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七点,苏瑾已经坐在智言科技的办公室里。晨光透过落地窗,照亮了一尘不染的桌面。她面前同时开着三块屏幕:左边是代码编辑器,中间是数据分析仪表盘,右边是日程管理和邮件界面。
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她正优化情感识别算法的核心代码。偶尔停顿,她会抿一口黑咖啡,目光在不同屏幕间流转,效率高得像一台精密仪器。
七点三十分,她准时参加视频晨会,与西海岸团队同步项目进展。
八点十五分,批阅完昨夜积累的邮件,优先级从高到低排列回复。
九点整,开始审核发布会项目的技术方案,标注出十七处需要修改的细节。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的公寓里,夏飒正裹着被子睡得天昏地暗。床头柜上散落着画笔、速写本和半包饼干,地上堆着几件衣服。手机在枕边震动第三次时,她才勉强伸出一只手摸索。
“喂...”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
“飒姐!你忘了今天十点要和智言科技的人开视频会议吗?”助理小杨的声音急切,“还有半小时了!”
夏飒猛地坐起,抓了抓乱糟糟的短发:“什么?不是下午吗?”
“是十点!苏总监的助理刚发邮件确认了链接!”
“该死。”夏飒掀开被子,光脚踩过地板,“帮我拖十分钟,就说我...技术问题,对,网络连接不好。”
“你快点!”小杨挂了电话。
夏飒冲进浴室,五分钟后湿着头发出来,边用毛巾擦头边在衣堆里翻找还算干净的T恤。九点五十五分,她打开笔记本电脑,摄像头对准自己乱糟糟的工作台,背景是堆满画作和杂物的客厅。
十点整,视频会议准时开始。屏幕上出现苏瑾的身影,她坐在整洁的办公室中,穿着熨帖的白色衬衫,头发一丝不苟。背景是整墙的书和证书,井然有序。
“早上好,夏小姐。”苏瑾的语调平稳。
“早啊,苏博士。”夏飒努力让自己听起来不像刚起床,“抱歉,网络有点不稳定。”她故意晃动一下摄像头。
苏瑾微微点头:“那么我们开始。我已经将项目时间表发到您的邮箱,请确认能否按时完成各阶段任务。”
夏飒尴尬地发现邮箱界面还停留在三天前:“呃,能再发一次吗?可能被归为垃圾邮件了。”
苏瑾沉默片刻,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已重发。同时建议您设置邮件过滤规则,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会议进行了二十分钟,苏瑾条理清晰地过完全部议程,而夏飒一边记笔记一边偷偷整理头发。
“最后,关于本周五的第一次彩排,”苏瑾看着日程,“我需要确认具体时间和内容准备。”
“周五晚上八点如何?俱乐部那时候没人。”夏飒提议,“我可以展示初步的段子构思。”
苏瑾皱眉:“周五晚八点在我的日程中标记为‘学习时间’。能否改到下午?”
“下午我有绘画课。”夏飒反驳,“晚上不行吗?你的‘学习时间’不能调整?”
“我的学习计划是经过优化的,调整会影响整体效率。”苏瑾解释得一本正经,“周六上午九点可以安排。”
夏飒忍不住翻白眼:“周六上午九点?那是正常人睡觉的时间好吗?”
“数据显示,早晨是大脑最高效的时段之一。”
“我的数据显示,艺术家在晚上更 creative。”夏飒反击道。
最终两人妥协在周五下午五点,各让一步。会议结束前,苏瑾补充道:“夏小姐,下次会议请确保网络环境稳定,背景专业度也需要考虑。第一印象影响合作信任度。”
夏飒看着自己摄像头里乱糟糟的背景,笑了:“放松点,苏博士,不是所有人都活在无菌实验室里。”
屏幕那头,苏瑾只是微微歪头:“效率与环境整洁度有直接相关性。会议结束,再见。”
视频断开,夏飒对着黑屏做了个鬼脸:“机器人。”
与此同时,苏瑾在会议记录中标注:“合作者:创意能力强,时间管理能力待提升,环境组织度低。需额外预留15%时间缓冲。”
周五下午五点,笑果俱乐部里,夏飒正在舞台上调试麦克风。她穿着宽松的卫衣和工装裤,脚上是彩色涂鸦的帆布鞋。
苏瑾准时出现,身着职业装,手里拿着平板电脑和文件夹。她环顾俱乐部内部:墙上贴着各种夸张的海报,桌椅随意摆放,舞台背景是手绘的涂鸦墙。
“你的办公室很有...个性。”苏瑾评价道,听起来不完全是称赞。
“谢谢,我自己画的。”夏飒跳下舞台,指向涂鸦墙,“那是去年喝多了的产物。”
苏瑾似乎不知如何回应,转而打开平板:“我们开始吧。您说已经准备了初步段子构思?”
夏飒咧嘴一笑,登上舞台:“来点即兴的?关于科技公司的。”
没等苏瑾回应,她已进入表演状态:
“你们有没有觉得科技公司越来越像邪教?都有自己的一套信仰体系——‘数据驱动’、‘算法优化’、‘颠覆性创新’...信徒们穿着统一服装——灰色T恤配连帽衫,喝着同样的圣水——冷萃咖啡,崇拜着同一个先知——某个大学辍学的CEO。”
台下唯一的观众苏瑾面无表情:“科技行业的着装选择源于舒适性和实用性,咖啡因确实能提高工作效率,而许多成功企业家的确选择了非传统教育路径。”
夏飒在台上眨眨眼:“哇,你真是我遇到过最差的观众。”
“我不是观众,我是合作方。”苏瑾纠正道,“请继续,我需要评估内容与技术展示的结合点。”
夏飒叹口气,继续表演了几个段子,时而观察苏瑾的反应。每次她以为能逗笑对方的地方,苏瑾只是认真做笔记,偶尔提出技术性疑问。
“刚才那个关于人脸识别误判的段子,”苏瑾抬头问,“您是基于实际案例还是夸张虚构?”
