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教皇殿园林中的金黄与深红交织,渲染出一片沉静而华丽的景象。云清辞站在自己小院的药圃边,目光扫过那些在秋阳下愈发显得生机勃勃的灵植,心中却盘算着另一幅更为精密的“图谱”——教皇比比东的口味偏好图,以及那更深层次的、关乎其身体隐秘状态的“能量反应图”。
自那晚“月华清心粥”成功投递,并观察到比比东并未排斥,甚至气息隐有缓和之后,云清辞便知道,这条“食为媒”的路子走对了。对她而言,这并非一时兴起的讨好,而是一项基于理性分析与长远规划的“战略投资”。前世万载,她见过太多坚冰在润物无声的侵蚀下消融,也深知“需求”才是维系关系最牢固的纽带。比比东身居高位,实力冠绝大陆,寻常珍宝难入其眼,但那份深植于灵魂的疲惫与孤寂,以及体内那股连她也无法完全看透、却隐隐感到阴冷晦涩的异常能量波动(她尚不知此为罗刹神力,只知其有害),恰恰是她的灵食可以温和触及、并可能产生奇效的领域。
于是,一场精心策划、循序渐进的“投喂”与“观测”行动,在教皇殿内悄然展开。
云清辞的小厨房成了她的专属实验室。她以“研究药膳,辅助修炼”为由,向武魂殿的物资库申请了一批批药材和特殊食材,其中大部分确实用于她自身的元神修复和灵力积累,但最精华、最温和的那部分,则被小心翼翼地分离出来,用于她的“教皇专属灵食计划”。
每日傍晚,处理完日常修炼和与黄金一代的磨合训练后,她便一头扎进小厨房。灶火映照着她稚嫩却异常专注的脸庞,那双灵眸不仅用于洞察武魂奥秘和战斗轨迹,此刻更化作了最精密的能量探测仪器,观察着食材在灵力引导下的每一分细微变化,推演着它们进入那具强大却暗藏隐忧的身体后,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第一日,清炖雪羽鸡。
选取的是蕴含微弱冰属性灵力的雪羽鸡,辅以同样性温平和、能补益元气的玉髓菇和几片百年黄精。她以灵力逼出鸡肉与菌菇内的杂质,只留其纯净精华,用文火慢炖,使汤汁清澈见底,不见丝毫油花,只余一股清冽鲜香。鸡肉炖至酥烂脱骨,入口即化。这碗汤的重点在于“清”与“补”,旨在试探比比东对荤食汤品的接受度,以及对其“补益”效果和体内那股异常能量的初步反应。
食盒提去,恭敬奉上。比比东依旧是那副清冷模样,只在云清辞告退时,淡淡说了一句:“修炼勿要懈怠。”但云清辞敏锐的神识感知到,那碗汤,被饮尽了。更让她在意的是,在比比东饮用汤品的那一刻,她灵眸隐约捕捉到,老师周身那深沉如海的气息中,似乎有一丝极细微的、属于那股异常能量的阴冷波动,被汤中温和的灵气稍稍抚平,如同沸水落入一滴凉水,虽瞬间被淹没,但那一刹那的缓和是真实的。
第二日,琥珀莲子羹。
选用品质更胜之前的静心莲,配以少量具有安神效果的琥珀桃仁和灵蜂蜜。她将莲子以特殊手法去除莲心最后一丝可能的苦味,又以灵力将桃仁的油脂与香气完美融入羹中,使得成品色泽如琥珀,晶莹剔透,口感滑糯,甜而不腻,香气清幽绵长。此羹主打“宁神”与“润泽”,针对比比东可能因处理繁杂事务和那异常能量侵蚀而导致的心神耗损。
