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涛平摊房租以后,秦柚花了几天把宿舍里的东西搬走。
室友见他收拾,顺手帮了点,问他怎么要搬出去。
他说写歌外放,得要个环境听效果。
即使他暂时没钱营造一个外放的立体音环境。
他的物品并不多,跟高考完去隋轻家一样,就是衣服多了点。每天上完课顺路带一点走,一周就拿完了。
想着秦涛那人形账本一样的东西,说不好哪天真的放他自生自灭,现在能有一笔资金是一笔,他就去找辅导员报备这件事。
一开始她不同意,告诉他,“生活习惯冲突”是可以协商的,并不是很有力的理由。
于是他说“作息容易影响室友”。
辅导员停止了手里工作,是统计一两百来个学生的阶段性情况,从学习到心理。她抬头直视他,犹豫着说:“我个人私心上能接受这个理由;但你现在才大一,刚开始集体生活,这是大家普遍面对的难题之一。制度是希望你们在生活中掌握处事能力,部门未必会批准。”
于是他说“我有病”。
“有病历之类的吗?”辅导员关上写得整整齐齐的厚本子,向他要医院证明。
他又换了个没病的说法:“影响日常学习。”
辅导员微微皱眉,“你可以换一个合适的学习地点。”
他:“换到租房。”
“我是说,”辅导员不怕劝人,“图书馆之类的。”
他:“我厌人。”
“嗯?什么?”辅导员把本子放在文件架上,视线分出去一两秒,用来看准放的位置和角度。
“厌人,”他解释,“看见人就烦。”
如果说高中站在班主任的办公桌前,秦柚确实有股劲和他对着干;现在站在大学辅导员面前,秦柚更像是例行公事,处理又臭又长的日常任务一样,应付着对方。
放好本子,辅导员双手平放在桌上,右手还夹着笔,看着他很认真地问:“那你上课怎么办啊?上个学期,集体活动的事我也说过几次,你实在接受不了就算了,以后进了社会不适应,你自己会明白的——但是现在你总不能避免上课吧?”
他不再多余向辅导员解释什么,只说:“上课不是生活。”
“上课怎么不是生活了?”辅导员手里的笔盖敲了敲桌子,就是提示性地敲一敲,不强势,“你是学生,上课就是你的生活,是你日常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你告诉我,你怎么避免?”
他:“看老师。”
辅导员微皱的眉更深了,“什么‘看老师’,‘看’什么‘老师’,你在说什么?”
他不想花长篇大论来解释,说上课他可以盯手机盯书盯PPT盯黑板盯老师,那是他自己的事,一下课就可以离开别人;但是住在宿舍,独立的生活被混为一体,每一道视线都不自由,上完课刚离开别人,又要被迫卷入别人的日常生活。
因此他只是反问辅导员:“很难理解吗?”
这话一出,辅导员心里也有了情绪,表面努力用理智维持稳定,问他:“你这样和我说话,是不是不太合适?”
他说:“老师,住不了。”
“你——”
他打断辅导员,说:“脾气不好,待久了会骂人。”
听上去确实很烦躁,有一股难忍的怒气。
辅导员动了动嘴,欲言又止,经过一分钟深思熟虑后,同意了:“那你就得说清楚,是因为你本身:‘情绪非常敏感,在寝室生活中容易受较大刺激,加上同寝室作息差异过大,需要安静独立的环境保证健康和学习效率’——可以吗?”
