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某高级公寓内,柳亦繁的经纪人杨薇接到了苏影的电话。通话时间很短,杨薇只听不说,最后只是沉声回了一句:“明白了,苏总,我会转告亦繁。”
挂断电话,杨薇脸上的表情极其复杂,混合着难以置信、巨大的压力,以及一丝被顶级资源“砸中”后的眩晕感。她没有立刻声张,而是先独自在客厅里踱了几步,消化着“五亿额度、敞口供应”这个过于庞大的信息。
几分钟后,她走进书房,柳亦繁正蜷在沙发里看一本关于古典仪态的书。
“亦繁,”杨薇的声音尽量保持平稳,但微微颤抖的尾音还是泄露了她的激动,“苏影刚来电。周总那边,把项目的资金闸口彻底打开了。”
柳亦繁从书页上抬起眼,投来询问的目光。
“首期五个亿,已经到位。后续需要多少,直接拨付,没有上限。”杨薇说完,紧紧盯着柳亦繁的反应。
柳亦繁拿着书的手顿住了,脸上的闲适瞬间消失,被一种巨大的惊愕所取代。她沉默了几秒钟,仿佛在理解这几个字的重量,然后缓缓坐直了身体。
“五亿……起步?还敞口?”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近乎荒诞的确认意味。
“是。”杨薇肯定地点头,语气变得凝重起来,“这不是商业投资,这是……这是在铸造一座纯粹用钱堆砌起来的艺术神殿。而我们,是站在神殿最中央的人。”
一瞬间,柳亦繁脸上闪过许多情绪:震惊、一丝不安,但最终,所有这些都被一种极其强烈的、近乎战栗的责任感和表演欲所取代。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锐利而专注,刚才的慵懒一扫而空。
“薇姐,”她的声音沉稳下来,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决断力,“这意味着,我们之前所有关于‘预算限制’、‘工期妥协’的假设,全部作废了。”
她站起身,语速加快:“立刻做两件事。”
“第一,联系我的表演指导、形体老师、台词老师,全部换成最顶级的,不计成本。告诉他们,我们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把我打磨到另一个维度。以前不敢想、没时间练的课程和准备,现在全部提上日程。”
“第二,重新评估我后续所有的商业合约和短期曝光计划。”柳亦繁的目光变得极其冷静,甚至带着一丝残酷的审视,“凡是可能分散精力、消耗状态、与‘倾国’项目气质不符的邀约和代言,全部暂缓或推掉。告诉品牌方,我的下一阶段将完全专注于一个‘重要的艺术项目’,需要保持神秘感和最佳的创作状态。”
杨薇立刻领会了其中的战略意义。这不只是敬业,更是一种姿态——一种只有被绝对资源加持时才敢做的“战略性收缩与聚焦”。她不再是被资本追逐的明星,而是成为了一个更大艺术资本项目的核心载体。
“我明白了!”杨薇眼中放光,职业本能被彻底激活,“我们要把你从‘商品’暂时抽离出来,塑造成一个‘纯粹的艺术品’。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宣传,比任何通稿都有力!外界会疯狂猜测到底是什么项目能让柳亦繁做到这种地步!”