这一次,当云清辞收拾食盒时,发现玉碗干净得如同洗过。她静静立于一旁片刻,感受到比比东批阅奏章时,那原本因思虑过度而略显躁动、并引动异常能量微微翻腾的精神波动,在羹汤下腹后,确实变得更为沉静平稳了些许。那异常能量似乎也因宿主心神的短暂安宁而略显蛰伏。
第三日,翡翠碧梗饭与素烩三丝。
碧梗米本身已是灵米的一种,云清辞以青木灵气激发其生机,使得米饭粒粒分明,翠**滴,散发着独特的草木清香。素烩三丝则选了白玉笋丝、云耳丝和灵萱草嫩茎,快火清炒,仅以少量岩盐调味,最大限度保留食材本身的清甜爽脆。此举是为了试探比比东对主食和清淡小菜的偏好,避免长期汤羹粥品带来的单调,同时观察更日常的食物对那异常能量的影响。
结果令人满意,饭菜消耗了大半。云清辞注意到,这类纯粹、清爽的食物,似乎最不易引动那异常能量的反应,甚至那蕴含生机的青木灵气,还能带来一丝极微弱的滋养效果。
第四日,金蕊茯苓糕。
将茯苓研磨成极细的粉末,混合富含灵气的金蕊花蜜和少量玉麦粉,不添加任何油脂,蒸制而成。糕点呈淡黄色,松软细腻,带着茯苓特有的淡淡土香和金蕊花的清甜,有健脾祛湿、安神养心之效。这是对点心类食物,以及其安神效果的进一步试探。
比比东用了两块。云清辞默默记下。她能感觉到,糕点的温和药效融入后,比比东体内那如同附骨之疽的异常能量,似乎被某种柔和的力量暂时隔绝开了一点点,虽然效果转瞬即逝,但确是一种正向的干扰。
第五日,七珍菌汤。
汇集了七种不同属性、但性质皆偏温和的灵菌,慢火熬制成一锅精华。汤色醇厚,菌香复合而富有层次,蕴含的灵气也更为多元,旨在温和滋养经脉。这一次,汤被喝完了,但云清辞注意到,比比东对其中一种带有特殊浓郁香气的菌类似乎略有蹙眉。同时,她的灵眸敏锐地察觉到,当那口带有特殊香气的菌汤入腹时,比比东体内的异常能量产生了一丝极其微弱的排斥性躁动,虽然很快被压制,但显然这类气味浓烈的食材,并非优选。
第六日,冰玉藕片。
选取了生长于寒潭之中的冰玉藕,切片后以灵泉水略微焯烫,保持其极致的脆嫩口感,佐以少许用百年灵植酿造的果醋和蜂蜜调成的酱汁,酸甜开胃,清爽解腻。这是在连续几日偏滋补的菜品后,一次口味的调剂,也是利用其清凉属性,观察对那异常能量的安抚效果。
效果不错,藕片几乎吃完。那丝清凉之意入腹,确实让那如影随形的阴冷能量带来的隐晦不适感,得到了片刻的缓解。
第七日,赤晶灵枣酪。
将赤炎枣去核去皮,炼出枣泥,与少量灵乳、藕粉一同熬煮成酪,口感绵密顺滑,枣香浓郁,带着天然的甘甜,补血益气,温和滋养。红枣的温补特性,与之前几日的清润形成互补,云清辞想观察这种温和的“补益”是否会激起异常能量的反弹。
结果比预想的好。枣酪下肚,带来的是一股暖融融的舒适感,那异常能量虽然依旧盘踞,却并未因这温和的补益而显得活跃,反而像是被这股暖意熨帖得暂时收敛了锋芒。
七日,日日不重样。云清辞如同一个最耐心的猎手,亦或是一个最严谨的学者,通过每一次送食、观察残羹、感知比比东用餐后那瞬间的气息与体内能量的细微变化,不断地收集着数据,完善着她心中的那张“口味偏好图”和更为重要的“能量反应图谱”。