他没说“可不可以”,只是挑了个时间把申请交上去了。
终于搬出宿舍后,他找了个时间出了趟远门。就像隋轻说的那样,一个人花了平时一顿饭好几倍的钱,吃了一次还算舒心的饭。
但他这次出门,主要是去一趟实体店。
他要去二三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买一把他顺手的电吉他。
他隐隐约约记得兼职那把电吉他的昂贵感,把他的手练得有点刁钻;只能寄希望于太久没碰拨片和琴弦,让他能重新建立手感。
而租房里早就准备好了需要的其他设备。
之前编曲,他已经狠心买了高质量声卡和监听耳机;考虑到单块效果器配备一整套的话,价格可能成千上万,他省下了这笔费用,买了综合效果器——甚至不是最优质的那一档。
毕竟还得活命。
再苟活三四年吧。
到时候一切就会好了。
而现在他只差一把吉他。
他编曲和混音,会在软件里使用一些效果插件,那些时候,他都产生了自己在调电吉他效果器的错觉。
至于那把高一买的木吉他,他修养维护了一下,找人帮忙转手了。
二三十公里,他在地铁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站着;是很累,但是窗外变换的风景在告诉他,他离那六根琴弦更近了。
地铁列车快速运行的时候,近处的风景快得人头晕眼花,远处的风景却很难捕捉距离变化。
像时间一样。
目的地一到,他下车走了很远一段路,终于走进了那家授权店。
上次他一个人走进满墙电吉他的店,已经是初中了。
将近七年前。
七年前,那只是一家普普通通的琴行,不是什么“授权店”“专营店”;是一个普普通通,没有实现音乐梦想的爱好者,告诉世界他曾经热爱过音乐。
那个时候,秦柚还不认识什么Fender、ESP、Gibson、Tom Anderson……分不清什么品丝、琴桥、拾音器……
但那满墙叫不出牌子名的杂牌电吉他,无声地挂着,在他十一二岁的眼睛里发出了声响。
告诉他,他这一生就是该往那里去的。
即使对他来说,如果那家乐器店不是摆满电吉他,是摆满另一种乐器,他应该也会有同样的感觉。
他对电吉他的喜欢,更像是对走进琴行瞬间的喜欢。
不管怎么说,他好像回到了高三之前。
他走进店铺,透过贴了logo、摆了绿植的橱窗,听不见里面的声音,但能看见他在某条过道上驻足。
有人来招待他,两道身影就那么站着,说了些什么后走进了店铺深处,只剩下暖色木头的背景,上面是颜色型号各异的电吉他。
等秦柚重新推门走出来,这个城市的空气给他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
心跳虽然不快,但一下又一下,很有力。
他久违地感受到了开心,比买了电脑之后开心得多。就好像高二的时候,放学期待地跑到俱乐部,开心地期待着和隋轻的下一次见面。
什么高三生活什么大学生活,他从没想过。
回去的路他不愿意再坐公共交通工具,二三十公里的路,车说打就打。
运气也比较好,四五十就打回了租房,还记得他报道那天,打车差不多**十。
下了车,急匆匆回到连客厅都没有的租房,打开琴箱,视线带着亮度,根本舍不得从这把琴上移开。
这琴颈,这指板,这琴体,这漆。
迫不及待地想和隋轻分享。
于是他从衣兜里取出手机,终于把视线从崭新的电吉他上扯断。
点开软件图标,看见置顶的那一栏聊天,看见那句“下雨了”,他的指尖有些犹豫和退却。他不知道这次,好不容易满心欢喜,得到的会不会又是一句“挺好的”。
但他还是把消息发出去了。
本来想拍张图立马发过去,但是他收敛了开心,先试着发了一段文字——
[我有电吉他了]
隋轻会怎么回复?
挺好的、真不错、那就好、那就行、那你爽了……
这次隋轻会怎么回?
隐隐焦灼地等了几分钟,隋轻的消息来了。
秦柚有一瞬间的恍惚,像是大脑有一种不安的预料,于是避免他的躯体在第一瞬间承受结果。
等他的视野重新变得清晰 ,他清清楚楚看见隋轻说——
[看看]
于是他的开心回来了一点,拍了好几张,挑出视觉效果最好的一张发过去了。
隋轻说:
[帅]
虽然只是一个字,但至少比“挺不错”好太多。
不过只有孤零零的一个字,让他有点不知道该继续给隋轻说什么。
他还在视线涣散着思索的时候,手机上的聊天气泡又往上跳了一下;画面的变换被他的余光察觉,于是他低头去看隋轻发来的新消息。
[弹起来手感怎么样]
谈这个他就有话说了,没敢给隋轻说太多,也就把“偏现代,不是复古型号”、“不会限制手法”、“琴桥能自己微调”、“推弦揉弦很舒服顺滑”、……、“快速切换把位不碍手”之类的连着发了一整屏给隋轻而已。
而已。
他知道自己有点被开心冲昏头脑了,自己一连串发的内容,隋轻未必有共鸣,不过他就是想说。
一个人近乎吵吵闹闹地说完,他盯着屏幕等隋轻,隋轻说:“展示展示。”
于是他快速放下手机,把那把电吉他抱起来,比他妈抱小孩还要细致小心。
背带把电吉他的重量压在他左肩,平时装电脑的书包也会压他的肩,但是他享受着左肩的重量,不会嫌轻嫌重。
右手握着厚度适中的拨片,在手中转了转,好像找回了某种习惯。
正当他去拿声卡和接线,打算加上效果器,用电脑内录一小段旋律给隋轻听一听,隋轻从那边打了个电话过来。
是隋轻主动打来的。
秦柚放下那些东西拿起手机,先心跳好几下,什么都没看就接通了。
屏幕有短暂的停顿,眨眼一闪,隋轻带着笑出现在屏幕上,手机一颤,“咚”地砸在了地上。
隋轻短促的笑声和声音传出来:“吉他可别这么摔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