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落之星的下一个月圆夜,荒星平原被照得如同白昼。
“蓝星文化节”的横幅(用星际丝绸和地球棉线编织)在风中飘扬,红色的灯笼(内置温明旭特制的“星尘共鸣灯”)照亮了整个广场。广场中央,“地球村”微缩模型里,张小宝正举着终端直播:“家人们!看这边!这是地球的‘四合院’!里面……里面有小桥流水!”
“快看!是‘古法吟唱’表演!”台下的星际观众尖叫着涌向舞台。温明旭抱着吉他,身后跟着二十个“星尘信徒”(穿着地球汉服和星灵长袍的混搭装),他们的吟唱声混着“星尘共鸣露”的雾气,直冲云霄:“声随心动,念动气随——”
“这……这是什么?”一个星际贵族捂着耳朵,“声音……像……像直接钻进脑子里!”
“这就是‘古法吟唱’的魅力。”夏晚站在舞台侧方,对身边的奥古斯都亲王解释,“它不是‘音乐’,是‘情感的共鸣’。”
奥古斯都点头,眼神发亮:“比帝国的‘交响乐’……更有‘生命力’。”
美食区的“地球夜市”前,排起了长队。张小宝举着“火锅”(用星际保温锅煮的,汤底是“星尘共鸣露” 地球花椒):“家人们!尝尝这个!辣得……辣得灵魂都在跳舞!”
一个星际厨师尝了一口,眼睛瞪得溜圆:“这……这味道……比‘星际特供’还……还香!”
讲座区的“地球历史”课堂上,王教授指着全息投影(地球的长城、敦煌莫高窟):“这是地球人用‘双手’和‘智慧’创造的奇迹。他们的‘苦难’,成了‘文化’的‘养分’。”
“那……遗落之星的‘原住民’呢?”一个星际青年提问。
“他们用‘古耕术’在荒星上种出‘希望’。”夏晚接过话茬,“他们的‘古法吟唱’,是‘活着的文化’。”
表演区,“星际戏曲”开演了。演员们穿着“星灵铠甲”(用联邦废弃的星舰材料做的)和“地球戏服”(用星际丝绸做的),唱着改编的《牡丹亭》(星际版):“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这……这是‘文化融合’?”奥古斯都忍不住鼓掌,“比帝国的‘单一文化’……更‘精彩’。”
直播镜头里,温明旭抱着吉他,和“星际戏曲”演员合唱:“宇宙的真理,在酒里——在火锅里——在每一个‘活着’的灵魂里!”
弹幕瞬间爆炸:
“太燃了!”
“地球文化yyds!”
“蓝星公社牛逼!”
联邦的官方账号默默点了个“关注”,帝国的“□□”账号转发了直播链接,标题是《星际文化的未来:从“对抗”到“融合”》。
夜渐深,广场上的人却越来越多。有人跟着“古法吟唱”哼唱,有人举着“火锅”拍照,有人拉着“原住民”学跳“广场舞”(地球版)。
夏晚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感动。她知道,这场嘉年华的意义,从来不是“展示文化”,而是“证明”——
“蓝星公社”,永远是“文化的传播者”;
“星际文化”,永远是“融合的、包容的”;
而“希望”,永远在“每一个热爱文化的人”心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