她发现,老师偏爱清鲜、爽口的食物,对油腻、气味过于浓烈(如某些香料或特定菌类)的菜品明显排斥,这类食物也易引动其体内异常能量的不适。对于微甜的口感接受度很高,尤其是那种源于食材本身或灵蜜的天然甘甜,而非糖类的甜腻。口感上,偏好细腻、软糯或脆嫩的,对过于筋道或粗糙的食物兴趣不大。而且,她似乎对具有宁神、安眠、补益心神效果的食材反应尤为积极,这类灵食能最有效地平复其精神波动,并间接安抚那异常能量。而带有清凉属性或温和滋养效果的食材,也能带来一定的舒适感。
这些发现让云清辞的“研发”方向愈发清晰。她开始有针对性地调整食谱,加大了对静心莲、琥珀桃仁、茯苓、百合、灵枣、冰玉藕等食材的运用,并在调味上更加精益求精,力求在激发食材本味和灵气的同时,完美契合那份隐秘的偏好,并尽可能规避可能引起能量冲突或不适的因素。
这日,她尝试了一道新的点心——蜜渍红梅糕。选用初冬第一批将开未开的红梅花苞,以特殊手法用灵蜂蜜和少量梅子汁浸渍,保留其傲雪寒梅的清冽香气,又融入蜜的甘醇与梅汁的微酸。再将这蜜渍梅蕊捣入用灵米磨成的米浆中,蒸制成糕。糕点呈现淡淡的粉红色,半透明如水晶,隐约可见其中点点梅蕊,口感Q弹软韧,入口是清甜的米香,随后梅花的冷香与微酸悄然绽放,回味是蜜的甘润,层次丰富,清爽不腻。这道点心,几乎集成了她目前摸索出的所有偏好要素:清甜微酸、冷香口感、清爽解腻,且蕴含的梅花冷香与灵气,或许能对那异常能量带来的隐晦燥意有所裨益。
傍晚,她照例提着食盒来到书房。这几日,她送食时已不再像最初那般拘谨,比比东似乎也习惯了她在固定时间的出现,有时甚至会在她放下食盒时,抬眼看一下她,或者在她告退前,问一句今日的修炼进度。
“老师,今日试做了些点心,您尝尝。”云清辞将小巧的玉碟取出,上面整齐码放着三块晶莹粉嫩的蜜渍红梅糕。
比比东的目光落在碟子上,那抹娇嫩的粉色在这肃穆的书房中显得格外醒目。她没说什么,只是微微颔首。
云清辞垂首立在一旁,没有立刻离开。这是她这几日摸索出的另一个“进步”——从最初放下食盒就立刻告退,到如今可以短暂停留片刻,等待或许会有的问话,或者只是安静地侍立一旁,感受着书房内不同于以往的、因这日常仪式而悄然柔和了几分的气息。
比比东处理完手头的一份文件,这才拿起旁边备好的银箸,夹起一块红梅糕,优雅地送入口中。
云清辞看似眼观鼻,鼻观心,实则全部心神都集中在比比东那细微的动作、气息以及体内能量的变化上。她看到比比东咀嚼的动作微微停顿了一下,那双深邃的紫眸中,极快地掠过一丝几不可查的讶异,随即又恢复了平静。但更重要的是,云清辞的灵眸清晰地“看”到,随着那清甜微酸、带着冷香的糕点入腹,一股清凉温和的灵气散开,比比东体内那一直如同背景噪音般存在的阴冷能量,似乎被这股清新的力量短暂地中和、驱散了一小部分,让那被长期侵蚀的经脉与心神,获得了一丝难得的、真正的松弛与舒缓。这种效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明显!
