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城上,千万滴水滴汇聚成云海,压得整座城喘不过气来。
这样的天气里,街上的摊贩都早早收拾了摊位上的杂物,准备早些回家,奇怪的是,偏偏有人在这时候敲锣打鼓,抬着大红的花轿,态度十分张扬。
这么大的架势,新娘的嫁妆却没有几抬,一两个人抬着几个朴素的箱子,漠然地跟在花轿后方。
尽管即将成就一件喜事,可他们的脸上没有喜色,就连走在前面的媒婆脸色也十分勉强,有好事者已经猜出了缘由。
“那花轿前面,可是赵家的仆从。”
赵家两个字一出,还在围观的人眼中也布满了然。
在这个打声招呼都要要报上家世的朝代,赵家也是站在顶尖的门阀。
前有尚书想要为子提亲,赵家提出的聘礼价值都快买下这安阳城了,可就算这样,尚书都还咬咬牙凑齐了这聘礼。
虽说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但那时候绵延十里的嫁妆和聘礼单子,早就印入了不少人的记忆当中。
如今赵家娶亲,竟然娶了这么一个——小门小户的姑娘,也难怪看着没什么喜气。
荆薇一个人坐在轿子里,她听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心中不焦躁是不可能的,她自己都还没明白,当初怎么就迷迷糊糊的,答应了成为他的妻。
可答应后她就有些后悔,只是当时对方的眼神那样真切,让她把心底的这一丝后悔也咽了下去。
谁知道他的动作竟然如此之快,不过几日,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就已经过完,到了亲迎过门之日。
虽然看着实在有些着急,但在见到心上人穿着大红的喜袍,骑着骏马来到家门口的时候,她心里是欣喜的。
阿衡行动快了又有什么,不过是着急把自己娶回去而已。
他还说过,都已经等不及,让她成为他的妻。
只是她心里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担忧,没有说出来。
“说什么家里面规矩多,家人们重排场,可这排场,也太大了点吧?”
今日的新娘子陷入了疑惑,但嘴角仍然浅笑,看起来对这场婚事十分期待。
安阳城是大晋的皇城,今日虽有大雨,街道两旁的茶楼酒肆里面却还布满着宾客,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看向路中这辆寒酸的花轿,有人笑,有人怜,唯有这轿中之人,什么也看不见。
荆薇在轿子里已经整整坐了两个时辰了。
从早上开始,她便什么也没有吃。这场婚礼实在太过着急,她一整天也只来得及喝了杯水。
如今坐了这么久的轿子,她早已按捺不住,想要掀开帘子,悄悄看一眼。
绝非她太过无聊,只是她还没有进过城呢,她就想看一眼,也没有人说看一眼也不行吧?
打定了主意,她悄悄地掀开轿帘的一角,而后又慢慢地将这一角拉开。
面前的红盖头阻碍了她的视线,她想了想,面带纠结,似乎是在思考要不要把盖头先拿下来。
只是她的动作自认为不显眼,外面的人可看得一清二楚。
因为新娘子家世不显,赵家今日还特地安排了一个嬷嬷走在一旁,预备教导新娘应有的规矩,不让这场婚礼出了差错。
原本一切相安无事,嬷嬷也觉得自己应当是可以松一口气,可在这时候,她听到街道两边围观的人群忽而出声哄笑:“新娘子掀帘子啦!”
这笑声犹如钉子,敲进了她的太阳穴。
她顿时往后一看,只见之前还乖乖坐着的新娘子,正在试图掀开盖头。
“哎哟喂,我的老天爷啊,这可不行啊!”
她急忙把外面的轿帘扯紧,又对着面前的新娘子苦口婆心:“我的祖宗,行不得啊,哪有没入洞房,把脸给外人瞧去的道理!”
荆薇嘻嘻一笑,竟是毫不在意,她讨好地朝嬷嬷眨眼,“我这不是好奇嘛!您不知道,我打小哪见过这场面!”
嬷嬷苦笑,赶紧好言相劝,拉下了小窗外的帘子。
“哎哟我的姑奶奶,您哪里晓得如今的情势!别说您现在是要拜堂的新娘,您马上要拜可是赵家的堂啊!”
谁知荆薇的头刚被塞进去,很快又掀起帘子向外看去,“赵家怎么了?我嫁进赵家就不许我这样看了?”
嬷嬷吓得又是一阵手忙脚乱,想要把荆薇塞回去,她苦口婆心道:“您这是做什么!快!快把帘子放下!”
荆薇挑挑眉,脸上一派骄矜,“我就不!我难得来一次安阳城,马上就要嫁人了,嬷嬷您不是也说了赵家规矩多吗,也不知下次再见这场景是什么时候。我现在当然要多看两眼咯!”
嬷嬷不住苦笑,又不敢真的开罪这未来的主子,心中无奈又气愤。
天下哪有这样不守规矩的新娘子啊!
但她转念一想,倒也能理解。这新娘子打小长在乡野,性子这般野倒也不怪。
可问题的要害在于,她嫁的——偏偏是赵家!
如今这天底下,有多少读书人,敢说自己祖上没受过赵家的恩惠?
