我又依据现代的字集分法提议将文字依照基础原则进行分集。
这自然是便于学习和推广。
至于师从何来?
朝廷不正想招安小圣贤庄么。且小圣贤庄这般积极响应帝国书同文政策,讲学所用正是秦篆。(至于某个反秦的家伙我们暂时忽略他!)
而关于货币政策,这种经济学范畴的问题则相当复杂。手上的资料只是几个私自铸币和买卖纠纷的案件记录。
一时间踌躇了起来,是去找扶苏问他多拿些资料还是自己出去实践考察?
问他拿资料固然稳当些但若找不出问题,岂不尴尬?至于出门什么的,我一脚也不想出这将军府。
将写好的东西稍作整理便欲寻侍人带我去见扶苏,哪知甫一开门,一双扣门的手迎入视线。
侍者见状侧身退至一旁,一袭月白身影缓缓转身,轻扬唇角迈步向我而来。
扶苏这是来找我?有何贵干?
待我揖礼后方才开口道,“今日天气尚好,特来邀子清与我一同骑马射箭。”
……
我能说公子大大你找错人了么。
瞥了一眼侍者手上托着叠得整齐的衣物,驼色提花面料厚实硬朗,边沿金丝滚针缝线,一看就知道用料扎实价格不菲。虽说还挺想试试这骑射装,但恐怕穿上之后就得上马场了。
“公子您来得正好,我正有事想与您商讨。”还是假装没看到好了。
扶苏侧首扬头看了看天色,“何等要紧事,哺食过后再谈,如何?”
见扶苏虽是婉拒但眼底笑意明朗,本略感紧绷的心绪倏地松切些许竟不假思索道,“不行!”
余光下,一旁侍者掀了掀眼帘看了看扶苏。后者眸光清亮一瞬似是略感新奇。
脱口而出之际便意识到自己又失态了随即补充道,“啊在下好不容易才找到些许思路,本欲出门寻公子探讨,现下公子来得正好。若是耽搁久了,怕是思路全忘掉了。”
扶苏听罢莞尔一笑,手臂轻挥向身后,月白披风掀起轻微气流,“也好。”
声色沉稳朗润。
一时间我又有些局促了,所以要请他进屋共处一室?我略显无措地侧身看了看屋里,一想到马场什么的索性大方提议道,“公子屋里说?”边说着边侧开身位示意。
幸好出门前整理了下之前的草稿,否则让他看到我的笔迹却是说不清了。
引扶苏入座后,“公子您看,这则案件记录中,事发起因是这个小贩拒绝收取秦半两钱。”
我手握竹简,铺开后调转方向递向扶苏。
“半两钱是官方指定通用货币,按理说是不可以拒收的。但是民间拒收现象依旧严重。”
别说案件记录,就我看见的遇见的这种情况都不少。
扶苏垂眸快速在竹简上浏览着,“秦律虽明文规定不可拒收半两钱,但量刑不宜过重,因而难以杜绝。”
“公子明鉴。秦自孝公以来便重本轻末,因而商业较之东方六国欠缺发达,货币制度不够完善。”
“看来,子清已找出症结所在?”边说着,一双漆眸边浏览着竹简上的文字。
微欠了欠身略感赧然,“此等经…济问题着实复杂,渌稍稍有些头绪,但在细节上还有些疑问想请教公子。”
闻言扶苏抬眸向我扬唇浅笑,一双漆亮眸子含笑示意,虽不言语也能教人知晓他在等待下文。
“以秦半两统一货币后,其余六国币种作何处理?”
扶苏放下手中的竹简抬眸向我,“各地情况不尽相同。”
见我微侧了侧头略显疑惑,他解答道:“燕齐两地均用刀币,当地规定刀币需上缴,兑取等量半两钱。”
我微微颔首压下心中的疑惑示意他继续。
“韩魏赵三地使用布币,赵地政策与燕齐相同,韩魏稍许宽松,需上缴兑取等重半两钱。”
三晋春秋本属一家,使用相同的货币倒是很好理解。如此说来,第一个疑问已然得到解答,燕齐赵三地政策相当霸道了。
“子清有何疑问?”扶苏顿下问道。
“不是还有楚国么?公子您先讲完。”
“楚地情况较为复杂,本欲依韩魏之策等重兑换,但楚地幅员辽阔,加之它所用钱币十分特殊,因而推行起来困难万分。”
原来后世所说的统一回收重铸是真的。只是在实施手段上各地有所不同。
“半两钱因其含铜半两而得名,燕齐刀币含铜约二两,若等量兑取,则民亏而国利,是以民间私铸成风;三晋布币含铜约一又四分之一两,虽是等重兑取,可韩魏蕞尔之地人丁稀薄,此举乃收买民心之举。至于鬼脸钱欲效韩魏之策……”
停顿间我似乎捕捉到扶苏眼眸间一股复杂的情绪。他眼睑轻敛稍显不悦可四目相接一瞬他却垂下眼帘,似是……有些躲闪?
本欲按照之前的算法揶揄一番,但直觉告诉我,这件事牵动了他的心绪,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慎言为好。
“公子所说楚地钱币特殊,是因鬼脸钱含铜量低,甚至不到半两钱的六七分之一,但楚地却有黄金货币郢爰为硬通货储备,构建成一套货币系统,因而地位难以撼动。”
良久,只听得一声轻叹。
我忽而意识道,我又自作聪明了。
这是个很简单的数学题,你用一枚半两铜币强行换取人家二两的铜币,这怎么都是一种霸权行径好不啦。至于韩魏,由于灭得早以及它俩地盘小是以等重兑换收买民心,而赵虽灭在韩后魏前,但他体量大,若效韩魏之法收割得便不那么痛快了。至于楚国,那是纯粹踢到了钢板,却也不是不能解决。
而此等算术问题,帝国之人岂会不明?
不过是一个贪字罢了。
对于既得利益者而言,你让他少吃一口,便等同于割他一块肉。
肉食者鄙,说的就是这帮人。当然,许是他们不知道货币系统崩溃严重通货膨胀是怎样毁灭一个国家一个王朝,才会这样有恃无恐。
这就是暴秦呐!
可这是个处于探索期的时代,要辩证地看待而不是以个人主观好恶去苛责。
“子清何故唉声叹气?”扶苏倏然抬眸向我。
呃~我刚叹气了?
我深吸一口气侧头问道,“公子明知症结所在……如此,是在考验在下?”
扶苏敛了敛眸,双唇轻抿目光凝定向我,“子清既己了然,腹中可有良策。”
所以,秦的问题,己非诸如此类细枝末节之问题,很大可能上是人的问题。
更甚者,是制度的问题。
这个庞大的帝国从鲸吞六国便开始消化不良,内部矛盾在此作用下日益激化,只是在嬴政的强硬手腕下暂时被压制,其实内里早已开始腐烂。
大秦,需要的是一场外科手术。
扶苏是最好的主刀医生,不论是其理念、秉性,还是其嫡长子身份地位。
他不争,只因帝国上下都默认了他继承人身份这一点。
因而他将全部心力都投入到了如何为父解忧,如何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
我是愿意支持他的,即便结果不如人意。
即便,不是出于某种利益相关的考虑。
我抿了抿唇,抬眸向他,声色笃定——
“待公子即位,分封天下。”
今天又是善解人意的渌宝。
亲们新年快乐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6章 分封天下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