“主要是为了好笑,苏博士。”
“但准确性很重要。我们的面部识别系统误判率已经低于0.3%,您的描述可能会造成误解。”
林莎扶额:“这是喜剧,不是学术论文。”
“幽默不应以牺牲事实为代价。”苏瑾坚持道。
两人就这样你来我往,夏飒展示段子,苏瑾分析技术可行性,互相都觉得对方不可理喻。
休息时间,夏飒从迷你冰箱拿出两瓶啤酒,扔给苏瑾一瓶。苏瑾接住,略显犹豫。
“工作时间,我不——”
“放松,现在是下午五点半了,你的机器人准则允许下班后喝酒吗?”夏飒已经打开自己的那瓶喝起来。
苏瑾稍稍迟疑,然后小心地打开瓶盖,小口品尝:“我通常更偏好红酒。啤酒的热量效率不高。”
夏飒大笑:“‘热量效率’?喝酒就喝酒,怎么还要计算效率?”
“一切都可以优化。”苏瑾认真地说,甚至拿出手机似乎要记录什么。
夏飒突然凑近,盯着苏瑾的脸:“让我看看你有没有笑过哪怕一次。你的脸部肌肉还记得怎么笑吗?”
苏瑾稍稍后退,保持距离:“我笑当有适当刺激时。”
“什么是‘适当刺激’?一个完美执行的笑话?一个误差率低于1%的幽默算法?”
“有趣的概念。”苏瑾真的在思考,“事实上,我们正在研究幽默的数学模型。”
夏飒夸张地捂住胸口:“请不要把笑话也变成数学。有些神秘感是必要的!”
她跳上舞台,拿起吉他——俱乐部角落里总放着几件乐器:“来吧,苏博士,让我为你唱首歌,看看能不能激活你的笑觉神经。”
不等回应,她已经开始弹唱,即兴改编了一首流行歌曲,歌词全在吐槽科技公司和数据狂人。曲调欢快,歌词滑稽,连俱乐部里仅有的几个工作人员都忍不住笑起来。
唱到一半,夏飒注意到苏瑾的嘴角微微上扬了一下——非常轻微,几乎看不见,但确实存在。
“看到了!”她停止弹唱,指着苏瑾,“你差点笑了!”
苏瑾立即恢复平静:“您的表演确实有趣。特别是关于大数据分析那部分,虽然夸张,但捕捉到了一些行业本质。”
夏飒跳下舞台,凑到苏瑾面前:“承认吧,你觉得有趣。”
“我没有否认。”苏瑾保持冷静,但耳根微微发红。
“但你不会笑出来,对吧?要保持专业形象?”
“情感表达需要适当克制在工作环境中。”
夏飒摇头,突然灵机一动:“等等,你的那个情感识别软件...它能实时工作吗?就现在?”
苏瑾点头:“我的平板有测试版本。”
“太好了!”夏飒眼睛亮起来,“打开它,对准你自己。让我看看机器认为你现在是什么情绪。”
苏瑾似乎想拒绝,但夏飒已经拿过平板,启动应用程序。摄像头对准苏瑾的脸,分析结果几秒后显示在屏幕上:娱乐35%,尴尬28%,紧张22%,困惑15%。
“看!”夏飒得意地晃着平板,“机器说你觉得有趣!虽然也有很多其他乱七八糟的情绪。”
苏瑾取回平板,研究数据:“有趣。与我主观感受有一定差异。”
“所以连你自己的技术都在背叛你。”夏飒笑道,“承认吧,苏博士,你比看起来要有趣得多。”
苏瑾没有直接回应,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她似乎稍微放松了一点。当夏飒讲到一个特别巧妙的科技双关语时,她甚至发出一声轻微的呼气声——几乎像是笑的雏形。
彩排结束,夏飒送苏瑾到门口:“所以,周五晚上的学习时间到底学什么?更多的代码和算法?”
苏瑾犹豫片刻:“实际上,那是我的音乐理论课程时间。我每周五晚学习爵士乐历史和即兴理论。”
夏飒瞪大眼睛,随即大笑:“你在开玩笑!冷静理性的苏博士学爵士即兴?这就像...就像...”
“就像脱口秀演员学习人工智能?”苏瑾接上话,眼中闪过一丝夏飒从未见过的俏皮。
两人站在俱乐部门口,傍晚的阳光为街道镀上金色。夏飒摇头笑着:“好吧,世界真奇妙。下周同一时间?”
苏瑾点头:“我会准时到场。另外,您的即兴表演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这是夸奖吗?我要记下来:‘机器人终于说了句人话’。”
苏瑾似乎想反驳,但最终只是微微摇头:“再见,夏小姐。期待下次会议。”
看着苏瑾走向出租车的挺拔背影,夏飒忍不住微笑。她回到俱乐部,拿起吉他轻轻拨弦。
“爵士乐,嗯?”她自言自语,“也许没那么像机器人嘛。”
远处,出租车里的苏瑾看着平板上刚才捕捉到的夏飒的面部分析数据:吸引力42%,好奇38%,娱乐20%。她轻轻皱眉,关闭了应用程序。
但过了一会儿,她又重新打开,将那张数据截图保存了下来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