“嗯。”柳亦繁走到窗边,望着脚下的城市,眼神幽深,“以前,是我们去适应项目的预算和周期。现在,是所有的资源都必须来适配这个项目,适配我需要的状态。”
她微微攥紧了手指,感受到一种甜蜜又沉重的压力。
“以前拍不好,可以怪导演、怪剧本、怪时间紧。这次……”她轻轻笑了一下,那笑容里没有得意,只有一种背水一战般的清醒,“如果最后出来的东西不够好,没有任何借口。唯一的解释就是,我柳亦繁,配不上这样的投入和信任。”
杨薇走到她身边,语气坚定:“不会的。这将是你的封神之作,不是票房,而是……在另一个维度上。”
柳亦繁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看着窗外。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战场已经变了。竞争的不再是番位和热搜,而是能否在无限资源的托举下,触及那虚无缥缈的、极致的艺术巅峰。
资金到位的激励效应是立竿见影的。意向协议以惊人的速度谈妥,“倾国”项目核心团队旋即开赴襄北市,对“汉风古城”影城进行首次实地联合考察。
初春的襄北,空气里还带着料峭寒意。一支由三辆商务车和一辆大巴组成的车队驶入略显寂寥的影城。车门打开,涌出的并非零星几人,而是浩浩荡荡三支队伍。
周平安这边,除了他本人,还跟着阮晓芸,苏影以及一位沉默寡言、目光却时刻审视着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工程顾问,苏影也跟海城威华那边请了假,特意跟了过来。
柳亦繁并非独自前来,她的经纪人杨薇全程陪同,此外还有她的私人化妆师和一位长期合作、对她面部光影和肢体表现有独到研究的表演助理。她们的目光更多聚焦于环境将如何作用于演员本身的呈现。
阵容最为庞大的当属林娜的导演与制作团队。美术指导带着两名助手,扛着相机和测量工具,一下车就开始多角度拍摄、测绘尺寸;执行制片人拿着厚厚的预算表,随时计算着可能的改造费用;制片主任则带着场地经理,开始勘察水电、后勤动线;甚至还有一位资深的历史顾问,捧着古籍资料,对着建筑细节逐一核对。
影城方面派出的副总见状,脸上的笑容又热情了三分,也更显紧张。他身后也跟着工程、运营等一队人马,严阵以待。
林娜几乎立刻就进入了工作状态。她无视了副总的客套话,作为整个艺术团队的总指挥,她指向中央广场,语速飞快地对她的美术指导说:“诸侯觐见的仪式队列在这里展开,机位设两侧高台。但地砖纹样不对,太晚近了,必须全部重铺,做成夯土效果,或者嵌入更古老的图腾石刻。”美术指导立刻示意助手标记位置、记录要求。
她又转向宫殿内部,对执行制片和工程顾问说:“主殿的柱子形制接近,但斗拱结构需要简化,去掉这些繁复的装饰。关键是光线!需要在这里、这里开凿新的结构性采光孔。”执行制片迅速在预算表上添加条目,工程顾问则上前与影城的工程师低声讨论起来。
柳亦繁在杨薇的陪伴下,安静地穿行于宫殿之间。她偶尔会停下,伸手触摸斑驳的宫墙,或是抬头凝视檐角的弧度。她会低声与自己的表演助理交流:“如果光从这个角度过来,情绪会更孤寂。”也会对林娜提出演员视角的建议:“林导,从这个角度仰望,权力的压迫感是不是会更直观?”
周平安则由威华的财务专员和工程顾问陪同,听着林娜团队与影城方的技术讨论。他很少插话,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地听,默默地看。只有当讨论涉及到巨大的结构改动、超期的工期或惊人的追加预算时,他才会言简意赅地问一句:“评估过安全性和可行性了吗?”或对财务专员说:“做好预案。”得到肯定答复后,便不再多言。
整个考察过程,三支团队既各自为战,专注于自身领域,又不断交叉协作,信息在现场快速汇总、碰撞、决策。空旷的影城里,随处可见激烈讨论的人群,测量、拍照、记录的身影无处不在。
夕阳西下,为古老的殿宇披上一层瑰丽的金色。核心成员再次汇聚到最高的台基上。
林娜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她对周平安和柳亦繁总结道:“地方没问题,骨架非常好!我的团队初步判断,改造的工程量和预算在预估范围内,但能实现的效果远超预期!”
