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雨点敲打着防弹玻璃,在“昆仑”基地深埋于地下的指挥中心外墙上蜿蜒流淌。方远少将站在巨大的全息星图前,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合金控制台,发出沉闷的节奏。屏幕上,代表全球异常电磁波动的红色光点正以几何级数增长,像一场无声的瘟疫在数据层面蔓延。
“来源依然无法锁定?”方远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他已经连续工作超过三十个小时。
“报告,少将。”技术主管李维的声音从通讯器传来,背景是密集的键盘敲击声。“信号源呈现量子态跃迁特征,每次出现的坐标都毫无规律——北极冰盖、马里亚纳海沟、甚至同步卫星轨道…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追踪协议,包括‘后门’级算法,全部失效。它不是绕过防火墙,少将,它…像是从防火墙的概念之外渗透进来的。”
方远的目光扫过屏幕上那串被反复解析、却依旧如同天书的加密信息。信息本身简洁到冷酷,却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滔天巨浪:
【最高优先级加密信息-来源:未知】
【认证:无法追踪/无法伪造】
【正文:大灾变将至,火种将熄。保存知识,守护传承。集结于‘方舟’,等待‘持火者’。坐标:[动态加密序列-昆仑-01]】
【警告:扩散即湮灭。信任即危机。时间:未知。】
“火种…持火者…”方远喃喃自语,手指划过控制台,调出了另一份绝密档案——一份关于代号“辰”的古文明遗迹研究报告。报告的核心配图,是一块布满奇异能量回路的青铜器残片,其纹路与眼前这则“启示”信息末尾的动态加密序列,竟有几分诡异的相似。
这份“启示”,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全球最顶尖也最隐秘的圈层里,炸开了无声的惊雷。
纽约,曼哈顿,摩天大楼顶层。
理查德·索恩,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的实际掌控者,看着私人终端上弹出的信息,雪茄在指尖微微颤抖。窗外是灯火辉煌的不夜城,财富与权力的象征。信息内容让他血液几乎凝固。“大灾变”?“火种将熄”?荒谬!但发送者的技术…他动用了所有资源,包括几个国家级情报机构的暗线,反馈无一例外:无法追踪,无法拦截,技术代差大到令人绝望。
“汉森!”他按下通讯器,声音嘶哑,“启动‘诺亚’协议!立刻!所有非核心资产…不计代价变现!对,所有!收购清单上的生存物资、医疗设备、能源模块…用暗网渠道,分散进行!还有,联系我们在瑞士、开曼的‘安全屋’…确认最高权限转移!”恐慌像冰冷的毒蛇缠绕心脏,但他强迫自己冷静。财富在真正的未知面前,脆弱得可笑。他需要“方舟”,无论那是什么。
开罗,吉萨高原地下深处。
考古学家艾米丽·卡特博士的指尖拂过一块新出土的黑色玄武岩石碑,石碑表面刻满了失落的象形文字。她的个人终端在寂静的墓室里突兀地震动起来。看到信息内容,她的呼吸瞬间停滞。作为古文字和能量遗迹领域的权威,“火种”这个词像一道闪电劈入她的脑海。她立刻联想到最近在多个古文明遗迹监测到的微弱异常能量读数,以及那些被学界斥为“伪科学”的关于周期性文明灾变的传说。
“博士?”助手的声音带着疑惑。
“立刻…立刻联系所有参与‘尼罗河之眼’项目的成员!”艾米丽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促,“最高密级!启动‘方尖碑’预案!所有已发掘、未公开的核心文物资料,尤其是那些带有特殊能量反应的物品…按预案坐标转移!快!”她的目光死死盯着信息末尾的坐标序列,其中一个坐标点,赫然指向大金字塔下方一个未被公开的、传说中连接着“智慧密室”的通道。这不是玩笑。
东京,首相官邸地下安全屋。
山本首相看着屏幕上由内阁情报调查室(CIRO)呈递的报告,脸色铁青。报告详细记录了“启示”出现后全球的混乱:华尔街金融巨鳄的异常资金流动、多国秘密科研机构紧急转移高价值资料、私人武装力量异常集结、黑市上生存物资和武器价格飙升…更可怕的是,几个拥核国家战略部队的通讯静默等级提升到了最高,如同潜伏在深海下的巨兽。
“八嘎!”山本一拳砸在桌上,“这到底是什么?外星人?还是某个疯子国家的终极武器?”恐慌在决策层蔓延。是共享信息,还是各自为战?共享,可能引发全球性恐慌甚至提前冲突;不共享,则可能错失应对时机。最终,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和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下,内阁会议在争吵中决定:秘密启动“天照”计划,全力建造本土“方舟”,并加强对邻国,尤其是那个北方巨熊的监控。猜忌的种子,在危机面前疯狂滋长。
昆仑基地,深层实验室。
方远站在一个巨大的透明隔离罩前。罩内,悬浮着数件散发着微弱荧光的物品:一块刻有星图的泥板、一枚镶嵌着不知名宝石的骑士戒指、一片布满铜锈的甲胄残片…以及一件与“启示”信息末端动态序列纹路高度相似的青铜器残片——正是“辰”遗迹的出土物之一。能量探测器发出低沉的嗡鸣,指针在危险的红区边缘跳动。
“能量共鸣指数还在上升,少将。”李维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这些物品…它们彼此之间,和那份‘启示’信息之间,甚至和基地本身的能量防护场…都在产生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谐波共振!就像是…沉睡的东西被唤醒了。”
方远的目光锐利如刀。坐标高度吻合,“辰”的遗物又对信息产生反应…这绝非巧合。“昆仑”基地,这个倾尽他心血、以最高标准秘密建造的末日堡垒,似乎正是信息中提到的“方舟”之一。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如果“昆仑”是目标,那么“启示”的发送者,知道多少?