皇帝姓什么大家不清楚,但这些个世家豪族,却是几百年屹立不倒的,皇帝换了多少个已经数不清了,唯独这些家族,还是那个姓。
嬷嬷心里也觉得奇怪,赵家人为何会娶一个乡下丫头,这般不懂规矩,也不知道能不能在这里活下去。
她气归气,但心中又不免为这轿子里的新娘担忧。
这新娘性子这般野,将来能在家主和主母跟前讨得了好?更别说那赵家大爷……他又是个极端正,极守礼的性子。
嬷嬷心中愈发困惑起来,这小家碧玉,怎会和名门长子扯上关系?关于这桩婚事的内幕,阖府上下都知之甚少。
但这位嬷嬷好心,还是忍不住想要提醒新娘子一二。“姑娘……趁你现在还没进门,我再叫你一声姑娘,有些话不得不同你说,望你仔细听着,记在心上。”
荆薇好奇地凑过去,把耳朵竖的直直的,“哎,我听着,嬷嬷您说。”
嬷嬷赶忙接道:“不敢不敢,我只是一介下人,您才是日后的主子!不敢受您尊称。”
“随便呗,什么主子不主子的,我还没过门呢,算哪一门的主子?”荆薇笑嘻嘻道。
嬷嬷好笑摇头,这性子,可怎么在赵家过活?
她只能将语气放重,示意对方重视起来,她严肃道:“您记着,赵家不同于别的家族,更不同于您自小生长的地方。如今的赵家家主,也就是您的公公,平日为人最是不苟言笑,喜端庄持重之人。您的婆婆出身淮阳陈氏,更是整整截截,最厌不守礼教之徒。”
“至于赵家大爷——” “我知道!” 这回没等嬷嬷开口,荆薇就迫不及待地打断了她,她带着女儿家特有的娇羞甜蜜道:“他是最、最温柔的人了!”
“啊……?”
嬷嬷一愣,没想到荆薇会给出这样的回答。
难道她见过赵家大爷?
可这形容……不能说不像,只是貌似又不太精准……赵大当然说的上是风度翩翩,但更多的是应该是……
不苟言笑,凛若冰霜吧?
荆薇说的是赵大吗?难不成是认错人了?
“怎么了嬷嬷?”见她迟迟不语,荆薇疑惑地问道。
“哦哦……无妨无妨。我刚才只是忽然想到好像忘记吩咐府中下人浇花了。无甚要紧事。”
她紧张得擦了擦汗,把刚才心中那个念头咽了下去。
马上就要到赵府了,嬷嬷顾不得别的,赶紧拉着荆薇又重复一遍刚才的话,“您记着我刚才的话没?切记要循规蹈矩,不能行差踏错一步!您这性子,可得好好改一改!”
马上要到赵府了,荆薇的心越跳越快,她害羞地绞着喜帕,声如细纹:“我知道了,你放心吧嬷嬷,不管我是什么样子,他都会喜欢我的。”
“……?”
姑娘……啊不,大奶奶,您是说的是什么痴话啊?!
荆薇跳脱惯了,凡事藏不住,她忍不住悄悄凑过去朝嬷嬷小声道:“您不知道,其实我和他……早就心意相通了。”
“而且……”荆薇脸上洋溢着自信,眉眼弯弯,“我长得这么美,他怎么可能不喜欢我嘛!”
嬷嬷:“…………”
她继续美滋滋道:“他可着急了,才提亲没几天就着急下聘,我还没弄明白呢,就要成为他的妻子了。”
话是这么说,但她脸上明显还带着羞涩:“可我还不知道要怎么做才能是一个好妻子,我女红不怎么好,做的饭也不好吃……不过他说过不介意。”
想到那天,他郑重提亲的模样,荆薇的脸都要红透了。
她要嫁给她喜欢的人了,他承诺过会让她幸福,她也坚信自己选的人一定不会有错。她的夫婿那样温柔,即便是穿着朴素的布衣也掩盖不住俊朗的容颜。
她很清楚,她喜欢他,她愿意嫁给他为妻。有多少姑娘能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呢?她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幸运了。
嬷嬷咽了口唾沫,越听越心惊,她牙齿微微打颤,小心翼翼地问道:“您确定……您说的是赵家大爷吗?您之前就与他相识?这话……到底是何时何地同您说的?”
荆薇眨着大眼睛,“就在我家附近那座山里啊,他当时跟我吹笛子,吹得可好听了,吹完就……同我好一番表白,他说他今生今世只爱我一个,想娶我做他的妻子。”
眼看轿子马上就要到地方了,嬷嬷继续心急地追问,“那他可有跟您说过他的身份吗?”
赵家大爷怎么可能会跑到一个山里跟一个乡下丫头吹笛子!
简直天方夜谭!
荆薇毫无察觉嬷嬷古怪语气,“有啊,他说他是安阳赵家长房的儿子,我又不是一点也不晓得赵家的情况,难道他们还有第二个儿子?”
上面的事情,嬷嬷知道的也不多,她糊弄了几句,就不再和女主聊了。眼下已经快到赵家大宅,还是少说为好。
不多时,前方就已经出现了赵家的仆从。
门人高声道:“新娘子到!”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