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篇-各自的战场与共同的星空
大学生活徐徐展开,我和零,像两颗奔赴不同轨道的星辰,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发光。
在清华园,医学系的课业压力如山。我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图书馆和实验室,厚厚的医学书籍、复杂的解剖图谱、永无止境的实验数据……这些构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我知道,我想守护的,不仅仅是零一个人,还有更多被疾病困扰的生命。这份信念支撑着我,在每个挑灯夜战的晚上,都能找到坚持下去的动力。
而零,在中央戏剧学院,同样开启了他的传奇。他那张无可挑剔的脸和清冷独特的气质,让他一入学就成为了焦点。然而,更让人震惊的是他的专业能力。无论是经典的莎士比亚剧目,还是先锋的实验戏剧,他都能以惊人的速度和深度理解角色,精准演绎。他的表演,既有技术派的精准控制,又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洞悉人性的灵魂深度。
《昆仑》与“机器”般的梁潇
大一下学期,零作为央戏历史上极少数被特批可外出接戏的大一学生,进入了《昆仑》剧组。他不仅是男主角梁潇的扮演者,更是这部剧的唯一投资人。这个身份让他无需理会圈内的潜规则,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但他从未滥用,反而对自己提出了最严苛的要求。
梁潇是一个身负血海深仇、在绝境中不断突破自我的修行者,打戏极多,动作设计复杂且危险。导演出于安全和进度考虑,建议大量使用替身。
零只是平静地拒绝:“不用,我可以自己来。”
他何止是“可以”。在剧组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他完成了一系列堪称非人类的动作——从几十米高的悬崖威亚上一跃而下,姿态精准如鹰隼;复杂的兵器对打,他看一遍武指演示就能完美复刻,力度、角度分毫不差,仿佛体内自带超级计算机;连续拍摄十几个小时的雨夜戏,浑身湿透、泥泞不堪,他连眉头都不皱一下,眼神始终锐利如刀。
他仿佛一台不知道疲倦、感觉不到疼痛的完美机器。只有偶尔在镜头捕捉不到的角落,当他以为无人注意时,会微微活动一下过度使用的关节,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快速的数据流般的计算光芒,那是在进行微损伤修复和体能优化。
“林零他……是不是没有痛觉啊?”剧组的武行兄弟私下里咋舌。
“他不是在演戏,他就是在成为梁潇。太可怕了,也太可敬了。”
他的敬业与强大,迅速折服了??X整个剧组。从导演到场务,无不对他心生敬佩。他知道,只有付出远超常人的努力,才能最快地、最好地完成这部作品。
CP粉头小雨的“前线播报”
零不在身边的日子,我并不孤单。幸运的是,小雨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和我同班同寝!她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我和零最铁杆的CP粉头兼“前线记者”。
“小溪小溪!快看!《昆仑》官博又发零的剧照了!我的天,这个黑衣劲装,这个眼神杀!梁潇本潇!”
“卧槽!路透视频!零哥这个空中转体720度是真实存在的吗?他吊威亚是不是跟玩儿似的?”
“啊啊啊工作室更新vlog了!零哥在片场看剧本的样子好认真啊,就是……好像又瘦了一点,你记得提醒他吃饭啊!”
小雨每天都会在我耳边实时播报零在剧组的一切动态,兴奋地分享着《昆仑》未播先火的盛况——凭借零逆天的颜值、神秘的投资人背景以及流出的那些惊为天人的打戏路透,#林零昆仑#、#梁潇天选#等话题屡次冲上热搜,期待值早已拉满。
我们的电话往往在深夜,他结束一天拍摄之后。
“累不累?”我总这样问。
“不累。”他永远这样答,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温柔,“今天又学到了新的表演技法,很有趣。你呢?解剖学考试准备得怎么样?”
我们隔着电话,分享着彼此世界的进展与收获。他在他的领域披荆斩棘,光芒万丈;我在我的世界里埋头苦读,积蓄力量。
我们就像两颗彼此环绕的双星,在各自的轨道上全力运行,吸引、照亮,共同构成了一片璀璨的、属于我们的未来星空。
---
跨越千里的守护
《昆仑》采取边拍边播的模式,精良的制作、宏大的世界观,尤其是林零饰演的梁潇那惊艳绝伦的出场和行云流水、充满力量感的打戏,让这部剧几乎是以爆炸式的速度席卷全网,占据了所有话题榜单。林零,这个名字,连同“梁潇”这个角色,彻底火了。
小雨每天在我耳边兴奋地播报着最新的网络热评和飙升的粉丝数,与有荣焉。我看着屏幕上那个白衣染血、眼神却坚毅如磐石的梁潇,心里充满了骄傲,但也有一丝隐隐的不安——我知道零的“不惜力”,他那些惊为天人的动作,背后是怎样的付出。
这份不安,在一个深夜变成了尖锐的恐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