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中心广场上人声鼎沸,各色摊位鳞次栉比,空气里混杂着炒货香、糖人甜和牲畜区隐隐传来的气味。我和佳雨跟着佳雨男人,推着借来的板车,车上是我们精心准备的二十多坛咸菜,还有一小罐试吃的样品。站在这个属于“公家”的地盘上,看着周围穿着体面的城里人和其他村来的人,我的手心一直在冒汗,心跳得像揣了只兔子。
我们的摊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紧挨着卖竹编筐篓的老汉。摊位上只简单铺了块洗得发白的蓝布,摆上几坛贴着红纸标签的咸菜,写着“乐氏风味”、“开胃雪菜”、“酱香萝卜”等字样,寒酸得让人脸红。对比旁边那些挂着大队旗号、产品琳琅满目的摊位,我们这小家子气的样子,简直像来凑数的。
佳雨也很紧张,不停地整理着本来就很整齐的坛子:“乐妍姐,咋没人过来看啊?”
我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深吸一口气:“别急,酒香不怕巷子深。咱们得主动点。”
我鼓起勇气,学着旁边摊位的样子,拿出一个小碟子,夹了点切成丝的酱萝卜和雪菜,又插上几根提前削好的细竹签,然后,用略带颤抖但尽量清晰的声音喊道:“尝尝,都来尝尝咧!自家腌的风味咸菜,不好吃不要钱!”
起初,人们只是好奇地瞥一眼,匆匆走过。偶尔有人被“免费品尝”吸引,扎一块放进嘴里,咀嚼几下,表情没什么变化地走开。我的心一点点往下沉。
就在我快要丧失信心的时候,一个穿着中山装、干部模样的大叔停在了我们摊前。他扶了扶眼镜,看着我们的标签:“乐氏风味?哪个村的?”
“红旗公社,山咀子村的。”我赶紧回答。
他拿起竹签,尝了尝酱萝卜,又尝了尝雪菜,细细品味着,然后点了点头:“嗯,味道确实不一样。萝卜脆爽,回口有点甜,这雪菜也香,不是单纯的咸。有点意思。”他看向我,“你这方子自己琢磨的?”
“是,是俺自己瞎琢磨的,加了点山里的野香料。”我连忙说,心里燃起一丝希望。
“不错,敢于创新。”大叔笑了笑,竟然掏钱买了一小坛雪菜,“我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开张了!虽然只卖了一小坛,但这是第一笔在光天化日之下、堂堂正正的收入!我和佳雨激动地对视一眼,信心大增。
仿佛是个好兆头,接下来,陆续开始有人驻足品尝。有觉得新奇买一坛的,有说味道好商量着多买几坛送人的。我们的摊位前,渐渐有了些人气。佳雨负责收钱找钱,我负责介绍打包,两人忙得额头冒汗,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甜。
中午时分,摊位前来了几个穿着工装、像是附近工厂下班的女工。她们尝过之后,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
“哎哟,这味道真不赖!比副食店卖的好吃!”
“嫂子,你这咸菜咋卖的?能不能便宜点?我们几个合着多买点。”
“就是,给我们算便宜点,以后我们厂里姐妹都来你这买!”
我正耐心地和她们讨价还价,盘算着薄利多销,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挤进了人群——是王氏!她竟然真的跑到镇上来了!她挤到摊位前,也不说话,双手抱胸,冷着脸看着我们忙活,眼神里充满了挑剔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嫉妒。
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她当场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捣乱。佳雨也看到了,脸色瞬间白了。
就在这时,之前那个干部模样的大叔又回来了,还带着一个穿着更讲究、像是供销社领导的人。领导尝了尝咸菜,又问了问产量和价格,对大叔说:“老李,我看这产品有特色,虽然规模小,但品质不错。可以考虑作为我们扶持的个体户典型,下次交流会可以给个好些的位置。”
这话声音不大,但周围不少人都听到了。那几个女工见状,也不再讨价还价,爽快地买了好几坛。王氏站在一旁,看着供销社的领导都肯定了我的咸菜,脸色变了几变,那张准备挑刺的嘴,最终没能张开,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扭身挤出了人群。
看着她消失的背影,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危机再次化解,而且,似乎还因祸得福,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官方关注!
第一天的展销会结束了,我们带来的咸菜卖掉了大半,收入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摸着那厚厚一沓毛票,我和佳雨的手都在发抖。这不仅仅是钱,这是对我们能力的认可,是通向新生活的希望!
回去的路上,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虽然身体疲惫,但心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充实和力量。我知道,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至少,我已经勇敢地迈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并且,站稳了脚跟。
王氏的突然出现和悻悻离去,像一段不和谐的小插曲,反而更衬托出这第一天成功的来之不易。我望着远处暮色中的村庄轮廓,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小小的咸菜生意,做得更大,更好!
---
第十二章(完)
下一章预告: 展销会大获成功,乐妍成了村里的新闻人物。赞扬与嫉妒同时袭来,贾老太的态度会发生怎样的微妙变化?乐妍如何利用这第一桶金和 newfound 的声誉,扩大生产,应对新的挑战?敬请期待第十三章《名声鹊起与新的烦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第 十二章
梦远书城已将原网页转码以便移动设备浏览
本站仅提供资源搜索服务,不存放任何实质内容。如有侵权内容请联系搜狗,源资源删除后本站的链接将自动失效。
推荐阅读