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仙侠玄幻 > 三界第一财迷的退休计划 > 第34章 梁祝与窦娥冤

第34章 梁祝与窦娥冤

人间的年关将至,处处张灯结彩,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

钱锦和敖溟便是在这腊月时分来到了这座江南小镇。

街道两旁挂满了大红灯笼,摊贩们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

"糖葫芦!又甜又脆的糖葫芦!"

"刚出炉的定胜糕,吃了来年必定高升!"

"窗花剪纸,买回去贴窗花喽!"

空气中更是弥漫着糖炒栗子、烤红薯、年糕的香甜气息。孩童们穿着新棉袄,拿着风车和糖人追逐嬉戏,鞭炮声零星作响,预示着更大的热闹还在后头。

钱锦拉着敖溟,像两尾灵活的鱼,融入了这欢乐的人潮。

"哇!敖溟你看这个!"她停在一个卖绒花的摊子前,拿起一支栩栩如生的蝴蝶簪花,在鬓边比划,"好看吗?" 不等敖溟回答,她又立刻被旁边画糖画的吸引过去,看着老师傅以勺为笔,以糖为墨,手腕翻飞间,一条腾云驾雾的糖龙便跃然石板上。"这个厉害!像你!"

她看看这个,摸摸那个,对一切充满了兴趣,尤其是那些亮晶晶的廉价首饰和花样繁多的吃食。不一会儿,她手里就多了一包桂花糖糕、一串红艳艳的冰糖葫芦,还硬塞给敖溟一个刚捏好的、憨态可掬的面人小猪。

敖溟对这些不太了解,却也被这扑面而来的、充满烟火气的鲜活热闹所感染,一双湛蓝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遭的一切。

他学着钱锦的样子,小心地咬了一口糖糕,甜糯的口感在舌尖化开,是一种与仙酿灵果截然不同的质朴滋味。

他跟着钱锦挤了半天,终于忍不住问道:“钱锦,我们此番来人间,究竟所为何事?”他隐约记得钱锦提过与鲛人之事有关,但看眼下这情形,怎么都像是出来游玩的。

钱锦正盯着一个吹糖人的老师傅,眼睛发亮,头也不回地答道:“当然是来解决问题的!”

敖溟咬了一口甜糯的糖糕,含糊道:“我怎么感觉……你这看着不像啊?”

钱锦闻言,立刻转过身,叉着腰,一脸正气凛然:“敖溟师兄!请你不要小看我对工作的责任心!我钱锦做事,向来是玩乐……呃,是考察与正事两不误!”说着,她一把拉住敖溟的袖子,“走,带你去个能解决问题的好地方!”

七拐八绕,穿过喧闹的市集,钱锦将敖溟带进了一家临河而建、看起来颇有些年头的茶馆。

堂内更是热闹,八仙桌旁坐满了人,茶香袅袅,瓜子皮嗑了一地。

堂倌提着长嘴铜壶,穿梭其间,精准地隔着老远就能将热水注入茶碗,滴水不溅。

正前方一座高台,一位穿着长衫、精神矍铄的说书先生正醒木"啪"地一拍,满堂皆静。

“敖溟,你没听过说书吧?”钱锦压低声音,带着点小得意,“今天让你开开眼!”

敖溟确实没来过这种地方,只觉得新鲜。他学着钱锦的样子,笨拙地磕着瓜子,目光投向台上。

只见那说书先生,清了清嗓子,折扇一展,便信手将一段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

正是那脍炙人口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先生说至妙处,语调时而激昂如金戈铁马,时而哀婉如泣如诉。他将梁山伯的憨厚诚挚、祝英台的聪慧勇敢、同窗共读的趣意、十八相送的情愫暗生、再到楼台相会的绝望、以及两人之间那求而不得的深情与无奈,全都描绘得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敖溟听得入了神,完全沉浸在那悲欢离合之中。听到山伯病逝,英台哭坟,他眉头紧锁;听到最后风雨大作,坟墓开裂,英台纵身跃入,一双彩蝶翩跹飞出……说书先生那沉痛又带着一丝慰藉的语调尚未落下,堂内已是一片低低的抽泣之声。

钱锦虽是听过许多遍,仍不免心中酸涩,眼眶微红。她下意识地转头想看敖溟的反应,这一看,却吓了一跳。

只见敖溟那双漂亮的湛蓝色眼睛里,泪水如同决堤的河水,哗啦啦地往下流。

他竟哭得毫无形象,毫不自知。

钱锦又是好笑又是心软,连忙掏出帕子给他擦脸:“哎呀,都是故事!编的!假的!你怎么还真哭成这样?”

敖溟一把抓住她的手腕,眼泪流得更凶了,声音哽咽,带着浓重的鼻音:“这怎么就不是真的呢!太惨了!太感人了!怎么就不能在一起呢?!”他越说越激动,仿佛感同身受,“你受伤那时候……我想的也是,你要是……我也不活了!”

