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清函 > 第2章 第 2 章

第2章 第 2 章

见过何妍后的几日,我的心湖仿佛被她投下的石子搅动,涟漪久久不散。夕阳中她晕着光的身影,那双清澈又藏着一丝狡黠的眼眸,总是不期然地浮现。更清晰的是,每一次回想,胸腔里那阵擂鼓般的心跳。

这熟悉又陌生的悸动,迫使我去面对一个盘桓已久却始终模糊的问题:我是否真的喜欢女生?

为何注视何妍时的心跳,会如此似曾相识?这困惑像一把钥匙,“咔哒”一声,开启了尘封的高中记忆。

初入县重点高中,便听闻同年级有位叫李思瑶的“级花”。按捺不住好奇,我和朋友在课间趴上她班级的窗台,在六十多张面孔中搜寻那张传说中的脸。走廊上人头攒动,与我们怀揣同样心思的人不在少数。忽地一阵低呼骚动——“来了!”我循声望去,一个留着齐耳短发的女孩正从走廊尽头走来。她似乎早已知晓这场“围观”,微垂着眼帘,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安静入座——第四列,倒数第三排。就在目光触及她侧脸的刹那,我的心跳骤然加速——与初见何妍时如出一辙。

怎会如此?为何我总被美丽的同性轻易吸引?彼时,我只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来搪塞自己,却隐隐觉得这份“欣赏”似乎过于炽热。

为了那惊鸿一瞥后的念念不忘,我费心结识了她的同班同学。课间十分钟、晚自习间隙,无数次“顺路”跑上楼,倚在走廊与她班的同学攀谈,目光却总忍不住飘向那个座位。有时竟能捕捉到她无意间投来的视线,仅仅一秒的交汇,便能让我整节课心神不宁,反复回味。这份“执着”甚至惹得她同学调侃:“你怎么又上来了?上节课不是刚聊过?”

高二文理分科,我们被分隔在两栋教学楼。课间操成为我唯一能远远望见她的时刻。若是雨天取消,我便如丢了魂般倚在走廊发呆。一天,同寝女生晾衣时的闲聊飘入耳中:“听说李思瑶可拼了,高二就每晚自习后去图书馆加练一小时。”说者无心,听者如雷贯耳。这位文科翘楚,向来沉静如水,不闻情事,在我心中独绽清辉。当晚,我便揣着物理习题册直奔图书馆——果然,那个熟悉的、穿着校服的背影。我选了斜对角的座位,试着像她一样投入。奇异的是,平日艰涩的物理题,那晚竟思路通畅。抬头时,她已离去,只余空椅。那一刻我暗下决心:追随她的身影,也成为追光的人。

从此,高二到高三上学期,图书馆斜对角的那个座位成了我的固定据点。凝望着她专注的背影,模仿她的沉静姿态,我的成绩悄然攀升,从年级中下游跻身中上游。我恪守着“不打扰”的距离,深知她淡泊如菊,拒人千里。直到某天,她的“卫星位”被尽数占满。我焦灼地在她身后踱步,她竟似有所感,忽地回头:“同学,要坐我旁边吗?”——这是我们两年多来第一次正式对视。我慌乱应声坐下,轻声道谢。她嘴角弯起那抹熟悉的腼腆,未再言语。离开时,她却留下轻飘飘的一句:“以后就坐这儿吧,别找位置了。”一股巨大的暖流瞬间将我淹没。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早听闻她五点半便去宿舍后花园晨读。此前觉得夜晚相见已足慰我心,不知为何,那次对话后的翌日破晓,我竟鬼使神差地四点起床,五点半准时出现在后花园。三五晨读的身影中,她专注而耀眼。

一种难以言喻的默契悄然滋生。只要我出现在她身后,她总会微微侧首,回以一瞥,再抱着书本安静前行。高三的紧张空气几乎令人窒息,她脸上却永远波澜不惊,这份沉静莫名抚平了我的焦躁。我的成绩稳定在中上游,父母宽慰说“考不好还能复读”,我却悄悄渴望与她并肩——尽管深知分数是道鸿沟。

高考前两月的一个夜晚,她做完题,托腮望向我:“喂,我每天透过这扇窗都能看到你。”——这是我们的第二次对话。我惊愕:“哈?操场上那么多人…”“我就是能,”她竟轻笑出声,“拜拜,你也早点回。”那晚,我几乎是蹦跳着回到宿舍,室友笑问是否中了彩票。躺在床上,甜蜜持续发酵——明天,我一定要告诉她我的名字!

然而,翌日的晨光与暮色里,皆不见她的身影。失落如铅块沉沉压下。打听才知,紧要关头她病倒了,被父母接回家备考。高考日近,我强压下纷乱思绪全力冲刺。考场外,母亲意外出现,隔着校门递来牛奶零食,轻抚我头:“丫头,别怕,复读的路妈也铺好了。”她的话语如定心丸,我发挥平稳,成绩超二本线数十分,距一本线差9分。

返校填志愿那天,我特意绕去她班级的教学楼,依旧不见伊人。从同学口中得知,她过了重点线,心仪复旦,或会报考中南大学英语系。回到自己教室,当校长的叔叔关切询问志愿。我脱口而出:“中南大学我能上吗?”他摇头:“悬,就算加上民族分也才勉强够线。”“试试吧,”我坚持,“万一退档还有第二志愿。”叔叔叮嘱第二志愿务必慎重。面对厚厚的院校名录,我一片茫然。隧道工程、临床医学、动物科学、轴承制造……一个个被否定:野外、苦读、阉猪、拧螺丝?翻到“法医学”时,叔叔满脸错愕:“咱们县可没人念过这个!”——“就它了。”我斩钉截铁。最终,中南大学退档,二本法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翩然而至。

大学时光里,思瑶的影子偶尔掠过心头。后来辗转得知,高中时那个被她将情书扔进垃圾桶的男生,竟在大学四年里每月从广州奔赴她的城市,锲而不舍,终于在她大四时赢得芳心。

挺好。心底那份微涩的遗憾仿佛尘埃落定。我对自己说:那只是纯粹的欣赏吧?她是那段晦暗岁月(遭遇霸凌、学业重压)里的光,支撑我奋力前行的动力。后来学习心理学,我将那份悸动归结为“心理投射”——一种压力下的情感转移。

然而,何妍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却如此熟悉。那些因思瑶而剧烈的心跳、倾注的目光、图书馆并肩时的暖意、对话后的狂喜……所有沉寂的感觉被重新唤醒,清晰如昨。我不禁再次审视心底那方隐秘的角落:

那份悸动,真的仅仅是“投射”吗?那份专注的“欣赏”,真的只是“爱美”吗?那个与她寥寥数语后如同“中了头彩”般的狂喜,为何至今想起,心尖仍会轻轻一颤?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错嫁给年代文大佬后

狩心游戏

三号风球

空中孤岛[末世]

朕真的不会开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