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太子妃只想摆烂吃瓜(清穿) > 第5章 圣旨

第5章 圣旨

她需要一个父亲,一个在朝堂上为官的父亲。

上次母亲说过,杨三带来了石文炳的信,上头写着在河水上冻之前就回来了,也就是正好过年前,约莫十二月左右,再晚,就没有船了。

她父亲石文炳从前是福州将军,这次调职回来京城,也是从福州往回赶,以现在的路况,从南到北,哪怕是快马加鞭,军情急递,也得走差不多十天。

而普通人就更慢了,考虑路况,天气,普通学子上京城赶考,往往得提前半年出发,秋闱往往在八月,但学子们有时刚开春,天气稍稍暖和点,就得往京城走了。

就算她父亲为官可以走官道,住官方驿站,稍稍顺畅些,也不会很快,以现有的交通程度,八月皇上说的话,十月初传到南边的渔民耳朵里,都已经算是快的了。

而南边水系发达,走水路虽然比走陆路慢,但舒适程度上属实要好上一截子,到了中原再改马车也是来得及的。

石淮之简单算了下时间,估摸着她父亲这会儿应该是刚刚定好行程,或者刚刚出发的状态。

而她,打算给石文炳送去一个医生。

作为养成游戏满级选手,石淮之还是有点成绩的,她身边同样集齐了各种各样的丫鬟,除了从小跟着她母亲给她选的小满,剩下的,都是她自己选的。

其中就有平安喜乐四个丫鬟,这名字还是石淮之想起红楼梦的时候起的,她实在是喜欢平儿这个人物。

虽然书中只有平儿一个,曹公并没有提到王熙凤的其他三个陪嫁丫鬟叫什么,但石淮之觉得平安喜乐这四个字好,也就用了,希望曹公他老人家不要怪罪她。

想到这里,石淮之忽然意识到一件事,现在曹公他老人家是不是还没出生呢?

她要是像定妃那样活九十多岁,能不能看着红楼梦的诞生?

不过这样的话,她是不是还是得让曹家抄家?

曹家支持谁来着?

如果她劝着曹家改支持太子,将来曹家是不是就不会被抄家,也不会有红楼梦了?毕竟痛苦才是创作的缪斯。

不想这些有的没的,石淮之的这四个丫鬟,全是家生子,没有一个是外头买的,据她母亲的说法,这样的人用着才安心。

所以这是什么爱新觉罗家传统吗?皇宫中小选也是一年一年的从包衣人家里挑,完全不看其他人的。

这其中安儿就是会医术的那个,她的医术还是石淮之教的,当时石淮之学头都痛了,没学之前她是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方剂要背。

于是她就拉着人跟她一起学,这个小倒霉蛋,啊不,小幸运儿就是安儿,她是唯一一个能学懂这些东西的,石淮之有时候都觉得安儿比府内的大夫要强很多。

她打算打听一下杨三什么时候出发,顺带在杨三出发的时候,把安儿和她的哥哥嫂嫂一起塞进南下的队伍里,顺带再带上一个京城的大夫,以及一些旅途中需要的药材什么的。

名义上就是担心阿玛身体,送个大夫过去,又要看管药材,所以带着安儿一家人。

找大夫这个任务就交给了平儿,这个操作其实有点难度,在一两天的时间内找到愿意跟着南下的大夫时间的确有点紧。

但平儿和她家里人卖力,再加上石淮之给银子大方,没人能抵挡得住金银的魅力,很快就找到一位愿意南下的老大夫。

他自述自己老家其实在南边,现在年纪逐渐上来了,不敢在京城在待着了,害怕将来老了没有力气回不去,不能落叶归根,那就是他的罪过了。

小满过来说的时候石淮之都没想到平儿办事这么迅速,这个大夫在京城有点名气,喜欢给穷苦百姓看病,只收药费的那种。

如今把铺子给了儿子,自己要回去了,只是他既舍不得花钱找镖师,也舍不得花钱雇马车,还舍不得花钱雇船,正为路费忧愁呢。

正好听见了石淮之的消息,一下子就答应了,又能免费回去,又能赚钱,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

他儿子听说了之后还专门叫了他十六岁的孙子也跟着一起南下,照顾祖父。

路上当然是能请到大夫的,但若不是大城市,大夫水平有限,当地也不一定有齐全且品质好的药材,而长途跋涉,是件很累人的事情,别说是石文炳一个五十岁的小老头了,就算是来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得累够呛。

当然,石淮之的安排中,最重要的东西也不是安儿和这个老大夫,而是一片青霉素。

这些东西当然不是这个时代的,而是她之前完成任务,在77这里兑换的。

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这种药物的出现是违规的,这还是她做了好久的任务,77才给的,算是石淮之的保命手段之一,但现在她希望这东西能发挥它的作用,保住石文炳的小命。

在安儿临出发前,石淮之特地叫了她过来叮嘱道:

“若是我阿玛真有什么不测,把那东西悄悄的放在药里,不要让人发现了。”

“是,奴婢知道,一定不辜负姑娘所托。”安儿道。

没两天,还没出发呢,她额娘就知道了这事儿,叫了她去堂屋说话。

“怎么还叫那么多人跟着,你父亲坚持轻装上阵,轻车简行,速度还能快点,这要是加了这么些人,他回来了肯定又要叨叨。”

虽然石文炳和妻子算是相敬如宾,但两个人搭伙过日子这么久,还是有点情分在的,日常也是能说上几句话的,与其说是夫妻,更像是朋友,石淮之有时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

石淮之笑了笑,道:“女儿这不是担心父亲年事已高,还是得小心注意身体吗,阿玛若觉得不对,额娘叫他与我来说。”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谁会因为一个担心父亲的女儿生气呢?

在这时候,孝可是很重要的,这东西能约束子女,自然也能约束父母,当子女做出了‘孝’的表现的时候,父母哪怕不愿意,也不能说什么。

“也罢,多了一辆车不算多,只是下次不许这样了。”

“当然,额娘你最好了。”

只是石淮之没等到父亲的消息,反倒是在九月初,等到了一封圣旨。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六十二年冬

我在虫族监狱写小说

我寄长风

狩心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