紧接着,她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尝过一块便放下,而是……又夹起了第二块。
虽然只用了半块,她便放下了银箸,拿起旁边的丝帕拭了拭嘴角,但这个细微的动作,结合刚才感知到的能量变化,却让云清辞的心湖泛起了不小的涟漪。
多用了半块。并且,体内的异常能量出现了积极的安抚反应。
这在旁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但在云清辞这里,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信号!它明确地告诉她,这道蜜渍红梅糕,不仅精准地击中了比比东的味蕾偏好,更在能量层面上带来了切实的舒适感!那份对清甜微酸、冷香口感的喜爱,以及这类属性食材对异常能量的安抚作用,被清晰地验证了。
“味道尚可。”比比东的声音依旧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但云清辞注意到,她周身的寒气似乎又散去了一丝,眉宇间那常年凝结的刻痕,也仿佛舒展了微不可查的一分。
但云清辞心中已然有数。她恭敬地回应:“是,老师喜欢就好。”她上前,准备收拾食盒。
“明日,”比比东忽然开口,目光重新落回文件上,仿佛随口一提,“猎魂森林带回的那批‘月光草’,你若需要,可去库房支取一些,于精神力修行或有裨益。”
云清辞动作一顿,心中了然。这是对她连日来“供奉”的回报,或者说,是一种默许和鼓励。月光草,正是炼制某些滋养元神丹药的辅料之一,价值不菲。更重要的是,这赏赐本身,代表着她这些时日的努力,已经被看见,被认可。
“谢老师。”云清辞压下心中的一丝波澜,恭敬行礼,退出了书房。
走在回廊上,夜风带着寒意,却吹不散云清辞心头的微热。这不仅仅是关于食材的赏赐,更是一个明确的信号——她这些时日的努力,并非徒劳。比比东接受了她的靠近,甚至开始给予反馈。而她,也终于找到了一个既能表达关心、又能实际帮助到老师,同时还能为自己积累资本的有效途径。
回到小院,她并未立刻休息,而是坐在书案前,拿出了一本空白的册子,提笔蘸墨,开始记录。
封面落下几个清秀却隐含风骨的字——《教皇膳食录》。
翻开第一页,她细致地记录下这七日来的每一道菜品,从选材、处理手法、灵力运用要点,到观察到的消耗情况、推测的口感偏好,以及比比东任何细微的反应和体内异常能量的变化情况。尤其是在“蜜渍红梅糕”这一条后面,她重点标注:“偏好清甜微酸,冷香口感,喜其清新解腻之效,对体内异常能量有显著安抚效果,消耗量逾常。”
这不仅仅是一本食谱,更是一份关乎她未来在武魂殿立足与发展的重要“情报”与“战略”指南。通过这份记录,她可以系统性地分析、总结、预测,不断优化她的“投喂”策略,最终目标,是找到能长期、有效缓解甚至改善老师身体隐患的灵食方案。
她看着册子上逐渐丰富的记录,眼神冷静而睿智。投石问路,已见回响;口味摸索,渐趋明朗;甚至连那神秘的异常能量,也似乎找到了应对的初步方向。接下来的路,便是如何在这条已然铺就的通道上,更深入、更精准地前行。她不仅要满足口腹之欲,更要借助灵食之力,潜移默化地滋养比比东的身心,一点点化解那深植的郁结与侵蚀身体的隐患。
这并非易事,需要时间、耐心,以及对药理、食补乃至那未知能量本质的深刻理解。但云清辞有信心。前世她能以医道、丹道享誉修真界,今生融合此界魂力体系与灵食之道,未必不能走出一条独特的路径。
而这一切的起点,便是这本看似寻常,却可能牵动未来无数变局的《教皇膳食录》。她轻轻合上册子,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那里,教皇殿的主殿依旧灯火通明。
她知道,那座冰山依旧寒冷坚硬,冰层核心那盘踞的阴影(异常能量)依旧强大,但冰层之下,似乎已有春水开始悄然流动,而那阴影,也并非全无应对之法。而她,便是那个执着的破冰人与探索者,以食为凿,以心为锤,以灵为引,耐心地,一点点地,敲开那封闭的世界,探寻那阴影的奥秘。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