柳亦繁迎着晚风,轻轻点头,给出了最终的演员的认可:“这里的气息是对的,能帮助我找到人物。”
周平安的目光扫过脚下这片即将天翻地覆的土地,又看了看身边这群专业而狂热的人,最终点了点头。
“好。具体方案和预算,林导你们团队尽快敲定,报给苏影和陈欣。需要什么,全力配合。”
暮色渐浓,众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
考察结束,结论明确——“汉风古城”是“倾国”项目的不二之选。项目的重心瞬间从“寻找”转向了“获取”。
谈判桌上的交锋,远比现场考察更为激烈和现实。
影城方面最初的报价异常强硬,死死咬住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转让价,同时要求收购方全额承担其高达1.6亿元人民币的银行债务。这意味着获取影城控制权的总成本将达到3.6亿,远超其最初的2.6亿总投资。
林娜和制片主任听到这个报价时,脸色都沉了下来。这几乎是在把对方自身的经营不善和投资失误,全部转嫁给接盘者。
周平安将谈判全权交给了以苏影、阮晓芸为首,辅以法务、财务精英组成的专业谈判团队。
谈判过程异常艰苦。苏影带来的团队展现了强大的专业攻势:
1.数据碾压:他们拿出了详尽的尽调报告,指出影城资产的实际折旧率、设备的老化程度、潜在的维修成本以及持续亏损的运营数据,精准地削弱了对方报价的合理性。
2.债务剖析:他们对1.6亿债务的构成进行了逐笔分析,指出部分债务利息过高、还款条款苛刻,将其作为压价的重要筹码。
3.现金流威胁:他们毫不讳言地指出,若非“倾国”项目这个救星出现,影城资金链断裂只是时间问题,届时其资产将面临大幅贬值的命运。
4.交易结构优化:他们提出了更灵活的支付方案和债务处理方式,既满足了对方快速变现的核心需求,也最大限度降低了己方的资金压力和风险。
与此同时,林娜也配合施压,她从艺术角度反复强调影城现有设施“需要大规模、高成本的改造才能满足拍摄需求”,暗示其“现状价值有限”。
经过几轮拉锯战,在对方心理防线逐渐松动时,周平安给出了最终的底线指令:“总对价(股权 承债)控制在2.8亿以内。可以适当提高现金支付比例,换取对方在股权价格上大幅让步。要快。”
这个指令清晰且极具策略性。提高首付现金,对于急需流动资金的对方而言,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最终,在周平安划定的框架内,协议达成:
海城倾国文创以 1.2亿元人民币收购“汉风古城”影城100%股权,并同时承担其全部 1.6亿元人民币的债务。
总代价为2.8亿。首期支付8000万股权转让款,剩余款项根据交割进度支付。
对影城原股东而言:他们拿到了急需的1.2亿现金,甩掉了1.6亿的债务包袱,实现了止损和解套。
对“倾国”项目而言:虽然总付出2.8亿略高于影城原投资额,但获得的是一个产权清晰、规模庞大、基础扎实的现成资产,节省了至少两年的建设时间。这笔“时间成本”对于项目而言,价值远超多付出的2000万。
协议签署,送走影城方面的人后,会议室里只剩下项目核心团队。短暂的安静后,林娜长长舒了一口气,揉了揉紧绷的太阳穴,脸上难掩兴奋后的疲惫:“总算拿下了。虽然比他们最初的投资额高了点,但省下的时间,无价。”
执行制片人看着初步的改造预算,苦笑一下:“接下来,才是真正烧钱的开始。要把这个地方变成我们要的样子,花的钱恐怕不比买下它少。”
周平安闻言,抬眼看了看他,语气平淡地插了一句:“钱的事,不用反复提。预算做扎实,该花就花。”他的重点永远落在执行层面。
苏影整理着文件,接口道:“周总放心,倾城文化那边的财务和法务团队会全程跟进,确保每一笔支出合规高效。”
这时,周平安像是忽然想起什么,对苏影补充道:“另外,跟晓芸说一声,影城原有的员工,愿意留下的,经过培训可以优先录用。不愿意留的,按法规补偿。我们不赶人,平稳过渡。”
这个指示看似平常,却让在场几人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些许钦佩的神色。在资本并购中,底层员工的去向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环。
“明白,周总。我会和阮总仔细处理。”苏影郑重应下。
周平安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起身离开了会议室。他的任务已经完成——定方向、划底线、解决关键资源。剩下的具体工作,他充分信任专业的团队。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林娜对苏影低声感叹了一句:“我现在有点明白了,周总这五亿额度,买的不仅仅是一座城,更是一份‘不容置疑’和‘心无旁骛’。有这种支持,我们再拍不好,就真该跳楼了。”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