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朝堂
忱安自养伤以来便未入朝述职,言官们上了几道折子参他,韵初得知此事阴阳怪气道: “这群老东西在京里安逸惯了,等他们有个三灾两痛的休沐在家时我也参他们。”
“娘,我在家已待了两个月啦,是该上朝了。”忱华换上武官朝服,韵初替他整理衣冠道: “凡事呢,有你父亲在,你就少操心些,述职完了就回家,别在京里和那些公子哥鬼混。”
忱安打趣道:“知道了,在军中没得您唠叨,现在倒有些不习惯了。”
韵初轻拍忱安的肩膀,语气温和的数落着:“怎么?嫌娘老了啰嗦了?”
忱安笑着:“哪敢?”
“好了好了,快去吧,为娘我啊,去寺里上上香,还个愿。”韵初随忱安一道出来。
“去哪的庙啊?儿子下了朝去接您。”忱安在一侧等着忠王,问道。
“还是忱华乖。”韵初摸着忱华的脑门道:“还能去哪呀,自然是三净寺了。”
忠王戴好朝冠道:“该走了。”
“是,父亲。”
忱华述职奏折递予皇帝,皇帝摸着胡子点头:“好孩子,辛苦你了。”说罢,着孙衡赏了不少东西,又升了官。
忱华还未谢恩,颜为安反对,连着十数人一道反对忱华升官,皇帝面露难色,转头问太子重渊如何是好?
重渊回奏:“忱华在军中做随侍亲卫时,立了不少功,父皇要赏什么都是他应得的,中书令反对,不过是恩赏太过,怕惹人非议罢了,儿臣以为,可赏忱华禁军统领一职,如此,既能补上先前裴为礼告老还乡,禁军统领空缺一职,也可表父皇感念沙场战士征战辛苦之心的厚德。”
这下群臣非议,本是封了个御前带刀侍卫,一下子坐上了禁军统领的位置,拿捏着整个皇城的治安巡守。
皇帝料想不到重渊会有此想法,可既已提出,他又不好拂了太子的脸面,况且太子说得全为皇帝自身考虑,他毫无台阶可下,便只静候中书令的意思。
中书令与他一致认为,忱华不可当此重任。
颜为安奏道:“禁军人才济济,忱华不过在军中两三年,又是在北境,对京城防务及不熟悉,而禁军中不乏资历深厚,忠君爱国的将士,太子感念沙场征战之艰,怎不感念他们为皇城治安的日夜劳心呢?”
“那中书令以为何人可用?”重渊问道。
“臣今日奏事,不为提拔人才,只希望太子三思。”他是有人选,但不合适在此刻提。
“中书令无人可举荐,可见平日在京也知禁军风气,禁军之中还有几个可用之人?”重渊审视着他:“现如今的禁军,有多少个是能真能抵御外敌的?一个个肥头大耳,提刀的力气都拿去花天酒地了。”
颜为安反驳:“太子以偏概全,禁军子弟里尚有许多忠于职守之辈。”
重渊知道皇帝犹豫不决的原因,他怕忠王一家独大,威胁自身,犹豫不决,重渊干脆把问题抛出,由皇帝决定:“父皇,儿臣此次也不为人员选拔,前儿个还参了几个高阶武将,也都罢了官,下在大狱里,儿臣以为,为保日后社稷安稳,父皇需择一个可信之人当此重任。”
“皇上,三思啊!”中书令使眼色,几个眼明的大臣便附议。
皇帝思索后道:“容朕想想。”
忠王奏道:“启奏皇上,忱华年轻气盛,实不可担此重任,皇上天恩厚赏如此之多,臣协小儿谢赏。”
忱安附议。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嗯,此事容后再议,人选之事中书令再斟酌一二,再报朕待选吧。”
“是。”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