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选演讲的成功,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在高二年级持续扩散。“晴天修远”组合一时间风头无两。公告栏上贴出了最终轮竞选的海报,夏晴天和林修远那张设计简洁、突出两人并肩形象的海报前,总是聚集着最多议论的人群。
公开辩论被安排在下周二下午,在学校的多功能报告厅举行,面向全校师生开放提问,规格很高。这意味着,他们面临的将不再是相对温和的初选评委,而是整个校园雪亮而挑剔的眼睛。
周末的“闲隅”书吧,气氛比之前更加凝重。桌上摊满了各种资料:学校过往的活动记录、各部门的章程、甚至还有林修远整理的近期校园论坛上的热点话题。
“看这里,”林修远指着笔记本上的一条记录,“有同学在匿名论坛抱怨,学生会组织的活动总是‘老三样’,缺乏新意,参与度低。这肯定会成为攻击点。”
夏晴天咬着笔帽,眉头紧锁:“这个问题我们讨论过,关键是我们的新方案——跨学科沙龙和主题活动月,必须讲清楚具体怎么落地,让别人看到可行性,而不是空谈概念。”
“没错。”林修远点头,“所以我们需要准备好具体的案例,比如,第一次沙龙可以邀请化学老师和高年级竞赛获奖学长,一起做一个‘厨房里的化学’趣味实验,降低门槛,提高趣味性。”
“这个好!”夏晴天眼睛一亮,“还有,主题活动月,我们可以结合不同月份的特点,比如十月读书月,不只是征文,可以搞图书漂流、作者分享会甚至剧本杀……”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思维激烈碰撞,不断完善着应对策略。林修远负责构建逻辑堡垒,夏晴天则负责为这座堡垒装上最具吸引力的门窗。这种高效的协作模式,是他们多年默契的沉淀。
辩论日终于到来。报告厅里座无虚席,气氛紧张中透着兴奋。主席台上,坐着几位候选人和主持的老师。夏晴天和林修远并排而坐,她深吸一口气,下意识地挺直了背脊。林修远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然后侧过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按计划进行,别紧张。”
第一个问题果然指向了活动创新。一位竞争对手,竞选文艺部长的女生,言辞犀利地指出当前学生活动的弊端,并将矛头直指提出改革方案的夏晴天。
夏晴天没有丝毫慌乱,她先是对对方指出的问题表示部分赞同,随即话锋一转,面带微笑,清晰流畅地阐述了她们准备好的“主题活动月”和“跨学科沙龙”计划。她不仅描述了美好的愿景,更重点突出了林修远准备好的那几个具体、有趣的案例,如“厨房化学”和“读书月剧本杀”,生动形象的描述立刻吸引了台下同学的注意,甚至引来几声轻笑和赞同的低语。
当对方试图质疑这些活动的可行性时,一直沉默的林修远适时开口了。他没有反驳,而是用平静无波的语调,列举了初步调研的场地使用数据、预估的成本预算以及可能寻求支持的教师资源。他的陈述条理清晰,数据扎实,像一块沉重的基石,稳稳地垫在了夏晴天充满感染力的描述之下,让整个方案显得既诱人又可靠。
攻防之间,默契尽显。夏晴天负责正面迎击,营造声势;林修远则负责查漏补缺,巩固防线。他们甚至不需要眼神交流,就能自然地接上对方的话茬,将一个可能棘手的问题,转化为了展示自身方案优势的舞台。
自由提问环节,气氛更加白热化。有同学站起来,直接问道:“夏晴天同学,林修远同学,你们的关系大家有目共睹。我们如何能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你们能保持客观公正,而不是形成一个封闭的‘小团体’,听不进其他委员的意见呢?”
