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梦远书城!手机版

您的位置 : 梦远书城 > 宫斗宅斗 > 我靠标题党当上首辅 > 第10章 升迁

第10章 升迁

“文松,我们来帮你,需要我们做些什么?”顾靖川开口。

王砚秋点点头:“嗯,文松,你不要跟我们客气。”

江幼宜朝孟宪和露出一个得意地笑容,脸上明晃晃写着,看,还是有人帮我的。

孟宪和摇头轻叹,年轻人啊,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罢了罢了,谁还没个年轻气盛的时候啊。

“靖川、砚秋,你们帮我找找《食货志》和各地的地方志,我想汇总一本涵盖各地民生状况、政策执行以及自然灾害救治等情况的书,再结合历年科考真题和优秀进士文章,编一本策论参考书。”

策论跟新闻共通之处颇多,她决定先从策论入手。

王砚秋赞叹:“文松,你这脑子是怎么转的,居然能想到这么编撰参考书!若是我在科举前有一本这样的书,肯定能考过姓顾的!”

顾靖川无奈一笑,对于时时刻刻都想着压自己一头的王砚秋,他真是毫无办法,想让他一次也不许,说男子汉大丈夫,必须要靠实力光明正大赢一次!

他们帮忙把江幼宜需要的书找出来,摆了满满一桌子,顾靖川看着江幼宜专注的神情,怪不得自己的殿试文章比不上江幼宜,只说这份切实为民的心性和行动力,他就比不上。

“我家有不少祖上传下来的藏书,我明天带来。”

江幼宜抬头:“太好了!谢谢靖川。你家里应该不介意吧?”

“没关系,只是一些游记而已,想来祖父不会介意。”他偷偷带出来好了。

“我家也有一些,我明天也带来,家里人巴不得我多读些书,肯定不介意我带出来!”

“那也谢谢砚秋了。”江幼宜看向对面的孟宪和,“孟大人?”

“别看我,我是寒门,家里可没什么藏书。”

“我知道,听闻孟大人文章写得极好,在下有一事相求。”

孟宪和一脸警惕:“休想拉我上你们的贼船。”

“孟大人,写几篇文章的事儿,对您来说就是个消遣,哪就成上贼船了,若孟大人不愿透露真实姓名,就取个笔名呗。”

孟宪和看向对面,六只眼睛眼巴巴盯着他:“好吧好吧,你们可别说是我写的。”

“那是当然,您自己不想暴露,我们绝对不说!来来来,砚秋你写院试的,靖川你写乡试的,孟大人您文章写得最好,您来写会试的。”参考书当然少不了范文,把其它的都安排出去,江幼宜自己开始写童生试的。

“文松,为什么我写院试,姓顾的写乡试?”

“那我们换换,我写院试,你写乡试?”

“哼,这还差不多!”

江幼宜全程没有理会,二胎家庭再怎么努力一碗水也是端不平的,有矛盾自己解决更有利于家庭和谐。别问她一个牡丹花为什么这么懂,因为网友不止是政治家,也是教育家。

早朝,谢怀川坐在明堂上百无聊赖,看着殿中官员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回拉扯,刚登基的时候还能当乐子看,时间久了是真没意思。

真正有关天下百姓的大事已经被内阁自行做完决策,每天拿到朝堂上来讨论的都是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也是劳烦这些股肱之臣每天陪他演戏了。

他捂着嘴打了个哈欠,懒洋洋靠在椅背上,听吏部左侍郎就起居舍人的人选和刑部右侍郎争论,起居舍人是正六品,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举止,作为编修史书的辅料。

吏部中意上一届状元人选,从六品的编撰三年期满,可以正常晋升正六品的官职,刑部则认为这状元三年中并无特殊贡献,不应升职,他推荐鸿胪寺丞,前段时间帮助他们破获北狄商人被杀案,成功化解他们跟北狄的矛盾,避免了一场战争,且也是从六品,立了如此大功,理应升职。

谢怀川听着快笑出声了。

吏部推举的人选看似合理,实则这位状元是世家子弟,跟吏部左侍郎胞弟妻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且刑部说的不错,官员任期虽是三年,但也不是到期就能升迁的,无功无过只能继续任原职或者平调。

刑部推举的这个鸿胪寺丞确实有功在身不假,但这人是刑部右侍郎外家表姨的儿子,只是个同进士出身,他为官以来所有的功绩都是抢占的别人的,朝堂上拿出来说的北狄商人被杀案更是为了让其升职自导自演的。

谢怀川往下看了一眼,首辅和次辅站在前排,看似对朝堂中的争论漠不关心。

自他登基,祖父跟母后的联盟分崩离析,亲父女在朝堂上反目成仇,母后扶持起次辅一党跟祖父对抗,次辅从寒门士子爬到今天的位置母后功不可没,可是在他成年后,也是次辅一党率先以皇帝已成年,后宫不得干政的理由将母后排挤出朝堂。

这些年,朝堂从首辅和太后的战场变成了首辅和次辅的战场,殿中这些官员沾亲带故,多得是两党各自塞进来的人,他则从头到尾都是个旁观者。

现下殿中争执的两人也是各属一派,这样的闹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谢怀川闭上眼睛,等他们自己吵完。

“请陛下定夺!”