钱锦一愣。

却听敖溟继续抽噎着道:“可、可后来一想不对啊!我是龙!我能去地府给你抢回来!要是抢不到,你投胎了……那我也找你去!我一定找得到你!”说完又忍不住为故事里的悲剧,嗷嗷哭起来。

声音不大,但在渐渐平息的抽泣声中显得格外清晰。

正准备说结束语的说书先生闻声望去,见一个俊朗非凡的男子,拉着他旁边姑娘的手,哭得抽抽嗒嗒,不禁莞尔。非但不恼,反而抚须温言道:“这位公子真是至情至性。诸位看官,我们之所以世代传颂这些故事,正是因为这人间自有真情在啊!诸位,今日就到这儿。明日请早。”

观众们陆续离场,不少人都注意到了哭得停不下来的敖溟和一旁无奈给他擦眼泪的钱锦。

有被他的真情,感动跟着抹眼泪的婆婆。也有掩嘴偷笑、窃窃私语“瞧这小两口,感情真好”、“男娃子心肠真软”的姑娘媳妇。

钱锦被看得脸颊有些发烫,好不容易等敖溟情绪稍平,才拉着他几乎是"逃"出了茶馆。

二人找了家临河的小馆子坐下。此时华灯初上,河面上漂着点点河灯,映着两岸的红灯笼,别有一番风情。

敖溟的眼睛已经肿得像两颗熟透的桃子,红彤彤的,配上他那张俊脸,显得又可怜又滑稽。钱锦看着他那副尊容,实在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敖溟委屈地瞥了她一眼。

钱锦给他夹了一筷子菜,逗他:“现在知道,我为什么特意带你来人间了吧?”

敖溟点点头,想起化蝶的结局,鼻尖一酸,眼圈又红了,眼看马上又要哭起来。

钱锦眼见不妙,赶紧夹起一个热腾腾的汤包,塞进他嘴里:“这个好吃!蟹粉的!你快尝尝!”

敖溟被堵住了嘴,下意识地咀嚼,鲜美的汤汁在口中爆开,暂时压过了悲伤。

钱锦一边给他布菜,一边状似无意地说:“晚上啊,城南戏楼还有唱曲儿的,听说今天唱的是《窦娥冤》。”

敖溟一听这名字,就感觉一股苦味儿扑面而来,下意识摸了摸已经肿痛的眼睛,喃喃道:“……我是不是得多备几条手帕?”他甚至还认真盘算起来,“一天哭这么多场,还挺累的……看来回头鲛人们,不能这么个听法,不然它们太累了……”

钱锦看着他一本正经地思考如何"科学催泪",差点又把饭笑喷出来。

结果到了晚上,戏楼之内,丝竹声起,悲调哀弦。

戏台之上,声声泣血,将窦娥的冤屈与不甘唱得淋漓尽致。

那"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的无奈,"叫声屈动地惊天"的悲愤,直至最后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一一应验,苍天都为之动容。

一曲终了,台下已是哭声一片。

钱锦这边儿,正哭得稀里哗啦,手帕都湿透了。她抽噎着转头,却发现敖溟虽然也皱着眉,眼神里却并无太多泪意,反而像是在深思什么。

钱锦顿时不乐意了,带着哭腔捶了他一下:“你是不是人!这么惨你都没反应?!”

敖溟老实回答:“你也知道,我确实……不是人。”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我主要是……那些唱腔转音太多,词又文绉绉的,大多……没听懂是什么意思。”

钱锦擤了擤鼻子:“……那你刚才皱着个眉头,思考什么呢?”

“里面有一段,我倒是听懂了的。”敖溟回忆着,轻轻念道,“‘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他念得有些生涩,但韵律却把握得极准,带着一种奇异的苍凉美感。

“这段词,写得真好。那股愤懑不屈的气势,光读起来,就让人觉得心里难受。”敖溟评价道,随即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平和却坚定,“但你也知道,咱们的天地,运行有常,赏罚有度,并非如此不公。一时的冤屈固然令人扼腕,但天道轮回,自有其公正所在。不能因一隅之暗,便否定了漫天星辰……”

钱锦听完,见他正准备长篇大论,赶忙止了哭泣,笑了笑:“你这就是职业病。凡人寿数短暂,所见所感不过方寸之地,几十年光阴,爱恨情仇都剧烈如火,哪能像你们神仙一样,站在云端看那千秋万代的因果轮回?也正是因此,他们的性情才格外真挚浓烈,敢爱敢恨,能悲能喜。这也正是三界其他生灵,都比不了的。”

她顿了顿,若有所思地敲了敲桌面:“不过你这个‘听不懂’的问题,倒是给我提了个醒。戏曲的本子,词藻华丽,典故又多,你都听得费劲,估计那些鲛人,估计更不行。看来给它们选个好本子这个事儿,至关重要。”

夜色渐深,戏散人潮退去。

河灯顺着水流缓缓飘远,载着凡人的祈愿流向未知的远方。钱锦望着窗外那片温暖的灯火,而敖溟,则安静地坐在她对面,看着她在灯光下显得格外生动认真的侧脸。

或许,真正的“情”,并非只在故事里,更在这实实在在的牵挂与奔走之中。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作品。在此想特别提一嘴,我特别喜欢关汉卿!!!!(星星眼)[撒花][撒花][撒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梁祝与窦娥冤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她被赶出侯府后

过天门

修罗神帝

都市重生仙尊

洪荒:开局拍卖鸿蒙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