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历史 > 身可盗,非情道 > 第1章 寡水1

第1章 寡水1

世人皆晓,当朝天师、茅山上清派掌门——许涟漪孤高狂妄、目中无人。

奈何她一番修为属实了得,除祟引雷捉鬼样样精通,民生社稷无她不行。

就连当朝皇帝在她面前,也得忍气吞声,遑论普通人。

这不,茅山新来的打杂弟子桐生,就被安排给掌门传话,师兄师姐美其名曰——初生牛犊不怕虎,富贵险中求也。

如此“美差”,自是让给新人桐生。

桐生当然早早听闻掌门的尖酸刻薄,畏畏缩缩地敲响了太一堂的大门。

大门很快就打开了,两个丫头悄声问:“什么事?掌门正在午憩。”

“陈师叔让我传话,景昌帝如约到了,现正门外侯着。”

此事不小,两个丫头正思忖着如何不搅扰美梦地唤醒掌门,不料掌门自己醒了。

许涟漪悠悠的声音从生水斋传来:“宋秋棠今日来是为什么事?我怎么不记得了。”

桐生小心翼翼地回答:“师叔说是去年冬至约好的,来年七九天,景昌帝送人来皈依。”

“.......哦,确有此事。”许涟漪终于想起来,去年冬至,宋秋棠照例来国醮,吃素饺时顺带提的。

她微微皱眉,有点不耐烦地说:“以后这种事提前一天和我说,虽不必大做准备,但这太仓促了也耽搁事。”

桐生和丫头们急忙低头说是。

许涟漪稍作整理,便来到了客堂。

宋秋棠已等候多时,但仍坐得端正笔直,全然一副中年人特有的严肃庄重。

"许天师,好久不见。"宋秋棠直起身,满脸堆笑着说。

"嗯。"许涟漪点点头,忽而一笑,"景昌皇帝日理万机,宫内上下现修三个皇陵,自是没时间来我这清净地方。"

宋秋棠脸上的笑有点挂不住,尴尬道:“先帝去世得早,陵寝确实建得仓促了些。”

许涟漪一声冷笑,这分明是答非所问!

先帝是宋秋棠的侄女,年纪轻轻,登基没几年就去世,地宫自然没有动工。趁着这个“好机会”,宋秋棠一登基,就下令给自己建陵,抢先设在了寝园的尊位,言之凿凿长幼有序,闭口不提先后尊卑。

同时,为了安抚民心,宋秋棠下得一手好棋:将自己老母亲之前仓促修造的地宫让给先帝,让先帝早日“入土为安”,然后重新给母亲建一个大气的陵寝。

“忠”孝两全,岂不美哉?

对于帝王家的斗争,许涟漪向来不感兴趣,她此话的重点也不在忠孝二字。

“听闻这修陵的白银都来自江宁织造局?”

“......是的,哈哈,天下事逃不过天师耳目。”

“你猜猜我是怎么知道的。”

宋秋棠脑子一转就知道了,但还是装傻:“天师修为了得,体察民情的方式,鄙人自是猜不出。”

许涟漪漫不经心地看向自己的手指,正要开口,宋秋棠就自己打圆场:“天师前段时日在江东封印瘟煞确实辛苦了,但现在不是讨论这些国事的时候,今日我来只是为了自己的家事。”

好啊,但凡你把织造局的白银拨出一部分来抚恤瘟疫难民,本天师也不至于如此辛劳啊!

和聋子多费口舌也没有意思,许涟漪脸上的鄙夷一点都不掩了:“从乌烟瘴气的地方来的晦气东西,三清祖师爷可不一定让他皈依。”

这当然只是嘲讽,宋秋棠自然也明白,急忙吩咐着下人把那“晦气东西”带来了。

一个瘦弱的女孩慢吞吞地挪进客堂,步轻宛若无根草,脸白更胜落地花。

许涟漪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肤色确实太白了,瘦得也脱了人形。乍一眼望去,有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好生像个白骨架子。

而且最突兀的,还是这个女孩身上单薄的粗布衣。皇室的人,再不济也会穿个锦缎,如此布衣,倒是闻所未闻。

尤其是此时,刚过正月,七九寒冬,正是穿新衣的时节,不认寒酸也难逃心酸。

“你给天师介绍介绍自己。”宋秋棠慈爱地说。

女孩有点害怕地往后面退了几步,颤颤巍巍地说:“许...许天师好,我,我是...小丫。”

“你这孩子。”宋秋棠又是无奈地叹了口气,“你不是有大名吗,以后这种场合不要说自己的小名。”

小丫两手搓着衣角,貌似极不情愿地说:“我...我,许天师可以叫我...宋晓。”

最后二字声音极小,要不是许涟漪修道之身异于常人,根本听不见。

宋秋棠笑着摸了摸宋晓的头:“傻孩子,不用这么胆小,以后就跟着这位天师,不必拘束。”

宋晓又往后退了几步,点头表示知道了,举手投足间尽显胆小,低眉似诉最是可怜帝王家。

宋秋棠叹了口气,悲惋地说:“这孩子也是可怜,之前遭遇了些变故,现在也没人管她,反正在宫里也是受人排挤,不如送到这里来,少吃点苦。”

短短几句,故事多多。

但显然,细节是从对面问不出来的,是故许涟漪只是客套一问:“多大了?”

“刚好一纪。”

许涟漪小小震惊了一下,这孩子如此瘦弱的个子,属实不像十二岁的姑娘。可即便对方再可怜,作为修道之人,许涟漪也不至于施舍太多感情,交给手下应付足矣。

是故,她只是漫不经心道:“明日卯时,你跟着陈玄道长作法皈依,之后的事都由他来安排。”

宋晓点点头。

宋秋棠又随意唠了些客套官话,临走时,又感叹道:“离开宫城,对这孩子绝对算个解脱。”

许涟漪凤眼微眯,不置可否。

许涟漪给自己住的地方取名“太一堂”,给里面的卧房取名“生水斋”

太一生水这篇战国时期的文章并不有名,内容也很“道家大众化”,但我觉得名字很好听,出土也很玄幻,加上很符合修道人取名的雅致,所以就这么叫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寡水1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护花狂兵

李嘉宁的奇妙之旅

绝品小神农

我绑架了武则天

三国:开局十亿蚂蚁军团,灭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