不知是谁突然大喊一声,一嗓子把昏昏欲睡的谢怀川喊清醒。

谢怀川捏捏眉心:“嗯?”

“日前翰林院新修的科举书已经修订完成,是否要按照新版增印,请陛下定夺。”

是翰林院的翰林学士张司仁。

“哦?呈上来。”

科举参考书修订是惯例,每逢新科进士入翰林,都会修订一版。他对江幼宜写得话本子很感兴趣,能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坚韧和不畏强权的斗争精神,他特地把这个差事指定给江幼宜,也是想看看她会不会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旁侍太监把书呈上来,厚厚一摞,谢怀川一一翻看,旧版的参考书增添了不少内容,能更好帮助学子理解,对比修订前的书册,这套书的辅导作用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不过可能是谢怀川对江幼宜的期待太高,这套书虽好,还没能达到他想要的那种感觉。

他把翻过的书册放在另一边,继续往下翻。

接下来这些都是他没见过的名字,《八股详解》、《策论大全》、《优秀试帖诗集锦》、《历届科举真题及优秀文章精选》,按层次分成了童生试、院试、乡试、会试不同版本。

没错,就是这种效果!这一整套书,尤其是《策论大全》,里面的民生之策因地制宜,这哪是科举参考书,简直称得上是地方官员处理民生问题的指导手册,就该让他们人手一本!

有了这套书,何愁朝堂上没有实干之人!谢怀川把书合起来放到一边,看向下首:“不知阁老可有看过这套新修的科举书?”该是没看过,若是看过,根本呈不到他眼前。

“启禀陛下,臣尚未看过。”

果然!不过没看过好哇。

谢怀川尚未说话,张司仁先行告罪:“启禀陛下,是臣的疏忽,这套书是今日早朝前才修订完毕交给臣的,臣斗胆直接带到了早朝上,未通过内阁,请陛下恕罪。”

“一套书而已,何罪之有?现在拿给阁老看也是一样的。”谢怀川把单拿出来的旧版推到一边,由太监呈给了顾松涛。

顾松涛把书翻开,一眼就注意到增添的内容。

寒门和世家之所以在科举取中率上存在差异,是因为世家资源更多,这其中就包括对科考经义的解读。

世家代代传承,本身就有文化底蕴积累,家中子弟只是耳濡目染就能学到许多,再通过自身权势财力去招募顶级师资,对于经义的理解就更上一层。

而寒门的途径只有夫子和参考书。

这套书,增加了对经义的解读,也就无意中缩小了寒门和世家的差距。

怪不得张司仁要绕过内阁把书直接呈给皇上,不过寒门凭这一点点释义就想赶超世家,还差得远。

“改编这套书的人也算有点能耐。”顾松涛直接把书给了旁边的孙卓坤,“孙大人也看看吧。”

比起他,有人更不想让寒门冒头。

谢怀川看孙卓坤翻完了,问道:“孙阁老?如何?”

“回禀陛下,这书……很好。”

“既如此,那就按这版刊刻吧。”

孙卓坤不想让这套书刊刻,但这书一来增添内容不多,二来确实对学子有益,他找不出拒绝的理由,他看到案几上还有一摞书册:“陛下,那些也是吗?臣还没看过。”

“这些是朕让张大人寻来的最近民间时兴的话本子,莫非孙大人也对话本子感兴趣?”

孙卓坤一噎:“这倒是不曾……”

“两位阁老都说这书编得不错,也该对编书人有所赏赐,这起居舍人之位就给这编书人吧,张大人,这书是谁所编?”

张司仁拱手:“启禀陛下,是今年新科探花郎,翰林院编修傅文松。”

谢怀川颔首:“嗯,那就擢升傅文松为起居舍人。”

吏部左侍郎赵同新和刑部右侍郎裴瑾傻眼了:“陛下,傅文松只是个七品,直接升任六品不合规矩。”

谢怀川往后斜靠在龙椅背上,手指搭在扶手上轻轻敲击:“这书是两位阁老都夸赞过的,编书人心有巧思,惠及全天下读书人,升任中书舍人不为过。”

“陛下英明!”首辅党一位大臣率先站出来支持。听说傅文松跟顾首辅家的长孙关系还不错,也算他们这边的人了,只要不落到次辅派就行。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

还有此等好事?

宁得岁岁吵

不小心与嫡姐换亲后

我寄长风

当我在地铁上误连别人的手机蓝牙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