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派对后,苏晴和林静薇之间的关系进入了一种更加微妙而危险的阶段。
那支刻着“致炽热灵魂”的钢笔,被苏晴珍而重之地收了起来,只在一个人时才会拿出来反复摩挲,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宝。林静薇那句“少喝点酒,我来接你”的叮嘱,也时常在她耳边回响,让她心里泛起甜涩的涟漪。
她们依旧没有挑明什么,但那种无形的张力却越来越强。在家里,她们的目光交汇次数增多,又迅速分开,带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慌乱和悸动。偶尔不可避免的肢体接触,比如递东西时指尖的相碰,都会让两人像触电般迅速弹开,然后各自心跳加速许久。
这种隐秘的、在刀尖上跳舞般的暧昧,既让人沉醉,又让人备受煎熬。
苏晴几乎不再出去瞎混,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画室。但她画出来的东西,却充满了躁动不安的色彩和纠缠的线条,仿佛内心汹涌的情感无处宣泄。
林静薇则似乎更加忙碌于工作,但回家的时间却越来越准时。她书房的灯常常亮到很晚,但有时她只是对着电脑屏幕发呆,屏幕上反射的,是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带着困惑和挣扎的脸。
她们都在极力克制,却又不由自主地被对方吸引。像两艘在黑暗海面上航行的船,被同一股暗流推动着,一步步靠近危险的漩涡。
最先察觉到异常的,是母亲。
作为母亲,她拥有一种天生的、对孩子情绪变化的敏锐直觉。她注意到苏晴变得安静了许多,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点就炸,常常一个人对着手机或窗外发呆,脸上时而露出甜蜜的微笑,时而又变得忧郁。她也注意到林静薇虽然依旧沉稳,但眼神里多了一些难以捉摸的东西,看向苏晴的目光,也变得更加复杂和……深沉。
起初,她以为只是姐妹俩关系变好了。但渐渐地,她感觉出那似乎超越了普通姐妹的范畴。那种眼神的交汇,那种下意识的关注,那种空气中流动的微妙气氛……都让她感到隐隐的不安。
一天晚上,母亲起夜,经过二楼书房,发现门缝里还透着光。她轻轻推开门,想提醒林静薇早点休息。
却看到林静薇并没有在工作。她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一个相框,正看得出神。台灯柔和的光线洒在她侧脸上,勾勒出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混合着温柔、挣扎和痛苦的神情。
母亲的目光落在那个相框上——那是苏晴小时候一张做鬼脸的搞怪照片。
那一刻,母亲的心猛地一沉。一种可怕的猜想浮上心头。
她悄悄退了出去,没有惊动林静薇。回到卧室,她却再也无法入睡。内心的震惊和担忧像潮水般将她淹没。她回想过去种种细节:林静薇对苏晴超乎寻常的维护、苏晴对林静薇莫名的抵触和在意、两人之间时而冰冷时而微妙的气氛、还有最近那种让她不安的亲密感……
难道……真的像她最害怕的那样?
另一边,苏晴也差点露出马脚。
她画了一幅新的画。画面上是两个模糊的女性身影,在昏暗的光线下紧紧相拥,周围是汹涌的、代表外界压力和目光的暗色线条,但两个身影之间,却透出温暖而坚定的光芒。她将这幅画命名为《共生》。
画完后,她看着画,心里充满了对林静薇的思念和渴望,鬼使神差地拍了下来,想发给她看。在按下发送键的前一秒,她才猛然惊醒,惊出一身冷汗,慌忙删除了照片。
她心跳如鼓,感到一阵后怕。如果发出去了,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她不知道的是,当她对着画发呆时,沈岚正好来家里给她送一些画展的资料。画室的门没关严,沈岚透过门缝,看到了那幅画,也看到了苏晴看着画时那种专注而充满情感的眼神。
沈岚的脚步顿住了。她是过来人,对情感和艺术的表达都极其敏感。那幅画和苏晴的眼神,让她瞬间明白了很多事情。
她没有进去,默默地离开了。
但过了几天,她约苏晴见面,递给她一份国外某个知名艺术机构的夏季驻留计划申请资料。
“这个机会很难得,对你的发展很有好处。”沈岚看着她说,“离开一段时间,换个环境,或许能让你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苏晴看着那份资料,愣住了。她听懂了沈岚的言外之意。沈岚在委婉地提醒她,甚至可以说是……提供一个让她冷静和回避的出路。
“我……需要考虑一下。”苏晴的心情变得无比沉重。
窥破,像一张悄然织就的网,从不同方向向她们收拢。母亲的忧虑,沈岚的提醒,都预示着那层脆弱的窗户纸,即将被彻底捅破。
平静的表象之下,暗流汹涌,风暴正在酝酿。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