“执行‘燧石’命令。”方远的声音斩钉截铁,“基地转入最高战备状态,量子通讯静默,所有非核心能量供应切断。启动‘文物转移协议-阿尔法级’!目标:深层地下‘圣殿’仓库。动用‘影卫’,确保过程绝对保密、安全。另外…”他顿了顿,看向屏幕上全球不断亮起的代表冲突和资源争夺的红点,“…准备接收‘访客’。”信息泄露了,恐慌的人群会像潮水般涌向已知的坐标点,无论那里是天堂还是地狱。混乱,已然开始。
伦敦,大英博物馆深夜。
年轻的文物修复师苏瑶,正小心翼翼地用纳米级探针清理一件刚从特洛伊遗址运回的青铜酒樽。指尖传来冰凉细腻的触感。忽然,一阵强烈的眩晕毫无征兆地袭来,眼前的一切仿佛被投入水中的油彩般扭曲旋转。耳边响起低沉、混乱的嗡鸣,仿佛无数人在遥远的地方痛苦嘶吼。她下意识地扶住工作台,指尖划过冰冷的青铜器表面。
“苏瑶?你脸色很差,没事吧?”同事关切地问。
苏瑶甩甩头,眩晕感如潮水般退去,只留下冰冷的余悸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空虚感。“没…没事,可能太累了。”她勉强笑了笑,目光却不由自主地再次落在那件青铜酒樽上。刚才那一瞬间,她仿佛“听”到了金属内部传来的、无声的悲鸣。是错觉吗?她不知道,心头却莫名笼上了一层阴霾。
某国边境,秘密军事基地。
张弛少校结束了一场高强度城市反恐模拟演习,汗水浸透了迷彩服。他摘下战术头盔,露出棱角分明的脸和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通讯兵递来一份标有“绝密-启示”的文件。他快速扫过内容,嘴角勾起一丝冷硬的弧度。
“大灾变?方舟?持火者?”他嗤笑一声,将文件扔在桌上,“又一个末日邪教?还是哪个大国搞的认知作战?”作为特种部队的精英,他信奉的是手中的武器和绝对的执行力。这种虚无缥缈的警告,在他眼中只是扰乱军心的噪音。“通知下去,加强基地戒备等级,特别是对不明通讯信号的监控。其他…不用理会。”他更关心的是眼前的任务简报——一份关于边境可疑武装分子活动的报告。真实存在的威胁,才是他需要面对的。
全球暗流涌动。
在华尔街的金库里,金条被成吨地秘密运走,取而代之的是压缩饼干和净水片;在瑞士的雪山深处,庞大的地下工程昼夜不停地施工;在亚马逊雨林的部落里,长老们对着古老的图腾,跳起了祈求神灵庇护的舞蹈;在互联网的暗角,关于“末日”、“方舟”、“外星人入侵”的流言以病毒般的速度传播,引发小范围的骚乱和零元购…
方远站在“昆仑”基地的中央控制室,巨大的屏幕上,代表全球混乱指数的曲线如脱缰野马般飙升。各国政府极力掩饰,但资源的秘密调动、精英阶层的异常行为、以及底层民众模糊感知到的紧张氛围,如同地壳下奔涌的岩浆,寻找着爆发的裂口。
“少将,坐标点‘昆仑-01’周边五十公里内,侦测到多股不明身份武装力量靠近,数量…过千,装备精良。还有大量平民车队,堵塞了主要道路。”情报官的声音凝重。
“意料之中。”方远的声音平静无波,眼神却如寒潭,“启动‘拒止协议’第一阶段。释放干扰迷雾,封锁所有非授权通道。‘影卫’进入一级戒备。基地…进入‘茧’的状态。”他抬头,目光仿佛穿透厚重的岩层,望向那不可知的未来。“风暴要来了。我们,就是最后的火种守护者。”
就在这一刻,全球所有接收到“启示”信息的终端,无论是物理屏幕还是全息投影,都在同一毫秒内,闪烁了一下。仿佛一个无形的存在,向它选中的“听众”们,投下了最后的一瞥。
紧接着,万籁俱寂。只有冰冷的雨,还在不停地敲打着“昆仑”基地的外壳,如同为即将到来的时代,敲响了沉重的丧钟。而遥远的都市里,特种兵林峰刚刚结束休假,准备返回驻地,他的女友苏瑶刚从英国回来,正为他整理着行装,对那席卷世界的暗流,浑然不觉。
[狗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启示与末日序曲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