这个问题相当尖锐,直指核心。报告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看着台上的两人。
夏晴天与林修远对视了一眼,这一次,林修远微微颔首,示意由她来主答。
夏晴天站起身,脸上依旧是从容的微笑,但眼神却格外认真:“这位同学问得非常好,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首先,我和林修远是搭档,但更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之所以能成为搭档,恰恰是因为我们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优势,我们习惯于在碰撞中寻求最佳方案,而不是一味认同。这种互补和制衡,本身就是为了避免独断专行。”
她的话音刚落,林修远便自然地接了过去,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其次,学生会的运作有其明确的章程和议事规则。任何决策,都需要经过委员会讨论、表决。我们的角色,是召集者和执行者,而非独裁者。我们承诺,一旦当选,将严格遵循程序,确保每一位成员的声音都能被听到。”
夏晴天紧接着再次开口,语气铿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站在这里,目标是服务大家,而不是为了享受某种‘权力’。如果我们的工作真的出现了您所说的那种情况,变得封闭和专断,那么第一个站起来反对的,可能就是我们彼此。因为我们共同的目标,是让学生会变得更好,而不是让它成为少数人的一言堂。”
一问三答,层层递进。夏晴天从个人关系角度切入,林修远从制度层面保障,夏晴天再升华到共同目标的约束。逻辑严密,态度诚恳,完美地化解了这个极具杀伤力的质疑。
报告厅里静默了几秒,随即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发自内心的掌声。这掌声,不仅仅是为了精彩的应答,更是为了他们所展现出的成熟、坦荡和责任感。
辩论环节结束,夏晴天和林修远并肩走下台。直到走进后台无人的走廊,夏晴天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都有些汗湿了。她转头看向林修远,发现他也正看着她,眼神里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刚才那个问题……”夏晴天心有余悸。
“回答得很好。”林修远肯定道,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我们配合得也很好。”
夏晴天笑了,那种经过激烈战斗后、与战友共享胜利的喜悦笑容,纯粹而明亮。“那当然!我们可是最强的‘晴天修远’组合!”
这时,陈默也从台上下来,走到他们面前,表情比之前熟络了许多:“夏同学,林同学,刚才的表现太精彩了。尤其是最后那个问题的回答,真是……滴水不漏。”他语气里带着由衷的佩服。
“谢谢!”夏晴天大方地接受称赞,“你的发言也很棒,关于宣传渠道创新的想法很实用。”
陈默有些不好意思地推了推眼镜:“如果……如果你们当选,我希望有机会能参与到宣传组的工作中。”
“欢迎之至!”夏晴天立刻表态,“我们需要的就是像你这样有想法又肯实干的人才。”她说着,看向林修远,林修远也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陈默离开后,夏晴天和林修远一起走出教学楼。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经过这场高强度的辩论,两人之间似乎又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羁绊,那是共同经历考验后产生的、更深层次的信任和理解。
“林修远,”夏晴天忽然开口,语气不再像之前那样充满雀跃,而是多了一份认真的思索,“你说,我们这样……算是什么呢?”
林修远脚步未停,侧目看她,夕阳给他的侧脸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你指什么?”
“就是……我们啊。”夏晴天比划了一下,似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同学?青梅竹马?竞选搭档?好像都不太够。”
林修远沉默了片刻,目光望向远处坠落的夕阳,然后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清晰:
“是战友。”
夏晴天怔住了,停下脚步,看向他。
林修远也停下来,回望着她,眼神深邃而坦诚:“是可以把后背交给对方,一起面对任何挑战的战友。”
这个定义,超越了同学的情谊,模糊了性别的界限,甚至比“青梅竹马”更添了几分历经淬炼的坚固。它精准地概括了他们在竞选过程中,乃至在更长久的成长岁月里,所形成的无可替代的关系。
夏晴天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像落满了星辰。她重重地点了点头,脸上绽开一个无比灿烂、也无比安心的笑容。
“对!战友!”她重复了一遍,对这个定义满意极了。
是啊,战友。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可靠的关系吗?
两人继续并肩向前走去,影子在身后紧紧相依。最终投票就在几天后,但此刻,结果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他们已经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确认了彼此最珍贵的价值。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